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预制菜

搜索文档
经济总量破6万亿,揭开湖北的崛起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22:47
湖北经济总量突破 - 湖北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1][3] 汽车产业转型 - 岚图汽车2020年7月至2024年4月实现第20万辆整车下线 2024年1-7月累计销量达68263辆 同比增长88% 年复合增长率70%-80% [6] - 岚图智造工厂具备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 每118秒下线一辆整车 使用935台工业机器人 [6] - 2024年湖北汽车制造与服务产业规模突破万亿 1-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46886辆 占全省乘用车市场份额54.43% 同比增长39.52% [7] 低空经济发展 - 十堰竹山县建成973亩通用机场 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A1类通用机场 华中首个低空飞行器试验基地 [7] - 基地建成3条无人机生产线 开通竹山至汉南、宜昌低空航线 建成全省首个全域无人机寄递物流试点镇 [8] - 官渡镇无人机物流配送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15分钟 快递量成倍增长 已吸引18家企业入驻 [8][9] - 深圳长空科技试飞工业无人机7000多架次 在应急保障、农林植保等领域实现降本增效 [9] 产业数字化升级 - 2025年1-7月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 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26.2% [9] - 天门服装电商交易额从2021年70亿元跃升至2024年超500亿元 年均增速92% 总销量突破6亿件 [12] - 跨境电商日均出货60万件 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协会聚合160余家会员企业 [12] 农产品深加工与出口 - 随县香菇总产值超300亿元 2024年干菇产量7.2万吨 其中出口超1万吨 [12] - 出口额达14.02亿元 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每两枚香菇有一枚远销海外 [13] - 累计孵化3000余名主播 年带货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单日最高销量2万单 [13] 特色产业集群 - 潜江形成"养殖—预制菜—冷链—直播—出口"小龙虾产业垂直闭环 [13] - 松滋吉他产品销往近20个国家 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10亿元 [13] - 竹山县培育绿松石电商主体3829家 2024年电商交易额达50.8亿元 [13] 文旅产业增长 - 2024年上半年湖北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2587亿元 稳居中部第一 [16] - 全省接待游客4.36亿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4548.8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4.68%和16.02% [16] - 云梦县2025年1-7月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12亿多元 [17] - 武当山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 2025年预计突破1400万人次 增幅超30% [18] 文旅项目投资 - 武当一梦景区总投资近10亿元 园区面积180多亩 通过VR技术和《武当一梦》演艺项目提升体验 [18] - 云梦县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实施博物馆提升工程 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5万余人次 [16] - 湖北省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6家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家 居全国前列 [17]
小龙虾价格像坐“过山车”,餐饮品牌如何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8-08 17:09
小龙虾价格波动 - 2025年6月6~8钱青虾、炮头青虾均价跌至历年最低值17元/斤、29元/斤,较1月分别下降66.7%、65.1% [3] - 6月下旬价格反转,7月6~8钱青虾、炮头青虾均价上涨至35元/斤、55元/斤 [3] - 价格波动对小龙虾门店营收造成冲击,行业面临赛道成熟与价格波动双重挑战 [3] 产业链发展 - 小龙虾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养殖端与餐饮端协同发力推动全产业链延伸 [4][6] - 产业呈现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特征,产值比重约2:1:7,第二产业(加工、饲料等)竞争激烈 [6] - 预制菜赛道升温,国联水产(小霸龙)、安井食品(洪湖诱惑)、颐海国际(筷手小厨)等布局C端电商 [7] - 调味料市场受追捧,美鑫食品、海天味业、仟味高汤等企业入局 [7] 餐饮端特征 - 全国超80%小龙虾品牌门店规模在10家及以下,规模化程度低 [8] - 区域化特征显著,湖北(肥肥虾庄)、安徽(边虾王)、广东(松哥油焖大虾)等地品牌深耕本地市场 [10][11] - 部分品牌如肥肥虾庄向全国扩张,已在合肥、深圳、西安等地开设直营店,覆盖社区、商圈等多类型选址 [11] 产品与模式创新 - 口味创新涌现酒醉、糖醋、芝士等地域特色产品,"小龙虾+"策略(如结合烧烤、火锅)打破季节性限制 [12][13] - 品质化路线兴起,肥肥虾庄采购8钱以上活虾(高于市场5钱标准),强化供应链时效 [13] - 场景创新如肥肥虾庄打造黄鹤楼联名店、樱花主题店,形成武汉地标IP [14] - 渠道转向线上线下结合,品牌通过直播、跨界联名、自有小程序实现年轻化 [14] - 自助模式在上海、广州等地试点,但连锁化程度低且人均消费较高,可持续性待验证 [15] 历史发展阶段 - 养殖端:从20世纪30年代引入自然繁衍,到70年代人工养殖试验,90年代稻田模式推广,2010年后进入技术多样化与产业链完善阶段 [6] - 餐饮端:60年代前作为饲料,80年代后消费兴起,2010-2018年品类爆发,2018年至今品牌化深耕跨区域与供应链建设 [6]
小龙虾价格一路坐“过山车”,餐饮品牌如何突围?
