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鞋包

搜索文档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71万亿元
快讯· 2025-06-17 12:25
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 -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约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高于货物贸易整体增速9个百分点 [1] - 跨境电商进出口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2% [1] 跨境电商出口 - 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约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占货物贸易出口总值的8.5% [2] - 主要出口目的国为美国(36.2%)、英国(11.7%)、德国(5.7%) [2] - 出口消费品占比高达97.5%,主要品类包括服饰鞋包及珠宝配饰、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及配件、家居家纺及厨卫用具、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 [2] - 主要货源地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省份 [2] 跨境电商进口 - 2024年跨境电商进口约5552.5亿元,同比增长4.1%,占货物贸易进口总值的3% [2] - 主要进口来源地为美国(15.8%)、日本(10.5%)、德国(9.8%) [2] - 进口消费品占比达97.8%,主要品类包括美容化妆、香水及日化洗护、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具、奶粉 [2] - 主要进口目的地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 [2]
“价格暴涨100%”!“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多个平台出手应对
凤凰网财经· 2025-05-04 22:00
核心观点 -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导致跨境电商成本大幅上升 行业面临洗牌 [2][3][4] - 政策取消后 企业和消费者每年合计损失可能高达470亿美元 低收入群体受影响最大 [2] - 跨境电商平台和卖家采取涨价 布局海外仓或转向其他市场等策略应对 [3][9][10] - 行业将加速整合 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优势 中小卖家面临较大压力 [13][14] 成本上涨与时效下降 - 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取消后 从中国销往美国的小额包裹需缴纳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 [7] - 物流费用上涨 部分物流费用甚至超过商品售价 导致卖家暂停发货 [2][8] - 替代报关模式T01和T11清关时效变长 成本增加 T11每单需额外至少2.6美元商品处理费用 [7][8] - 空运包裹查验率上升 显著影响清关速度 许多卖家暂停发往美国的小包业务 [9] 行业应对策略 - 短期策略:部分平台和卖家选择涨价 Temu SHEIN等平台已实施价格调整 亚马逊平台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 [9] - 中长期策略:增加海外仓比例 Temu SHEIN等平台力推"半托管"模式 向有海外仓的卖家倾斜流量 [10] - 海外仓模式可缩短物流时效 但需提前投入大量资金囤货 并承担库存滞销风险 对中小企业难度较大 [10][11] - 部分卖家选择暂停观望或放弃美国市场 转向其他地区 [3][1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政策取消前 2024年美国处理超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 较2015年1.39亿件增长超10倍 [6] - 行业将加速整合 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优势 中小卖家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13] - 未来直邮模式将更多服务于高价值 高利润商品 "海运+海外仓"或成主流选择 [14] - 政策变化可能推动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品牌化 合规化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14]
“价格暴涨100%”!“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多个平台出手应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20:38
网红账号被禁,仿冒号一开即被封!于东来:对方若不受罚,或关闭胖东来! 作 者丨董静怡 过去,以Temu、SHEIN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借着直邮模式在美国实现了迅速扩张,对 于林旭这样的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小型卖家而言,也更容易借此政策将商品销售到美国市场。 免税待遇取消,改变了部分跨境电商的运营环境和成本结构,这迫使众多企业重新评估其商业 模式和物流策略。 编 辑丨骆一帆 "小额豁免取消,靴子还是落地了,"来自深圳的跨境电商卖家林旭(化名)向2 1世纪经济报 道记者表示, "我们上周已经暂停发货了,没发货的订单也退款了。" 上周,多家物流公司针对美国小额豁免政策取消作出调整,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还加上了 高额的预收税金。林旭在这时选择了暂停观望,利润本就薄, 这样算下来的物流费用比产品 售价还贵。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成本地震"中,卖家和平台们或选择涨价以转嫁成本,或加速布局海外仓, 或转向美国以外的市场。 此后也一直没有等来反转。据央视新闻,5月2日,美国正式终止了对来自中国价值不超过8 0 0 美元的小额包裹给予免征关税的政策。 而行业洗牌也在所难免。 据央视新闻援引路透社报道, 一些外国品牌已经停止向美 ...
