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寻租
icon
搜索文档
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
华夏时报· 2025-09-30 21:16
20世纪工业巨头的兴衰 - 20世纪初美国钢铁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全球最大企业的诞生,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约90%的精炼石油产品 [2] - 钢铁和石油产业为汽车工业奠定了基础,深刻改变了日常生活和商业观念 [2] - 通用汽车、杜邦、西尔斯·罗巴克等钱德勒笔下的管理型公司曾独占行业鳌头并加速海外扩张,营业额超过许多国家的国民收入 [2] - 这些商业帝国伴随经济实力壮大而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但2009年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杜邦经历业务分拆,西尔斯·罗巴克几近名存实亡 [3] - 企业衰败并非因需求消失,而是其他企业更有效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唯新泽西标准石油仍保持领先地位 [3] 21世纪科技公司的崛起与特征 - 21世纪互联网科技浪潮催生"FAANG"(脸书、苹果、亚马逊、奈飞、谷歌)和"七雄"(英伟达取代奈飞,新增特斯拉和微软)等新兴公司 [4] - 微软1975年创立,是资格最老的新兴经济巨头,其余4家在21世纪上市且无传统制造业背景 [4] - 这些企业员工多拥有名牌大学学位,代表新兴生产力创造者,不同于传统劳工阶层 [4] - 2023年投资者抢购"七雄"股票,认为其代表商业未来,但历史表明盛极必衰周期规律难以打破 [5] - 新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为镀金时代补上历史脚注,印证企业更替必然性 [5] 现代企业商业模式转型 - 21世纪领先公司不再依赖重型设备投资,仅需适度资本弥补初创亏损,实现轻资产运营 [6] - 办公设施、商店、车辆和数据中心等有形资产可复用於主营业务外活动,具有可替代性和共享性 [6] - 企业竞争力由人的智能而非有形资产决定,体现为供应商关系、技术创新、业务流程创新、品牌声誉等独特能力集合 [8] - 现代产业竞争焦点远离同质化产品生产规模和低价优势,转向差异化能力构建 [8] - 工人可自由择业且受工会保护,生产资料所有者或企业股东重要性下降,理想企业需管理规范、层级扁平并允许员工参与决策 [6] 经济租金理论重新定义利润 - 现代企业"利润"实质是"经济租金",源于卓越商业才能而非资本回报,类似地主从肥沃土地获取收益 [9] - 苹果、亚马逊等公司通过创新差异化取得垄断收益,等同于泰勒·斯威夫特、曼彻斯特联队等凭借高超竞争力赚取经济租金 [9] - 这种差异化垄断不受反托拉斯法打击,反而应被欢迎,因完全竞争市场抑制企业创新进取精神 [10] - 经济租金是充满活力经济的核心特征,个体和企业发挥才能创造租金时经济就会增长 [12] - 经济租金与寻租行为有本质区别,后者通过不正当市场操控或强销无价值产品谋利,需法规限制 [11] 商业语言与现实的错位 - 商业经历多次迭代但描述语言墨守成规,世界经济并非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 [5] - 传统术语如"资本"和"资本主义"妨碍对现代经济租金的理解,即使ROCE指标与资本投入关联性弱 [11] - 20世纪下半叶商业结构演变为知识工作者分享集体智慧,但主流叙述仍强调交易性经济关系和股东价值创造 [14] - 金融部门规模报酬与日俱增,扭曲价值观向商界渗透,企业高管因效忠股东利益获丰厚奖赏 [15] - 公众热衷产品却讨厌生产者,当代管理者追求股东价值执念损害股东价值并葬送企业基业 [15] 多元经济与制度差异 - 现代经济制度实质是市场经济或多元经济,非传统资本主义,允许自由尝试创新而无须中央权威批准 [12] - 制度规范确保消费者在竞争环境中表达需求,成功满足需求的商业行为受保护和鼓励 [12] - 企业需适应共识和规矩,承认失败和追求变化,官僚机构缺乏自我意识导致IBM、通用汽车等没落 [13] - 公司董事和高管法定职责取决于总部所在地和业务区域,制度差异决定21世纪公司未来 [15] - 英国作为现代金融、法律和体制开拓者,通过殖民传播影响全球,斯密和马克思经济学为理解商业奠定基础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