新浪财经· 2025-08-08 11:56
文 | 红餐网 在2025年上半年的4—5月,消费者还沉浸在几十块钱就能凑齐一桌小龙虾的"小龙虾自由"的快乐之中,到了6月下旬, 小龙虾的价格开始由低走高。 每年春夏之交,总会掀起一股小龙虾的消费风潮,但小龙虾今年的价格起伏却格外扎眼,仿佛坐上了过山车。 湖北省虾谷360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6月6~8钱(1钱=5克)青虾、炮头青虾的均价跌至历年最低值,分别为17元/斤、 29元/斤,较2025年1月均价分别下降了66.7%、65.1%。但从6月下旬开始,小龙虾行情陡然反转,价格节节攀升。截至 小龙虾市场价格的波动,也给小龙虾门店的营收带来了冲击。特别是在小龙虾赛道逐渐成熟,小龙虾菜品已经成为各类 型餐厅"必备菜品"的现状下,小龙虾产业又将何去何从?未来哪些方向将成为赛道的增长突破口?品牌如何在价格波动 中构建核心竞争力? 为了让餐饮从业者更全面深刻地洞察小龙虾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5》以专门章节对小龙虾赛 道进行了深度解析。 1.小龙虾养殖转型激活全链条,预制菜赛道持续升温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小龙虾产业不断升级进化,在历经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后,当前已经进入转型 升 ...
“夜宵顶流”小龙虾的行业之变
贝壳财经· 2025-08-06 14:39
行业周期演变 - 小龙虾产业经历从资本涌入的爆发式增长到市场理性回归的完整周期,企业从抢风口转向练内功的优化调整阶段[1] - 2015-2020年为行业爆发期,60.5%的小龙虾企业成立于该阶段,2018年新增企业达5419家,世界杯推动夜宵经济使其成为"夜宵顶流"[3] - 2024年后行业进入调整期,国联水产终止6亿元小龙虾深加工项目,预制菜市场繁荣度减退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4] 供需结构变化 - 2024年小龙虾养殖规模达3050万亩(+3.39%),产量345万吨(+9.07%),养殖省份从2017年19个扩张至27个[6] - 海南、四川、黑龙江通过反季节养殖技术实现全年供应,北京胡大餐饮夏季日销超7500斤,节假日达万斤量级[7] - 加工端小规格虾需求激增,2025年加工厂收购周期延长至7月,"小青"均价6-8元/斤,大规格虾价格同比下降[17] 消费场景创新 - "小龙虾+"模式兴起,与川菜、江湖菜等品类融合,肯德基推出小龙虾汉堡,必胜客开发小龙虾比萨[8] - 预制菜占比从不足10%提升至25%,淘系平台2024年GMV达3500万元,天猫贡献1900万元[11][12] - 外卖成为重要渠道,胡大12%订单来自线上,美团卫星店成本回收周期缩短至8个月,晓飞歌"外卖驿站"拓展至600家[14][15] 产业链技术突破 - 苗种培育技术突破实现四季供应,如海南反季节养殖、黑龙江寒地室外池塘冰下越冬专利[6][7] - 加工产品结构优化,速冻品占65-70%,预制菜占25%,虾青素等精深加工品不足5%[11] - 江西虾谷"虾价指数"系统连接2000家采购商,鲜活虾损耗率降至5%以下[24] 市场竞争格局 - 加工企业数量超200家,湖北占50%以上,五省合计占全国加工量90%,行业出现兼并整合趋势[19] - 调味料市场同质化严重,晓飞歌通过冰镇柠檬等新口味实现80%复购率,头部品牌毛利率压缩至15%以下[21][22] - 安井食品收购新宏业、新柳伍,行业集中度提升,技术创新和品牌运营成为竞争关键[26] 标准化建设 - 北京烹饪协会发布《簋街麻辣小龙虾烹饪技术规范》,明确选材、清洗、调料配比等标准[25] - 肥肥虾庄建立中央厨房体系,胡大饭馆拥有专属养殖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24][25] - 晓飞歌通过单一酱料包实现口味标准化,计划引入机器人炒制进一步降本增效[16]
研判2025!中国小龙虾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小龙虾加工集中在湖北、湖南等传统小龙虾主产省,未来精深加工产品将加速破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9:06
小龙虾产业概况 - 加工环节是小龙虾产业增值的关键环节,以加工流通带动养殖生产和餐饮消费的体系初步形成 [1] - 2024年全国小龙虾年加工量138.37万吨(占产量40.1%),同比下降1.3%,主因产能扩张超需求导致库存压力 [1][15] - 小龙虾加工产品主要包括冻品(速冻整虾/虾仁/虾尾)、预制菜和休闲食品,深加工品占比仍低 [2] 养殖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3050万亩(+3.4%)、产量344.76万吨(+9.1%),占淡水养殖总产量9.76% [5] - 稻虾种养为主导模式(2600万亩,占比85.2%),池塘养殖次之(320万亩,10.5%) [7] - 湖北/安徽/湖南为三大主产区,合计贡献全国75.2%产量,其中湖北143.73万吨(41.7%) [9] - 