“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平台加码海外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12:17
美国小额免税政策取消影响 政策变动核心 - 美国正式终止对来自中国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免征关税政策 执行时间为5月2日 [1][3][4] - 新政策要求800美元以下邮政包裹缴纳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关税 非邮政渠道包裹也需缴纳高额关税 [4] - 政策取消前美国海关处理超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 较2015年1.39亿件增长超10倍 [3] 行业应对措施 - 电商平台Temu、SHEIN公告因成本上升从4月25日起实施价格调整 亚马逊平台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 [6] - 物流公司调整策略并涨价 部分卖家暂停发货或退款 [1][5] - 平台测试T01(标准报关)和T11(简易报关)替代方案 T11需额外每单2.6美元处理费但清关时效仍长于原T86模式 [4][5] 商业模式转型 - 海外仓模式加速布局 Temu、SHEIN力推"半托管"模式并倾斜流量 需提前投入数十万美元资金且面临库存风险 [7][9] - 直邮模式将更多服务于高价值商品 海运+海外仓或成主流选择 [10] - 原有海外仓布局卖家受影响较小 如宁波优未科技美国仓存货保持50%并可跨区补货 [9] 市场格局变化 - 行业面临洗牌 资金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调整能力 中小卖家生存压力加剧 [2][9] - 部分卖家暂停美国市场业务 转向其他地区或观望 [1][5][9] - 政策推动行业向品牌化、合规化发展 可能成为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转折点 [10]
性价比大潮下,做中产生意的 MUJI 中国如何重回增长?
声动活泼· 2025-02-26 12:55
无印良品中国市场表现 - 2005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前期凭借消费升级需求迅速崛起 2018年中国门店销售额首次下降 2022年重回增长轨道 [1] - 2023年9月至12月 中国区同店销售额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 2024财年中国营收达55亿元 占公司整体营收近20% 成为仅次于日本的最大海外市场 [1] - 2021年启动加速开店计划 从每年新增20-25家提升至40-50家 2023年5-6月在武汉、合肥等城市连续开出17家新店 [1] 门店扩张策略 - 从一二线城市向三线城市拓展 目前在中国约有400家门店 通过增加门店数量提升品牌曝光度和销售额 [2] - 2023年12月密集新开5家店 带动已有门店和电商营收增幅单月提升超10% [2] - 2025年1月在中国大陆新开6家门店 [3] 门店类型创新 - 推出服装加化妆品专门店、生活杂货小型店等新型门店 [3] - 计划2024年夏季在中国开设"无印良品500"低价小型店 70%商品价格低于500日元(约23元人民币) 面积约330平方米(标准店的1/6) [3][4] - "无印良品500"主要布局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区 目标将消费者光顾频率从每月1次提升至每周1次 [4] 本土化策略 - 2019年中国事业部独立 组建本土商品开发团队 推出符合中国标准的1.5米/1.8米床 [5] - 食品、手机周边、宠物用品等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开发 成为销售主力 中国市场50%商品采用本土设计或中国限定元素 生活杂货和食品品类本土开发率达70% [5] - 供应链本土化提升议价能力 产品价格下降 拖鞋价格从99元降至30-50元 [5][6] 即时零售布局 - 2022年6月首次入驻即时零售平台(美团闪购) 上线4000多款商品 最快30分钟送达 [8] -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 3公里外订单占比近45% 深夜订单近15% 打破线下门店时空限制 [8] - 入驻一周后订单量达首日68倍 即时零售客单价是门店的1.5倍 [8] 市场竞争挑战 - 中国市场定价仍比日本高25%-30% 与电商品牌和白牌商品相比缺乏价格优势 [10] - 简洁设计风格易被复制 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 白牌商家分流明显 [10] - 商品种类跨度大 面临名创优品等杂货店和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的双重竞争 [10] - 品牌定位从"精致中产"转向降价策略 可能丧失原有调性 陷入"高不成低不就"局面 [11] - 淘宝官网存在商标混淆问题 消费者需排除相似名称店铺干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