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C
icon
搜索文档
T86取消后,跨境卖家怎么应对?
搜狐财经· 2025-07-01 12:12
中国对美低价值包裹出口暴跌及行业转型 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中国对美低价值小额包裹出口同比暴跌40%至10 9亿美元 创2023年初以来最低水平 主要因T86政策取消导致关税成本上升 最高税率达54% [1] - 行业头部平台SHEIN宣布提价 TEMU全面停止中国直发美国并减少广告投入 因T11和T01清关方案成本更高且文件更复杂 [1] - 尽管对美出口下滑 中国直邮小包全球出口总量仍同比增长40% 显示跨境卖家分化应对 [1] 物流模式重构 - 转向海外仓模式 通过提前海运或空运备货至美国本土 规避关税成本并将配送时效压缩至3日内 [5] - 优化报关策略 高价值货物(>2500美元)采用T01正式报关 低货值商品尝试T11简易报关 [5] - 东南亚市场通过专线利用自贸协定减免关税 中欧班列助力比利时和匈牙利市场降低物流成本 [5] 市场转移与新兴机会 - 2025年5月中国对马来西亚小包出口额超7亿美元 位列第二 马来西亚 比利时 匈牙利因清关效率和成本优势成为替代市场 [3] - 行业加速转向智能家居 智能家电 3C 潮玩等高毛利品类 并推动自有品牌建设 [5] - 跨境卖家通过亚马逊 阿里巴巴 TikTok等平台拓展B2B业务以应对单一市场风险 [5]
“国补”与即时配送成电商增长双“引擎”
消费日报网· 2025-07-01 10:29
电商行业增长双引擎 - "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与即时配送服务成为驱动电商行业增长的双引擎 [1] - 2024年9月《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实施后,"全网最低价"不再被提及,但"618"竞争依然激烈 [1] 国补政策效果 - 电商平台首次整合"以旧换新"国家补贴与平台补贴叠加使用,推动3C、家居家电类产品成交额大幅增长 [2] - 国补政策有效促进带电类产品销售增长,长期来看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将继续推动需求 [2] - 国补显著刺激需求,若无国补非高频大家电增速可能回落,但手机电脑因技术迭代仍具消费韧性 [2] 即时零售发展 - 即时零售配送速度已从次日达、半日达升级为小时达、半小时达 [2] - 即时零售未来将向分钟级甚至实时达迈进,实现全品类全场景覆盖 [2] - 分钟达将是即时零售未来竞争重点,尤其是生鲜、医药、家居用品等快速配送需求大 [3] - 即时零售发展高度依赖大数据、AI、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生态 [2] 智能化应用进展 - 京东大模型调用量相比去年"双11"增长242%,京小智服务商家数量增长至超90万家 [3] - 京东数字人已累计服务超13000家品牌商 [3] - 淘宝AI产品"生意管家"上线"图生视频"功能,一个半月内累计生成超150万个视频素材 [3] - AI应用如智能选品、3D商品展示、数字人直播等对商家运营效果提升明显 [3] 618发展历程 - 618已走过17个年头,从京东主导到全行业参与,玩法多元化 [4][5] - 拼多多"百亿补贴"颠覆行业低价经营逻辑,加速低线市场渗透 [5] - 抖音快手入局推动直播电商重塑促销场景,带动非标品消费爆发 [5] - 2023年起各大平台取消公布618总交易额,被视为降温开始 [6] 行业转型趋势 - 电商行业从扩规模向提质量转变,更有利于健康发展 [6] - 商家竞争焦点转向用户留存、体验和品牌建设,而非单纯GMV增长 [6] - 更长促销周期是零售业适应"云消费"时代的表现,提供更灵活销售策略 [6] - 更长促销周期可缓解峰值消费压力,改善消费决策,是理性消费必然选择 [6]
商贸零售周报:永辉进入规模化调改阶段,618电商全域协同趋势明显-20250622
国金证券· 2025-06-22 2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线下永辉调改店超100家进入规模化新阶段,预计8月底调改门店总数将突破178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完成300家门店调改目标 [1][11] - 线上618收官全域协同趋势明显,国补品类为主要增长动力,即时零售加入618战场,各平台表现亮眼 [1][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观点及公司动态 线下零售 - 2025年6月13日永辉全国第100家胖东来模式调改店亮相,标志“胖东来化”进入规模化、系统化阶段,调改门店员工薪酬结构优化,一季度41家“稳态调改店”向一线员工发放奖金与分红2634万元,6月15日六店合计成交客流突破76000人次,GMV近1000万元 [11] - 预计8月底全国“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总数将突破178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完成300家门店调改目标 [1][11] 线上零售 - 天猫是品牌主场,高净值用户驱动增长,453个品牌成交破亿(同比+24%),88VIP会员超5000万,会员客单价达行业均值1.93倍,参与国补品类成交额较去年“双11”增116%,潮玩、珠宝饰品、宠物、酒水等行业高增长 [15][16] - 