监利县(18.24万吨)、洪湖市(16.5万吨)、潜江市(15.72万吨)为全国产量前三县市 [11] 加工行业格局 - 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五省加工量占全国95.4%,湖北独占67.9%(93.96万吨) [17] - 湖北拥有168家加工企业(109家规模以上),已形成育种-养殖-加工-出口全产业链 [17] - 2024年小龙虾收购价降至5.5-6.5元/斤(2022年为11-13元/斤),加工企业成本压力缓解 [19] - 线下渠道占比96.7%,但线上销售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至9.33% [21] 政策与趋势 - 地方政府出台专项政策(如湖北2021-2025规划、九江2024-2026方案),重点支持精深加工与技术创新 [13][15] - 未来发展方向:1)拓展甲壳素/虾青素等医用/生物农药产品;2)智能化加工设备普及 [23]
安井食品港股上市临门一脚,2025 Q1 业绩承压该如何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5-19 17:18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计划发行5952 14万股H股[3] - 上市募资将用于全球化拓展和供应链升级[3] - 已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 距离上市只剩"临门一脚"[3][4]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36亿元 同比下滑4 13% 连续两个季度下滑[3] - Q1扣非净利润3 43亿元 同比暴跌18 28%[4] - Q1经营活动现金流6 73亿元 同比下降28 92%[4] - 存货周转天数优化至101 7天 库存管理改善[4] 市场竞争与挑战 - 速冻食品行业增速从2023年15 3%降至2024年7 7%[5] -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战 利润空间被挤压[4][5] - 消费者对速冻食品热情降温 直接影响营收[3] - 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大幅上涨[4] 业务发展策略 - 境外收入2024年增长30 76% 重点拓展东南亚和北美市场[5] - 经销商数量扩充至2025家 低线城市覆盖超250城[5] - 新零售渠道收入增长32 97% 但成本增速超过收入[5] - 2024年有39款单品营收过亿 但部分品类增速放缓[5] 公司治理与风险 - H股IPO议案遭28 78%反对票 中小股东担心A股权益稀释[5] - 预制菜行业面临食品安全和监管加强的挑战[6] - 应收账款风险需关注 可能影响资金链[4] 未来发展方向 - 抓住预制菜复苏和海外拓展机会[1][7] - 需要优化成本结构并提高新零售运营效率[5] - 需解决内部股东分歧并严守质量底线[6][7]
价格跌近50%!小龙虾“不香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4:58
小龙虾价格下跌 - 5月13日小龙虾价格暴降近50%冲上热搜 [1] - 1-4月全国批发价最高超70元/公斤,5月降至38元/公斤,预计继续下降 [2] - 湖北潜江中青品种价格从上市时的42-43元/斤降至13元/斤 [4] - 湖北潜江批发商日销量从两三千斤增至三五万斤 [4] - 湖北潜江交易中心日均交易量达2000吨,销往全国600多个城市 [10] - 湖南南县日均上市量2500吨,销往北京广州等50多个城市 [12] 行业供需变化 - 小龙虾加工品成为欧盟东南亚市场新宠 [14] - 全国产量达300多万吨,加工产业占比逐年增加 [14] - 行业经历快速扩张后出现供给端过剩,价格持续下行 [21] - 预制菜市场繁荣度减退影响加工端需求 [20] 上市公司业绩影响 - 国联水产2024年营收34.09亿元同比下滑26.16%,净亏损7.42亿元 [20] - 水产食品业务(含小龙虾预制菜)营收32.32亿元同比下滑25.25% [20] - 终止6.02亿元小龙虾深加工扩建项目,原计划新增年产能1.53万吨 [20] - 安井食品2024年净利润14.85亿元仅微增0.46%,增速显著下滑 [21] - 速冻菜肴制品库存量同比下滑31.70%,主因小龙虾产品库存减少 [21]
小龙虾价格暴降近50%,短期内将继续下探
新浪财经· 2025-05-13 14:13
