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小龙虾价格像坐“过山车”,餐饮品牌如何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8-08 17:09
小龙虾价格波动 - 2025年6月6~8钱青虾、炮头青虾均价跌至历年最低值17元/斤、29元/斤,较1月分别下降66.7%、65.1% [3] - 6月下旬价格反转,7月6~8钱青虾、炮头青虾均价上涨至35元/斤、55元/斤 [3] - 价格波动对小龙虾门店营收造成冲击,行业面临赛道成熟与价格波动双重挑战 [3] 产业链发展 - 小龙虾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养殖端与餐饮端协同发力推动全产业链延伸 [4][6] - 产业呈现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特征,产值比重约2:1:7,第二产业(加工、饲料等)竞争激烈 [6] - 预制菜赛道升温,国联水产(小霸龙)、安井食品(洪湖诱惑)、颐海国际(筷手小厨)等布局C端电商 [7] - 调味料市场受追捧,美鑫食品、海天味业、仟味高汤等企业入局 [7] 餐饮端特征 - 全国超80%小龙虾品牌门店规模在10家及以下,规模化程度低 [8] - 区域化特征显著,湖北(肥肥虾庄)、安徽(边虾王)、广东(松哥油焖大虾)等地品牌深耕本地市场 [10][11] - 部分品牌如肥肥虾庄向全国扩张,已在合肥、深圳、西安等地开设直营店,覆盖社区、商圈等多类型选址 [11] 产品与模式创新 - 口味创新涌现酒醉、糖醋、芝士等地域特色产品,"小龙虾+"策略(如结合烧烤、火锅)打破季节性限制 [12][13] - 品质化路线兴起,肥肥虾庄采购8钱以上活虾(高于市场5钱标准),强化供应链时效 [13] - 场景创新如肥肥虾庄打造黄鹤楼联名店、樱花主题店,形成武汉地标IP [14] - 渠道转向线上线下结合,品牌通过直播、跨界联名、自有小程序实现年轻化 [14] - 自助模式在上海、广州等地试点,但连锁化程度低且人均消费较高,可持续性待验证 [15] 历史发展阶段 - 养殖端:从20世纪30年代引入自然繁衍,到70年代人工养殖试验,90年代稻田模式推广,2010年后进入技术多样化与产业链完善阶段 [6] - 餐饮端:60年代前作为饲料,80年代后消费兴起,2010-2018年品类爆发,2018年至今品牌化深耕跨区域与供应链建设 [6]
小龙虾价格一路坐“过山车”,餐饮品牌如何突围?
新浪财经· 2025-08-08 11:56
2025年小龙虾价格波动 - 2025年4-5月小龙虾价格处于低位,消费者可实现“小龙虾自由” [1] - 6月上旬6~8钱青虾和炮头青虾均价跌至历年最低,分别为17元/斤和29元/斤,较1月均价分别下降66.7%和65.1% [3] - 价格于6月下旬开始反转,截至7月,6~8钱青虾和炮头青虾平均价格分别上涨至35元/斤和55元/斤 [3][5] 小龙虾产业发展阶段 - 产业发展历经萌芽、起步、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四个阶段 [7][8] - 养殖端从自然繁衍、人工试养、稻田模式推广发展到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 [8] - 餐饮端从有限消费、特色菜品出现、品类爆发增长进入品牌化深耕阶段 [8] 产业链结构与产值分布 - 产业链涵盖苗种繁育、养殖、捕捞、加工、销售、餐饮等环节,已逐步完善 [11] - 产业呈现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特征,三者产值比重约为2:1:7 [11] - 第二产业(加工、饲料、设备制造等)产值占比最低,竞争相对激烈 [11] 预制菜与调味料市场升温 - 产业链完善推动预制菜热度持续攀升,从B端火到C端 [11] - 国联水产(小霸龙)、安井食品(洪湖诱惑)、颐海国际(筷手小厨)等品牌布局电商 [11] - 惠发食品、天海藏、信良记、海底捞等企业纷纷入局小龙虾预制菜领域 [11] - 小龙虾调味料市场受捧,美鑫食品、海天味业、仟味高汤等企业均有布局 [11] 餐饮品牌格局与区域特征 - 小龙虾已成为各类餐厅“必备菜品”,赛道呈现规模化程度不高、区域为王的特点 [3][13] - 超八成小龙虾品牌门店数规模在10家及以下 [13] - 品牌区域性发展突出,湖北(肥肥虾庄)、安徽(边虾王)、广东(松哥油焖大虾)、湖南(聚味瞿记)等地均有代表性品牌 [15][16] 品牌全国化扩张与门店策略 - 部分品牌正冲破区域限制向全国扩张,如肥肥虾庄在武汉、合肥、深圳、西安等地开设直营店 [18] - 品牌门店选址类型多样,涵盖居民社区店、购物中心店、商业街店、旅游景点店等 [18] 产品创新与品质升级 - 产品口味创新涌现酒醉、糖醋、芝士、咖喱、冬阴功等地域特色风味 [18] - 为打破季节性限制,品牌推行“小龙虾+”策略,加入烧烤、地方菜、火锅等丰富产品矩阵 [18] - 品质化路线并行,如肥肥虾庄坚持采购8钱以上活虾,标准高于市场常规5钱 [19] 消费场景与渠道创新 - 品牌通过打造主题店(如肥肥虾庄黄鹤楼联名店、樱花主题店)营造沉浸式消费场景,形成地标特色 [20] - 消费渠道由线下为主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品牌积极入驻即时配送平台、电商平台并开通自有小程序 [20] - 品牌通过直播、跨界联名、举办造节活动实现年轻化传播 [20] 新兴经营模式探索 - 自助模式进入小龙虾赛道,于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出现小龙虾自助专门店 [21] - 该模式允许顾客自选鲜活小龙虾并定制口味,但多数尚未连锁化,常搭配烧烤、砂锅等,人均消费较高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