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
搜索文档
美凯龙主业“止血”:经营现金流净额回正 毛利率大幅提升降本增效进入兑现期
新浪财经· 2025-11-03 10: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9.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1.43亿元 [1] - 净亏损主要受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下降约-33.3亿元及各类减值损失合计约-1.7亿元影响,该等损益不影响公司现金流和运营能力 [2]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6.43亿元,已连续两个季度为正 [2] - 毛利率相比上年大幅提升,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8.05%至6.18亿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9.92%至6亿元,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0.23%至16.42亿元 [3] - 货币资金达37.44亿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较上年末下降32.77亿元,现金足以覆盖短债 [3] 业务转型与运营改善 - 公司提出"3+星生态"战略,以"家"为核心,业务延伸至家电、家装、汽车等领域 [6] - 高端电器业务增长迅速,电器经营面积占比达9.4%,第三季度该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 [6][7] - 家装业务方面,M+设计中心已完成打造73.1万平方米,引入1000多家设计工作室,合作近5000位设计师 [6] - 汽车业态已覆盖全国44座城市,经营面积达26万平方米,与30余家车企及平台合作 [6] - 截至9月底,公司自营商场出租率相较于年初提升1.7个百分点,达到84.72% [7] 战略举措与市场活动 - 公司借助建发在供应链管理及城市建设运营方面的经验,系统化整合采购及物流体系,提升卖场物业运营效率 [3] - 积极承接"国补"、"市补"政策,形成"政企双补贴"模式,双11期间以"好搭"、"好价"、"舒适"为核心优势进行营销 [5] - 截至2025年8月24日,全国以旧换新带来的销售额累计达88.98亿元,订单数91.8万单 [5] - 新管理层履职后采取一系列措施,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87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5.64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0.22亿元 [2]
悦购金秋莆超燃购
搜狐财经· 2025-10-26 11:34
9月27日下午,购在中国·全闽乐购二零二五福建悦购金秋消费季暨莆超燃购节启动仪式在市体育中心南广场举行。活动以悦购金秋·莆超燃购为主题,结合莆 田市足球联赛决赛,打造多元消费盛宴,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y 2025福 : 在市级主会场启动莆超燃购节主题活动后,各县(区、管委会)国庆、中秋期间将同步进行系列活动,引导全市超百家重点商贸企业进行节庆特价满额立减 消费有礼等多重优惠活动。 本次活动从9月27日至10月8日,横跨中秋、国庆双节黄金周,持续打造消费盛宴。 启动仪式上,发布《悦购金秋活动总体安排和促消费惠民举措》以及赛事目录,发放银联百福消费红包,对莆田优品诚信推荐官进行授牌。现场设有城厢区 的状元席、秀屿区的福鲍宴,全方位展现莆田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魅力。在四大名果农特产展销、莆田优品专区,市民游客们可以边逛边买、即看即购。 此外,汽车、家电、家装、3C、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活动联动举行,推出政府补贴、银联支付优惠等多重让利。活动还邀请网红抖音达人进行消息联动 与短视频打卡,深度推广莆田优品和消费场景。 据悉,此次活动在全省首创莆超 消费联动模式。现场设置状元福鲍·巅峰对决、莆田优品·潮玩嗨购、莆超联 ...