京东全业态爆发,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下单用户数同比增超100%,京东APP的DAU创历史新高,3C、家电等品类表现出色,京东外卖日订单突破2500万单,即时配送覆盖350城,七鲜超市线上订单增150%,大模型调用量同比增130%,数字人服务超1.4万品牌 [16] - 抖音电商全域协同,6.7万中小商家成交破百万,店播贡献50%直播成交额,商城GMV同比增77%,搜索GMV增56%,国补、护肤品、非遗好物快速增长,手机成交额同比+165%,数码成交额同比+87% [17] - 快手电商全域电商持续推进,货架场高增长,泛货架商品卡GMV同比增长超53%,搜索GMV同比增长超143%,快手商城大牌大补频道百万GMV单品数同比增长超124%,内容场消费繁荣,挂车短视频GMV同比增长超29%,GMV成交破千万和破亿的商家数同比分别增长超43%和超61%,中小商家GMV同比增长30%,新入驻商家店效年同比提升超24% [17] - 美团闪购首次参与618,超1亿用户下单,整体成交额创新高,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翻倍,近850个品牌的成交额实现翻倍飞跃,手机、白酒等20余类高单价“大件”商品整体成交额增长2倍,下单用户的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40% [18] 行业数据跟踪 - 6月第2周天猫+京东整体GMV同比-9.63% [2][19] - 6月第2周天猫+京东品类增速表现前5的为玩具、汽车及自行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鞋包 [2][19] 行情回顾 - 上周(2025/06/16 - 2025/06/20)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商贸零售(申万)分别变动-0.51%、-1.16%、-0.45%、-1.52%、-2.03%、-2.75%,商贸零售板块上周涨幅在9个申万大消费一级行业板块中位列第4 [3][25] - 个股方面浙江东日、吉峰科技、翠微股份、友阿股份、怡亚通涨幅居前,南京商旅、青木科技、国联股份、汇嘉时代、若羽臣跌幅居前 [3][25] 投资建议 线下零售 - 建议关注永辉超市,其商业模式变革走向精选型零售路线,具备后消费时代长期快速增长潜力,独特竞争优势在于中国人对生鲜蔬菜的钟情、规模优势长期赋能、上市地位融资优势 [4][32] 线上零售 - 腾讯控股潜在边际改善在于AI+与产品端结合加深有望受益于云服务需求提升,基本盘稳健,微信生态蓬勃发展,核心游戏健康增长,广告业务增速快,若消费复苏有望受益 [33] - 美团格局改善,利润快速释放,外卖及到店均有望受益于国内宏观修复,外卖开启出海新征程,海外外卖平台Keeta9月上线中东市场有望打开新增量 [5][34]
“史上最长618”收官:电商竞争转理性 “国补”“闪购”成亮点
证券时报· 2025-06-21 02:37
电商行业表现 - 2025年"618"购物节综合电商销售总额为8556亿元,同比增长15.2% [1] - 即时零售销售额达296亿元,同比增长18.7% [1] - 京东"618"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3C家电品类规模增速居行业第一 [2] - 淘宝天猫453个品牌成交破亿元,同比增长24%,阿里国际站平台订单同比大涨42% [2] - 抖音电商超6万个品牌成交额翻倍,236个品牌通过直播带货成交额破亿元 [3] - 辛选集团"618"大促共进行直播近200场,总带货商品数量超3300万单 [3] 平台策略变化 - 各大电商平台转向理性竞争,主推立减折扣与补贴叠加,简化促销规则 [1][3] - "国补"与平台深度联动,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分批下达 [1] - 即时零售成为各大平台争相布局的焦点,带动线下实体增长 [1][6] - 京东采销直播成交额同比增长285% [2]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4000万单,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6] 国补政策影响 - 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首次将3C等品类纳入补贴范围 [4] - 苏宁易购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长63%,万元以上家电销售增长122% [4] - 抖音电商"国补"商品累计直播场次超30万场,手机和数码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65%和87% [5] - 扫地机器人补贴力度达10%-20%,显著刺激中高端机型需求 [5] - 唯品会与多地合作开展家电"国补",家电数码商品持续热销 [4][5] 即时零售发展 - 美团闪购超过1亿用户下单,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超1倍 [6] - 京东七鲜线上订单同比增长超150%,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同比增长340% [6] - 即时零售行业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 [7] - 商务部支持到店与到家协同发展,推广即时零售新模式 [7] - 即时零售推动传统线上大促向扩大线下消费转变 [7] 行业基础设施 - 即时零售需要5G、智能物流设施、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 [8] - 无人配送车、无人机、智能配餐柜等设施对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8] - 政府应在资金、研发、税收等方面支持传统线下店改造 [8]
