海正药业(600267)

搜索文档
海正药业(600267) -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8-19 19:47
证券代码:600267 证券简称:海正药业 公告编号:临 2025-42 号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5 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网址:https://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5 年 8 月 21 日(星期四)至 8 月 27 日(星期三)16:00 前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浙江海正药业股 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证券管理部邮箱 stock600267@hisunpharm.com 进行提问。公司将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于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 题进行回答。 本次投资者说明会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公司将针对 2025 年半年度的经营 成果及财务指标的具体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 围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二、说明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一)会议召开时间:2025 年 8 月 28 日(星期四 ...
动物疫苗概念涨2.47%,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7:09
动物疫苗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19日收盘,动物疫苗概念上涨2.47%,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2 [1] - 板块内12股上涨,申联生物20%涨停,永顺生物、贤丰控股、生物股份分别上涨9.35%、8.44%、2.92% [1] - 跌幅居前的有康华生物、科兴制药、金河生物,分别下跌1.35%、0.29%、0.13% [1] 今日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减速器概念涨幅最高达2.62%,动物疫苗概念以2.47%涨幅位居第二 [1] - 兵装重组概念跌幅最大为-1.86%,PEEK材料和中船系分别下跌-1.35%和-1.32% [1] 资金流动情况 - 动物疫苗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0.31亿元 [1] - 12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股净流入超千万元 [1] - 申联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入2000.38万元居首,生物股份、海正药业、贤丰控股分别净流入1739.17万元、1713.37万元、1262.14万元 [1] 主力资金流入比率 - 申联生物、罗牛山、中牧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前,分别为6.76%、6.52%、5.23% [2] - 蔚蓝生物、科前生物、普莱柯净流入率分别为4.82%、2.60%、1.38% [2][3] - 天康生物、国药现代、海利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率较高,分别为-2.96%、-4.13%、-5.68% [3] 个股资金流量 - 金河生物和康华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显著,分别达-3254.86万元和-4740.80万元 [3] - 大北农主力资金净流出3083.83万元,净流出率为-8.85% [3]
近一个月463家上市公司获公募调研,谢治宇等知名经理纷纷“出动”
环球网· 2025-08-07 13:03
公募基金调研概况 - 近一个月内178家公募基金对463家上市公司展开调研 [1] - 通信设备行业成为公募关注焦点,鼎通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分别获75家、71家、63家公募调研,占据前三名 [3] - 调研数量前五还包括建筑装饰行业的江河集团及通信设备行业的仕佳光子 [3] 被调研公司行业分布 - 排名前十的个股还包括东威科技、海正药业、乐鑫科技、德福科技、奥比中光-UW,均被超40家公募调研 [3] - 所属行业涵盖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及电力设备等多个领域 [3] 知名基金经理调研动态 - 招商基金朱红裕调研国机精工,关注主营业务、精密机床轴承业务发展预期及并购收购计划 [3] - 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调研爱尔眼科,关注海外业务布局、眼科医疗行业趋势及反内卷策略 [4] - 富国基金朱少醒调研齐鲁银行 [4] - 睿远基金傅鹏博调研移远通信,赵枫分别调研伟星股份及伟星新材 [4]
辉瑞撤资余波未平:海正药业遭遇营收三连降,创新转型前路迷雾重重
华夏时报· 2025-08-02 20:42
公司发展现状 - 海正药业与辉瑞分手后失去原研药分包装生产及推广业务,协同效应未达预期[1] - 公司面临业绩持续承压,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3.48%,归母净利润同比降21.85%[1][4] - 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获批为近期亮点,但其制剂上市时间及收入贡献尚不明确[8][9] 辉瑞合作历史 - 2012年与辉瑞合资成立海正辉瑞,总投资2.95亿美元,海正持股51%,注入品种占公司制剂内销收入85%以上[2] - 合作初期特治星成为现金奶牛,2013-2014年供货量达447.52万支和540.85万支,贡献净利润超3亿元/年[2] - 2015年辉瑞停产特治星致收入减少近10亿元,2017年辉瑞彻底退出合资公司[3] 业绩下滑原因 - 集采冲击导致主要制剂产品落标,2023年医药制剂自营业务收入减少10.41亿元[5][6] - 与辉瑞分手后失去增长引擎,需重新调整渠道与产品策略[3] - 研发投入波动,2023年因净利润亏损降至3.94亿元,2024年回升至4.16亿元[9] 创新药布局 - 自主研发1类新药海博麦布片2022-2024年销售额从2亿元增至超4亿元,但面临依折麦布等竞品竞争[7] - HS387片针对卵巢癌和肺癌,但该领域市场竞争激烈[8] - 设立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及小核酸、AI等平台,但具体成效未公开[10] 产品管线进展 - 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2024年全球销量1482.57公斤,国内151.08公斤,已投入研发资金1442.2万元[9] - 辉瑞注入的玫满、多达一等产品已完成地产化转移,美卓乐等按计划推进[3] - 海博麦布片若占35%市场份额,峰值销售或达19.54亿元[7]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第四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2 07:14
回购股份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12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决议,批准第四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回购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13元/股,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 具体回购方案已通过《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四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暨回购报告书》披露,公告编号为临2025-29号 [1] 回购股份进展 - 2025年7月公司未进行股份回购,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回购股份553.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6% [1] - 累计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9.40元/股,最低成交价8.92元/股,已支付总金额5089.14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 - 当前回购进展符合既定回购方案 [2] 后续安排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择机实施回购决策,并严格遵循《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上交所相关监管指引 [3] - 公司将及时履行回购事项的信息披露义务 [3]