我市这项指标增速排全区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8-17 02:45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同比增长5.5% [1] - 限额以上零售业完成22.65亿元 同比增长26.7% 增速位列全区第一 [1]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效果 - 组织550家家电、3C数码、汽车、家装及电动自行车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活动 [1] - 截至6月20日累计核销补贴超10万单 核销资金7945.6万元 [1] - 以旧换新政策撬动社会消费约5.2亿元 其中家电汽车等大宗商品交易额达3.9亿元 [1] 节假日与主题促销活动 - 借助广西"33消费节"组织30余场促销活动 包括消费品以旧换新"五进"活动及端午主题活动 [2] - 联合凭祥市举办中越边关年货市集 设立9大年货专区展销超6000种商品 [5] - 开展中越商品展销、跨境电商直播及边关"春龙节"名特优产品展销等活动 [5] 夜间经济与新业态发展 - 太平古城引入静安荟奥特莱斯项目 打造文商旅融合主题街区 预计2026年春节前试营业 [7] - 太平古城通过演艺活动带动客流215万人次 同比增长136% 街区销售额达1.7亿元 [7] - 景区开展演艺及营销活动超400场 采用"一周一小演、一月一中演、节日大演"模式提升人气 [7] 政策与资源协同机制 - 通过政企联动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进机关等专场活动 [4] - 依托康养、旅游等本地资源特色拓展消费场景与创新业态 [7] - 发动各县区及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多样化促销活动激发消费热情 [2]
首店数量飙升!长三角首发经济“出圈”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8:56
长三角首发经济政策支持 - 浙江发布三年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 其中华东区域以上高能级首店200家 打造首店集聚区/孵化区/提升区50个以上 [3] - 浙江计划打造20个以上首店提升区 支持县域开展超前布局和超能级招引 引导品牌资源向县域下沉 [3] - 浙江强化要素保障 探索发布首店地图 提供财政资金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配信贷产品 [3] - 上海推出"首发上海3.0"支持政策 持续擦亮城市IP [5] - 江苏推动首发经济发展 重点引进国际国内高端体育赛事首赛 鼓励打造原创品牌赛事 [5] - 南京出台专项措施 给予落地首店最高200万元梯度奖励 支持新品首发首秀最高补贴150万元 设立区域总部提供落户奖励 [5] 企业战略与业绩表现 - 上海苏宁易购2025年下半年GMV目标超20亿元 计划新开5家年销售规模过亿门店 升级6家Pro以上门店 [4] - 苏宁易购上半年上海地区销售额实现30%同比增长 行业普遍面临增长压力 [4] - 苏宁易购战略核心转向"超级体验中心" 整合3C/家居/家电业务 9月将开业五角场新店作为样板门店 [4] 区域发展成效与数据 - 上海2025年1-5月新增首店365家 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0家 全国及内地首店62家 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9.73% [4] - 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举办近百场商业活动 带动消费达119亿元 [5] - 南京近年引进首店超1200家 形成95%全球一线品牌覆盖率 跻身"中国首发经济引力城市"第四名 [6] - 南京发布"2025首创金陵"名单 16家本土品牌入选特色品牌名单 [6] 行业趋势与市场影响 - 首发经济从一线城市国际大牌首秀延伸至新一线城市本土品牌试水 覆盖高端奢侈品与平价新品市场 [6] - 优化营商环境和完善消费生态为品牌提供施展舞台 展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全球资源的吸引力 [7] - 商圈客流量上扬/旅游热度升温/销售数据节节攀升 反映消费市场持续火热 [7] - 首发活动持续激活市场信心与活力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
T86取消后,跨境卖家怎么应对?
