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免税政策

搜索文档
特朗普终结小额豁免政策,中国小包裹关税新政火速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8-01 09:21
政策变动 - 特朗普政府提前终止小额免税政策 原定2027年7月失效的政策被立即叫停 自8月29日起所有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寄美包裹不再免税 [1] - 新政规定邮政系统包裹需缴纳从价税或80-200美元固定费用 商业快递渠道则需全额缴纳关税 仅个人携带200美元以下自用物品或100美元以内私人礼品可免税 [2] 数据支撑 - 2015-2024年美国小额免税包裹数量从1.34亿件暴增至13.6亿件 日均处理量超400万件 [3] - 亚洲低价电商货物占中国至美空运量55% 远高于2018年的5% 希音和Temu是主要推动者 [3] 市场影响 - 5月取消中国包裹免税后亚洲空运量下降10.7% 部分电商平台商品价格翻倍 发货延迟现象普遍 [4] - 预计政策将造成美国消费者每年470亿美元损失 低收入家庭受影响最大 服装/日用品/电子产品等必需品面临涨价 [5] 企业应对 - Temu等平台加速转向美国本土仓库发货 有鞋类品牌将库存从加拿大转移至美国以规避高额税费 [8] - 部分外国品牌暂停对美发货 中小企业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4] 执行挑战 - 海关系统面临巨大压力 需投入数十亿美元扩充人力和升级系统 否则可能引发全国性口岸瘫痪 [9] - 2月曾短暂取消免税政策但因海关无法处理包裹而4天后恢复 5月禁令落地前遭遇企业诉讼和法律拉锯战 [11]
“价格暴涨100%”!“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多个平台出手应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20:38
核心观点 - 美国取消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导致中国跨境电商成本大幅上升,行业面临"成本地震" [1][2][6] - 政策取消直接影响Temu、SHEIN等依赖直邮模式的平台及中小卖家,部分企业退出美国市场或转向涨价/海外仓策略 [1][2][8] - 行业加速洗牌,资金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调整能力,中小卖家生存压力加剧 [10] 政策背景与影响 - 800美元免税政策(De Minimis)2016年从200美元提升后实施,2024年美国处理超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2015年仅1.39亿件) [4] - 新政策要求中国销美800美元以下包裹缴纳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关税,非邮政渠道包裹成本上升最显著 [6] - 政策取消可能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年损失470亿美元,低收入群体受影响最大 [1] 企业应对措施 - **短期策略**:Temu、SHEIN等平台4月25日起涨价,亚马逊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 [8] - **物流调整**:物流商转向T01(复杂报关)和T11(简易报关)模式,后者需额外支付每单2.6美元处理费但时效仍低于原T86模式 [6][7] - **中长期布局**:平台力推"半托管"模式,加速海外仓建设,Temu美区流量已向半托管倾斜 [9] 行业结构性变化 - **直邮模式**:仍适用于高价值商品,但占比下降;空运包裹查验率上升导致清关速度放缓 [7][10] - **海外仓模式**:需提前投入数十万美元囤货,中小卖家面临资金和库存管理压力,但可缩短物流时效至1-7天 [8][9] - **市场整合**:资金充足的大型卖家通过海外仓补货(如宁波优未科技美国仓存货50%),中小卖家或退出美国市场 [9][10] 数据与趋势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借免税政策实现10倍增长(2015年1.39亿件→2024年13亿件) [4] - 部分电商平台商品价格涨幅超100%,用户普遍抱怨发货延迟 [1] - 海外仓模式推动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化、合规化竞争 [10]
关税“黑天鹅”来袭,后续如何博弈?——美国4月2日关税政策点评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4-03 22:24
特朗普关税加征政策 - 关税加征幅度和范围超出市场预期 涉及185个国家地区 其中莱索托面临50%最高关税 柬埔寨49% 老挝48% 越南46% 中国34% 韩国25% 日本24% 欧盟20% 英国10% 政策预计4月9日生效 [2] - 中国及中国香港小额免税政策取消 5月2日起对800美元以下中国商品征收30%关税或25美元/件 6月1日后将升至50美元/件 [3] - 特定行业豁免政策 钢、铝、汽车、金条、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不受对等关税影响 25%汽车关税于4月3日生效 [4] 关税清单数据 - 超过20%关税的国家地区包括中国34% 韩国25% 日本24% 欧盟20% 数据来源于美国白宫及CNBC [2][5]
实探|“取消800美元关税豁免”利剑高悬 跨境电商焦虑中突围
证券时报· 2025-02-27 23:05
美国小额免税政策调整对跨境电商行业的影响 核心观点 -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中国商品免税豁免政策及T86清关模式将对跨境电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包括成本上升、时效延长及商业模式被迫转型 [2][5][8] - 行业普遍认为政策取消已成定局,当前恢复仅为权宜之计,未来需应对关税成本增加15%-20%、清关时间延长至8-9天等挑战 [6][7][10] - 不同平台受影响程度分化:亚马逊因海外仓模式为主预计终端售价仅上涨3%-4%,而Temu/Shein等依赖跨境小包的平台价格优势或缩窄13个百分点 [12][11] 政策背景与历史数据 - 美国小额免税政策始于1938年(5美元限额),2016年提升至800美元,配套T86清关模式可将流程压缩至3-5天 [3] - 2015-2023年免税包裹数量从1.39亿件激增至13.6亿件,增幅达600%,Shein/Temu等中国电商显著受益 [3] - 2025年2月特朗普行政令突然取消豁免并加征10%关税,虽短期恢复但行业仍面临不确定性 [2][4] 具体影响分析 **成本与时效** - 取消后将新增20元/票报关费及30%预收关税保证金,终端售价或上涨15%-20% [8][10] - Temu客单价40美元包裹面临26%定价压力,与亚马逊价差将从40%缩窄至27% [11] - 清关时间从5-6天延长至8-9天,直邮小包订单可能因消费者等待耐心下降而减少 [9] **平台差异** - 亚马逊:50%中国卖家以FBA海外仓为主,关税对终端价影响仅3%-4% [12] - Temu/Shein:30%-40%美国业务依赖跨境小包,短期受冲击更显著 [12] 行业应对策略 **商业模式转型** - 加速向半托管/海外仓模式倾斜,淘汰低利润率长尾商品 [14] - 中小卖家转型海外仓面临资金压力(需美东/美西双备货),部分考虑开拓东南亚等替代市场 [19][20] **运营优化措施** - 本土化运营:在美注册公司以合规接收中国货物 [16] - 多渠道销售分散风险,提升产品附加值及品牌溢价 [16][17] - 调整定价策略并探索物流税收优惠,建立风险预案应对政策突变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