沈阳和平区商务局多举措激发消费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47
消费驱动区域经济发展 - 消费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和平区商务局通过多元消费活动和利好政策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1] - 和平区全力打造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区,在激活消费市场和构建消费新生态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 消费补贴活动成效显著 - "黄金消费季"活动投放专项资金140余万元,包括80万元黄金消费券和60万元联销商场满减券,政企共投放补贴800余万元 [3] - "春季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投入80万元资金,每位购车车主获500元补贴,累计拉动销售额5亿余元 [3]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6.4%,限上社零额增速8.4%,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3] 以旧换新政策提振消费 - 52家企业参与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活动,覆盖家电、3C、家装厨卫等品类,销售额增量超1亿元 [4] - 沈阳市春季惠民消费券活动吸引2563家商户参与,政企投入超1亿元,拉动销售额超5000万元 [4] 商超活动创新消费场景 - 大型商贸综合体开展80余场惠民活动,线上宣传40余次,结合节日创新消费玩法 [5] - 春节期间商场举办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将购物与文化体验融合提升消费者体验 [5] 未来消费生态构建计划 - 和平区将采用"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模式,推出更多新颖消费场景 [6][7] - 优化消费政策环境,对创新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数字化转型和品牌建设 [7] - 策划季节性主题活动如夏季啤酒音乐节、秋季金秋购物节,满足多元化需求 [7] - 引导商超打造智慧购物场景,利用大数据和AI提供个性化服务 [7] - 加强消费环境建设,监管市场秩序并完善商业基础设施 [8]
“价格暴涨100%”!“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多个平台出手应对
凤凰网财经· 2025-05-04 22:00
核心观点 -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导致跨境电商成本大幅上升 行业面临洗牌 [2][3][4] - 政策取消后 企业和消费者每年合计损失可能高达470亿美元 低收入群体受影响最大 [2] - 跨境电商平台和卖家采取涨价 布局海外仓或转向其他市场等策略应对 [3][9][10] - 行业将加速整合 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优势 中小卖家面临较大压力 [13][14] 成本上涨与时效下降 - 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取消后 从中国销往美国的小额包裹需缴纳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 [7] - 物流费用上涨 部分物流费用甚至超过商品售价 导致卖家暂停发货 [2][8] - 替代报关模式T01和T11清关时效变长 成本增加 T11每单需额外至少2.6美元商品处理费用 [7][8] - 空运包裹查验率上升 显著影响清关速度 许多卖家暂停发往美国的小包业务 [9] 行业应对策略 - 短期策略:部分平台和卖家选择涨价 Temu SHEIN等平台已实施价格调整 亚马逊平台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 [9] - 中长期策略:增加海外仓比例 Temu SHEIN等平台力推"半托管"模式 向有海外仓的卖家倾斜流量 [10] - 海外仓模式可缩短物流时效 但需提前投入大量资金囤货 并承担库存滞销风险 对中小企业难度较大 [10][11] - 部分卖家选择暂停观望或放弃美国市场 转向其他地区 [3][1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政策取消前 2024年美国处理超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 较2015年1.39亿件增长超10倍 [6] - 行业将加速整合 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优势 中小卖家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13] - 未来直邮模式将更多服务于高价值 高利润商品 "海运+海外仓"或成主流选择 [14] - 政策变化可能推动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品牌化 合规化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14]