辉瑞撤资余波未平:海正药业遭遇营收三连降,创新转型前路迷雾重重|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8-01 22:09
公司发展现状 - 海正药业近期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获批,为业绩带来一定积极信号[2]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同比降幅分别为0 82%、13 82%、5 65%,2025年一季度营收26 32亿元,同比降3 48%,归母净利润1 94亿元,同比降21 85%[5]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1类新药海博麦布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曾与辉瑞合资生产抗生素药物"特治星",2013-2014年供货量达447 52万支和540 85万支,贡献净利润3 02亿元和3 08亿元[3] 辉瑞合作影响 - 2012年与辉瑞合资成立海正辉瑞制药,总投资2 95亿美元,海正持股51%,注入75个品种占公司制剂内销收入85%以上[3] - 2015年辉瑞海外工厂停产导致特治星供应中断,公司销售收入减少近10亿元,仅获1000万美元赔偿,2017年辉瑞彻底退出合资公司[4] - 合作后期辉瑞产品玫满、多达一等完成地产化转移,但技术吸收有限,退出后公司失去增长引擎且需重构渠道策略[4][10] 业绩压力因素 - 集采导致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主力制剂落标,2023年制剂自营业务收入减少10 41亿元,渠道及创新业务减少0 49亿元[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97 87亿元,归母净利润6 01亿元,扣非净利润4 2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 15亿元同比增长40 72%[6] 研发创新进展 - 海博麦布片2021年上市后销售额快速提升,2022年突破2亿元,2023年达4亿元,西部证券预测峰值销售可达19 54亿元[7] - HS387片针对卵巢癌和肺癌进入临床,但面临激烈竞争,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2024年全球销量1482 57公斤,国内151 08公斤[8][9]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 42亿元、3 94亿元、4 16亿元,占营收比重从3 67%提升至4 25%,已建立小核酸、AI等研发平台[9][10] 市场竞争格局 - 海博麦布片需提升市场认知度,面临默沙东原研药依折麦布及方盛制药首仿药竞争,另有多个同类药物在研[7] - 富马酸贝达喹啉将与先声药业竞争,原研厂家为西安杨森,公司制剂上市申请2025年7月获受理[8]
海正药业(600267) -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四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8-01 16:46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5月13日[3] - 实施期限为2025年5月12日至2026年5月11日[3] - 预计回购金额5000万元至10000万元[3]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回购5535000股,占比0.46%[3][5] - 已支付总金额50891385元,价格8.92 - 9.40元/股[3][5] - 2025年7月未回购股份[5]
工信部公示,新和成、凯赛生物等首批36家入选
DT新材料· 2025-08-01 00:05
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公示了第一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共36项产品入选,涉及36家企业,标志着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1] - 入选企业包括首朗生物、微元合成、凯莱英、华恒生物、凯赛生物、蓝晶微生物、华熙生物等知名企业,覆盖食品、饲料、生物基材料、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 [1] - 具体产品包括乙醇梭菌蛋白、阿洛酮糖、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纳基奥仑赛注射液等创新产品,这些产品通过微生物发酵、细胞培养等生物制造技术生产,具有生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优势 [4][5][6][7][8]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 [9] - 活动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 [9][15][16][32]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 [11] 生物制造产业动态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与增长点",出席单位包括宁波酶赛生物、蓝晶微生物、浙江合成生物制造业创新中心等 [20] - DT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将在大会上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和"中国生物制造500+代表性企业榜单",已发布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地上榜企业名单 [41][43] - 专题论坛将讨论聚酰胺材料单体的生物制造、非粮秸秆糖应用、AI赋能生物制造等前沿话题 [28][30][36][37]
海正药业: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导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及债转股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00:33
增资及债转股事项 - 2017年8月9日公司董事会同意控股子公司导明医药向松禾成长一号借款1亿元人民币(附转股条件)[2] - 2017年12月29日股东大会批准导明医药实施增资及债转股,松禾成长一号将1亿元借款转为股本[2] - 增资完成后公司对导明医药持股比例降至40.04%,董事会中不再占多数,失去实际控制权[2] 回购义务触发 - 截至2022年12月导明医药未能完成《合资合同》约定的"合格上市"或"合格并购"[2] - 尚珹投资和松禾成长一号要求公司履行回购股份义务[2] - 2023年6月公司与尚珹投资就回购事项达成和解[2] 仲裁情况 -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裁定公司需连带回购申请人持有的805,249股开曼导明股票,回购价款129,440,623.734元[3] - 公司需支付申请人法律费用及仲裁费用合计人民币2,056,746.32元+港币111,778.16元[4] - 申请人需向公司支付人民币50,492元,DTRM Innovation需向公司支付人民币327,735.20元[4] - 所有金钱债务自裁决日起按年利率6%计息[4] 财务影响 - 公司已对可能代DTRM Innovation履行的回购义务计提金融负债3,443.12万元[4] - 对自身回购义务产生的利息计提金融负债[4] - 预计减少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