小龙虾消费旺季与价格走势 - 小龙虾消费进入旺季,湖北省潜江市批发商销量从一天两三千斤增至三五万斤 [1] - 中青品种价格从每斤42元降至13元,跌幅显著 [1] - 青岛市场4月初日销量100多斤增至500斤,中规格小龙虾价格从40多元/斤降至18元/斤,跌幅超50% [1] - 全国批发价格从1-4月超70元/公斤降至5月38元/公斤,降幅近50% [2] 价格下跌原因分析 - 市场供大于求,养殖技术进步和产区扩张导致4月集中上市供应大增 [2] - 预制菜库存积压和消费场景分流影响需求 [2] - 湖北、山东、安徽等地新虾批量上市加剧市场竞争,价格战白热化 [2] 行业供需与未来预测 - 7-8月高温可能导致成虾供应减少,价格或反弹 [2] - 国内小龙虾养殖面积约3000万亩,总产量超300万吨 [3] - 湖北等6省建设15家省级良种场,预计未来苗种自给率提升至80% [3] 企业动态与业绩影响 - 国联水产2023年净亏损7.42亿元,水产食品业务营收32.32亿元同比下滑25.25% [3] - 终止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原计划新增年产能1.53万吨小龙虾和2.97万吨鱼类产品 [3] - 终止原因为小龙虾价格下跌、预制菜市场热度减退及现有产能利用率不足 [3]
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小龙虾产业继续平稳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30 23:23
小龙虾产业总体发展 - 2024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突破4600亿元,延续平稳发展基调 [1] - 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和新兴渠道(电商、直播)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1] - 未来将通过提高苗种自给率、强化产业链协同等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养殖区域与产量 - 2024年养殖面积约3000万亩,总产量超300万吨,与2023年持平 [2] - 湖北、安徽、湖南等主产区养殖面积增速放缓,广西、四川、海南等非主产区异军突起 [2] - 非主产区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反季节养殖,冬虾市场价格较旺季高30%-50%,亩均收益超2000元,带动当地养殖面积增长20% [2] 加工业发展 - 2024年41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收购总量26万吨(同比+11.9%),加工总量逾10万吨(同比+14.8%),总产值50.6亿元(同比+13.5%) [3] - 全国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加工量突破150万吨,总产值达50.6亿元 [3] - 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转型:虾尾产品同比+6%,虾仁+10.6%,调味虾+33.3%,清水虾增长有限 [3] - 线上销售占比从2023年8.03%提升至2024年9.33% [3] - 41家加工企业全部实现盈利,部分企业销售额大于产值 [4] 消费趋势与预制菜 - 消费者偏好麻辣、蒜香等经典口味(占比超60%),客单价集中在100-150元区间 [5] - 90后占比近60%,倾向线上渠道消费 [5] - 预制菜线上销售额同比+40%,电商、直播等渠道加速渗透 [5][6] 产业链融合与政策支持 - 苗种国产化目标:6省建设15家省级良种场,未来自给率有望提升至80% [9] - "小龙虾+文旅"模式兴起,节庆活动对总产值贡献超10% [9] - 政策支持强化,推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9] 短期挑战与解决方案 - 挑战包括养殖成本攀升、利益分配失衡、国际竞争加剧 [7] - 解决方案:推广智能化投喂技术、生态混养模式,完善订单农业机制与价格联动 [7] - 国际市场需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8]
疯狂降价,价格腰斩!小龙虾不香了?两大上市公司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3:03
小龙虾价格走势 - 杭州水产市场小龙虾日销量从3月上市初期的1万斤增至4月下旬的10万斤,中规格小龙虾价格从40元/斤降至17元/斤,跌幅超过50% [1] - 部分产区小龙虾价格已跌至11元/斤,江苏泰州市兴化市价格最低为15.98元/斤,安徽滁州市南谯区为15.09元/斤 [3] 上市公司业绩影响 - 国联水产2024年营收34.09亿元同比下滑26.16%,净利润亏损7.42亿元,水产食品业务营收32.32亿元同比下滑25.25%,终止6.02亿元小龙虾深加工项目 [5] - 安井食品2024年营收151.3亿元同比增7.7%,净利润14.85亿元同比微增0.46%,速冻菜肴制品库存量同比下滑31.70%主要因小龙虾产品库存减少 [5] - 安井食品子公司新柳伍食品2022-2024年累计净利润2.22亿元,与承诺净利润差额1761.43万元 [6] 行业供需变化 - 小龙虾行业经历供需关系阶段性调整,前期养殖规模快速扩张导致供应量显著提升,消费端增长乏力加剧价格下行压力 [6] - 小龙虾产业走热后资本加速进入和供给端快速扩容,虾尾及小龙虾价格持续下行,企业经营压力陡增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