“价格暴涨100%”!“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多个平台出手应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20:38
核心观点 - 美国取消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导致中国跨境电商成本大幅上升,行业面临"成本地震" [1][2][6] - 政策取消直接影响Temu、SHEIN等依赖直邮模式的平台及中小卖家,部分企业退出美国市场或转向涨价/海外仓策略 [1][2][8] - 行业加速洗牌,资金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调整能力,中小卖家生存压力加剧 [10] 政策背景与影响 - 800美元免税政策(De Minimis)2016年从200美元提升后实施,2024年美国处理超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2015年仅1.39亿件) [4] - 新政策要求中国销美800美元以下包裹缴纳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关税,非邮政渠道包裹成本上升最显著 [6] - 政策取消可能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年损失470亿美元,低收入群体受影响最大 [1] 企业应对措施 - **短期策略**:Temu、SHEIN等平台4月25日起涨价,亚马逊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 [8] - **物流调整**:物流商转向T01(复杂报关)和T11(简易报关)模式,后者需额外支付每单2.6美元处理费但时效仍低于原T86模式 [6][7] - **中长期布局**:平台力推"半托管"模式,加速海外仓建设,Temu美区流量已向半托管倾斜 [9] 行业结构性变化 - **直邮模式**:仍适用于高价值商品,但占比下降;空运包裹查验率上升导致清关速度放缓 [7][10] - **海外仓模式**:需提前投入数十万美元囤货,中小卖家面临资金和库存管理压力,但可缩短物流时效至1-7天 [8][9] - **市场整合**:资金充足的大型卖家通过海外仓补货(如宁波优未科技美国仓存货50%),中小卖家或退出美国市场 [9][10] 数据与趋势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借免税政策实现10倍增长(2015年1.39亿件→2024年13亿件) [4] - 部分电商平台商品价格涨幅超100%,用户普遍抱怨发货延迟 [1] - 海外仓模式推动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化、合规化竞争 [10]
“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平台加码海外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12:17
美国小额免税政策取消影响 政策变动核心 - 美国正式终止对来自中国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免征关税政策 执行时间为5月2日 [1][3][4] - 新政策要求800美元以下邮政包裹缴纳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关税 非邮政渠道包裹也需缴纳高额关税 [4] - 政策取消前美国海关处理超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 较2015年1.39亿件增长超10倍 [3] 行业应对措施 - 电商平台Temu、SHEIN公告因成本上升从4月25日起实施价格调整 亚马逊平台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 [6] - 物流公司调整策略并涨价 部分卖家暂停发货或退款 [1][5] - 平台测试T01(标准报关)和T11(简易报关)替代方案 T11需额外每单2.6美元处理费但清关时效仍长于原T86模式 [4][5] 商业模式转型 - 海外仓模式加速布局 Temu、SHEIN力推"半托管"模式并倾斜流量 需提前投入数十万美元资金且面临库存风险 [7][9] - 直邮模式将更多服务于高价值商品 海运+海外仓或成主流选择 [10] - 原有海外仓布局卖家受影响较小 如宁波优未科技美国仓存货保持50%并可跨区补货 [9] 市场格局变化 - 行业面临洗牌 资金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调整能力 中小卖家生存压力加剧 [2][9] - 部分卖家暂停美国市场业务 转向其他地区或观望 [1][5][9] - 政策推动行业向品牌化、合规化发展 可能成为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转折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