搜狐财经· 2025-07-01 12:12
中国对美低价值包裹出口暴跌及行业转型 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中国对美低价值小额包裹出口同比暴跌40%至10 9亿美元 创2023年初以来最低水平 主要因T86政策取消导致关税成本上升 最高税率达54% [1] - 行业头部平台SHEIN宣布提价 TEMU全面停止中国直发美国并减少广告投入 因T11和T01清关方案成本更高且文件更复杂 [1] - 尽管对美出口下滑 中国直邮小包全球出口总量仍同比增长40% 显示跨境卖家分化应对 [1] 物流模式重构 - 转向海外仓模式 通过提前海运或空运备货至美国本土 规避关税成本并将配送时效压缩至3日内 [5] - 优化报关策略 高价值货物(>2500美元)采用T01正式报关 低货值商品尝试T11简易报关 [5] - 东南亚市场通过专线利用自贸协定减免关税 中欧班列助力比利时和匈牙利市场降低物流成本 [5] 市场转移与新兴机会 - 2025年5月中国对马来西亚小包出口额超7亿美元 位列第二 马来西亚 比利时 匈牙利因清关效率和成本优势成为替代市场 [3] - 行业加速转向智能家居 智能家电 3C 潮玩等高毛利品类 并推动自有品牌建设 [5] - 跨境卖家通过亚马逊 阿里巴巴 TikTok等平台拓展B2B业务以应对单一市场风险 [5]
“国补”与即时配送成电商增长双“引擎”
消费日报网· 2025-07-01 10:29
电商行业增长双引擎 - "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与即时配送服务成为驱动电商行业增长的双引擎 [1] - 2024年9月《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实施后,"全网最低价"不再被提及,但"618"竞争依然激烈 [1] 国补政策效果 - 电商平台首次整合"以旧换新"国家补贴与平台补贴叠加使用,推动3C、家居家电类产品成交额大幅增长 [2] - 国补政策有效促进带电类产品销售增长,长期来看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将继续推动需求 [2] - 国补显著刺激需求,若无国补非高频大家电增速可能回落,但手机电脑因技术迭代仍具消费韧性 [2] 即时零售发展 - 即时零售配送速度已从次日达、半日达升级为小时达、半小时达 [2] - 即时零售未来将向分钟级甚至实时达迈进,实现全品类全场景覆盖 [2] - 分钟达将是即时零售未来竞争重点,尤其是生鲜、医药、家居用品等快速配送需求大 [3] - 即时零售发展高度依赖大数据、AI、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生态 [2] 智能化应用进展 - 京东大模型调用量相比去年"双11"增长242%,京小智服务商家数量增长至超90万家 [3] - 京东数字人已累计服务超13000家品牌商 [3] - 淘宝AI产品"生意管家"上线"图生视频"功能,一个半月内累计生成超150万个视频素材 [3] - AI应用如智能选品、3D商品展示、数字人直播等对商家运营效果提升明显 [3] 618发展历程 - 618已走过17个年头,从京东主导到全行业参与,玩法多元化 [4][5] - 拼多多"百亿补贴"颠覆行业低价经营逻辑,加速低线市场渗透 [5] - 抖音快手入局推动直播电商重塑促销场景,带动非标品消费爆发 [5] - 2023年起各大平台取消公布618总交易额,被视为降温开始 [6] 行业转型趋势 - 电商行业从扩规模向提质量转变,更有利于健康发展 [6] - 商家竞争焦点转向用户留存、体验和品牌建设,而非单纯GMV增长 [6] - 更长促销周期是零售业适应"云消费"时代的表现,提供更灵活销售策略 [6] - 更长促销周期可缓解峰值消费压力,改善消费决策,是理性消费必然选择 [6]
商贸零售周报:永辉进入规模化调改阶段,618电商全域协同趋势明显-20250622
国金证券· 2025-06-22 2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线下永辉调改店超100家进入规模化新阶段,预计8月底调改门店总数将突破178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完成300家门店调改目标 [1][11] - 线上618收官全域协同趋势明显,国补品类为主要增长动力,即时零售加入618战场,各平台表现亮眼 [1][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观点及公司动态 线下零售 - 2025年6月13日永辉全国第100家胖东来模式调改店亮相,标志“胖东来化”进入规模化、系统化阶段,调改门店员工薪酬结构优化,一季度41家“稳态调改店”向一线员工发放奖金与分红2634万元,6月15日六店合计成交客流突破76000人次,GMV近1000万元 [11] - 预计8月底全国“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总数将突破178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完成300家门店调改目标 [1][11] 线上零售 - 天猫是品牌主场,高净值用户驱动增长,453个品牌成交破亿(同比+24%),88VIP会员超5000万,会员客单价达行业均值1.93倍,参与国补品类成交额较去年“双11”增116%,潮玩、珠宝饰品、宠物、酒水等行业高增长 [15][16] - 京东全业态爆发,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下单用户数同比增超100%,京东APP的DAU创历史新高,3C、家电等品类表现出色,京东外卖日订单突破2500万单,即时配送覆盖350城,七鲜超市线上订单增150%,大模型调用量同比增130%,数字人服务超1.4万品牌 [16] - 抖音电商全域协同,6.7万中小商家成交破百万,店播贡献50%直播成交额,商城GMV同比增77%,搜索GMV增56%,国补、护肤品、非遗好物快速增长,手机成交额同比+165%,数码成交额同比+87% [17] - 快手电商全域电商持续推进,货架场高增长,泛货架商品卡GMV同比增长超53%,搜索GMV同比增长超143%,快手商城大牌大补频道百万GMV单品数同比增长超124%,内容场消费繁荣,挂车短视频GMV同比增长超29%,GMV成交破千万和破亿的商家数同比分别增长超43%和超61%,中小商家GMV同比增长30%,新入驻商家店效年同比提升超24% [17] - 美团闪购首次参与618,超1亿用户下单,整体成交额创新高,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翻倍,近850个品牌的成交额实现翻倍飞跃,手机、白酒等20余类高单价“大件”商品整体成交额增长2倍,下单用户的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40% [18] 行业数据跟踪 - 6月第2周天猫+京东整体GMV同比-9.63% [2][19] - 6月第2周天猫+京东品类增速表现前5的为玩具、汽车及自行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鞋包 [2][19] 行情回顾 - 上周(2025/06/16 - 2025/06/20)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商贸零售(申万)分别变动-0.51%、-1.16%、-0.45%、-1.52%、-2.03%、-2.75%,商贸零售板块上周涨幅在9个申万大消费一级行业板块中位列第4 [3][25] - 个股方面浙江东日、吉峰科技、翠微股份、友阿股份、怡亚通涨幅居前,南京商旅、青木科技、国联股份、汇嘉时代、若羽臣跌幅居前 [3][25] 投资建议 线下零售 - 建议关注永辉超市,其商业模式变革走向精选型零售路线,具备后消费时代长期快速增长潜力,独特竞争优势在于中国人对生鲜蔬菜的钟情、规模优势长期赋能、上市地位融资优势 [4][32] 线上零售 - 腾讯控股潜在边际改善在于AI+与产品端结合加深有望受益于云服务需求提升,基本盘稳健,微信生态蓬勃发展,核心游戏健康增长,广告业务增速快,若消费复苏有望受益 [33] - 美团格局改善,利润快速释放,外卖及到店均有望受益于国内宏观修复,外卖开启出海新征程,海外外卖平台Keeta9月上线中东市场有望打开新增量 [5][34]
“史上最长618”收官:电商竞争转理性 “国补”“闪购”成亮点
证券时报· 2025-06-21 02:37
电商行业表现 - 2025年"618"购物节综合电商销售总额为8556亿元,同比增长15.2% [1] - 即时零售销售额达296亿元,同比增长18.7% [1] - 京东"618"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3C家电品类规模增速居行业第一 [2] - 淘宝天猫453个品牌成交破亿元,同比增长24%,阿里国际站平台订单同比大涨42% [2] - 抖音电商超6万个品牌成交额翻倍,236个品牌通过直播带货成交额破亿元 [3] - 辛选集团"618"大促共进行直播近200场,总带货商品数量超3300万单 [3] 平台策略变化 - 各大电商平台转向理性竞争,主推立减折扣与补贴叠加,简化促销规则 [1][3] - "国补"与平台深度联动,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分批下达 [1] - 即时零售成为各大平台争相布局的焦点,带动线下实体增长 [1][6] - 京东采销直播成交额同比增长285% [2]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4000万单,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6] 国补政策影响 - 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首次将3C等品类纳入补贴范围 [4] - 苏宁易购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长63%,万元以上家电销售增长122% [4] - 抖音电商"国补"商品累计直播场次超30万场,手机和数码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65%和87% [5] - 扫地机器人补贴力度达10%-20%,显著刺激中高端机型需求 [5] - 唯品会与多地合作开展家电"国补",家电数码商品持续热销 [4][5] 即时零售发展 - 美团闪购超过1亿用户下单,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超1倍 [6] - 京东七鲜线上订单同比增长超150%,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同比增长340% [6] - 即时零售行业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 [7] - 商务部支持到店与到家协同发展,推广即时零售新模式 [7] - 即时零售推动传统线上大促向扩大线下消费转变 [7] 行业基础设施 - 即时零售需要5G、智能物流设施、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 [8] - 无人配送车、无人机、智能配餐柜等设施对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8] - 政府应在资金、研发、税收等方面支持传统线下店改造 [8]
沈阳和平区商务局多举措激发消费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47
消费驱动区域经济发展 - 消费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和平区商务局通过多元消费活动和利好政策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1] - 和平区全力打造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区,在激活消费市场和构建消费新生态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 消费补贴活动成效显著 - "黄金消费季"活动投放专项资金140余万元,包括80万元黄金消费券和60万元联销商场满减券,政企共投放补贴800余万元 [3] - "春季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投入80万元资金,每位购车车主获500元补贴,累计拉动销售额5亿余元 [3]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6.4%,限上社零额增速8.4%,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3] 以旧换新政策提振消费 - 52家企业参与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活动,覆盖家电、3C、家装厨卫等品类,销售额增量超1亿元 [4] - 沈阳市春季惠民消费券活动吸引2563家商户参与,政企投入超1亿元,拉动销售额超5000万元 [4] 商超活动创新消费场景 - 大型商贸综合体开展80余场惠民活动,线上宣传40余次,结合节日创新消费玩法 [5] - 春节期间商场举办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将购物与文化体验融合提升消费者体验 [5] 未来消费生态构建计划 - 和平区将采用"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模式,推出更多新颖消费场景 [6][7] - 优化消费政策环境,对创新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数字化转型和品牌建设 [7] - 策划季节性主题活动如夏季啤酒音乐节、秋季金秋购物节,满足多元化需求 [7] - 引导商超打造智慧购物场景,利用大数据和AI提供个性化服务 [7] - 加强消费环境建设,监管市场秩序并完善商业基础设施 [8]
“价格暴涨100%”!“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多个平台出手应对
凤凰网财经· 2025-05-04 22:00
核心观点 -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导致跨境电商成本大幅上升 行业面临洗牌 [2][3][4] - 政策取消后 企业和消费者每年合计损失可能高达470亿美元 低收入群体受影响最大 [2] - 跨境电商平台和卖家采取涨价 布局海外仓或转向其他市场等策略应对 [3][9][10] - 行业将加速整合 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优势 中小卖家面临较大压力 [13][14] 成本上涨与时效下降 - 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取消后 从中国销往美国的小额包裹需缴纳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 [7] - 物流费用上涨 部分物流费用甚至超过商品售价 导致卖家暂停发货 [2][8] - 替代报关模式T01和T11清关时效变长 成本增加 T11每单需额外至少2.6美元商品处理费用 [7][8] - 空运包裹查验率上升 显著影响清关速度 许多卖家暂停发往美国的小包业务 [9] 行业应对策略 - 短期策略:部分平台和卖家选择涨价 Temu SHEIN等平台已实施价格调整 亚马逊平台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 [9] - 中长期策略:增加海外仓比例 Temu SHEIN等平台力推"半托管"模式 向有海外仓的卖家倾斜流量 [10] - 海外仓模式可缩短物流时效 但需提前投入大量资金囤货 并承担库存滞销风险 对中小企业难度较大 [10][11] - 部分卖家选择暂停观望或放弃美国市场 转向其他地区 [3][1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政策取消前 2024年美国处理超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 较2015年1.39亿件增长超10倍 [6] - 行业将加速整合 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优势 中小卖家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13] - 未来直邮模式将更多服务于高价值 高利润商品 "海运+海外仓"或成主流选择 [14] - 政策变化可能推动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品牌化 合规化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