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icon
搜索文档
细算一个脱贫户的家庭收支账(不掉队 赶上来)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33
乡村振兴与脱贫成果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 [4] - 脱贫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4年快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 [4] - 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脱贫人口与全国农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5] 海燕村经济发展 - 海燕村通过千亩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发展设施农业,现有49座现代日光温室,每棚辣椒年产两茬,每茬产量上万斤 [7] - 园区与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等大型商超合作,产品销往广东、四川等地,供不应求 [8] - 村集体经济收入从5年前的几乎为零增长至200多万元,村里还设有生产袜子和编织袋的扶贫车间 [12] 居民收入与生活改善 - 杨生梅家庭2023年总收入约12万元,包括园区务工收入52000元、养羊净收入20000元、土地流转收入1200元等 [3][8] - 海燕村脱贫户人均收入逐年增长,2022年14848元、2023年17111元、2024年19327元 [8] - 杨生梅每月工资从2023年5月起涨至4500元,丈夫马守成也进入园区工作,家庭收入稳定 [6] 产业与就业支持 - 村里提供多种补贴和支持,包括稳定就业奖励2000元、种粮补贴450元、养羊产业补贴10000元、教育补贴8000元等 [3][8] - 海燕村计划未来几年扩建200多个温室大棚,并鼓励群众参与菌菇种植、肉羊养殖等特色产业 [7][12] - 村里通了直达周边工厂的班车,方便村民就业 [8] 基础设施与环境改善 - 海燕村从盐碱荒滩变为绿化覆盖的宜居村庄,房前屋后花草摇曳、绿树成荫,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 [9][11] - 村里设有阅览室、小公园、幼儿园、小学等设施,生活环境大幅改善 [10] - 村庄大面积种植枸杞芽菜和耐盐碱苗木,裸露土地基本实现绿化 [12]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锐财经·年中经济观察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9 05:32
全国夏粮生产情况 - 今年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总体保持稳定,占全年粮食产量超两成[1] - 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比上年减少52万亩,下降0.1%,25个生产省中20个播种面积增加[1] - 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基本持平[2] - 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受旱情影响,但通过引水调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减轻了影响[2] - 今年夏粮生产未出现大面积灾害,病虫害显著偏轻,有利于单产和品质提升[2] "菜篮子"产品供应 - 上半年肉蛋奶、果菜鱼等供应总量充裕,价格运行平稳[4] - 蔬菜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旬产量2623万吨,同比增长110多万亩、170多万吨[4] - 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4] - 上半年"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平均119.91,同比低4.13个点[4] -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4%,二季度降幅收窄至1.1%[4] 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实际增长6.2%,高于城镇居民[5] - 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5] -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同比增长4.9%[5] - 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3283.3万人[5] 乡村振兴进展 - 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6] - 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超30万个,落实资金超1000亿元[6]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100%通宽带、90%以上通5G[6] - 建成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和1.6万多家农村敬老院[6] - 宁夏固原建成冷凉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130余个,年产鲜菜200万吨以上[3]
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业农村部回应
央视网· 2025-07-17 16:08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7月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1] - 党中央设立5年过渡期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 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1] 工作成效 - 监测帮扶质效进一步提升组织各地对监测对象逐户分析研判逐户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1] - 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1] -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易地搬迁脱贫群众安居乐业融入新生活 [1] - 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就业举措落实有力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1] - 有劳动能力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多数享受了产业帮扶措施 [1] - 努力拓宽务工渠道提升就业能力稳住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 [1] 存在问题 - 帮扶产业总体发展质量不高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发展后劲不足 [2] - 返贫致贫的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须臾不可放松 [2] 下一步工作重点 - 提升监测帮扶质效强化大数据分析预警畅通农户自主申报途径简化监测识别程序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2] - 指导地方健全帮扶政策"工具箱"因人因户开展精准帮扶及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 [2] - 抓牢产业就业帮扶指导脱贫地区聚焦主导产业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产业全链条提质增效全环节带农增收 [2] - 加强脱贫人口订单培训定向输送和劳务协作着力稳住务工规模提升就业质量 [2] - 强化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倾斜支持 [2] - 提高协作帮扶实效发挥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和社会动员"四支力量"作用 [3] - 持续开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增效劳务协作提质"四项行动" [3] - 优化完善帮扶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3]
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经济日报· 2025-05-26 06:21
政策导向与成果 - 强调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1] - 党中央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1]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同比实际增长6.3%,高于城镇居民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 [1] 产业发展与布局 - 推动乡村骨干产业错位发展,解决产业同质化问题,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2] - 科学布局乡村产业,形成县城、中心镇(乡)、中心村层级分工明确的格局 [2] - 促进镇村联动发展,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加工车间,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 [2] 金融支持与创新 - 推动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和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服务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3] -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整体授信模式,探索无抵押授信 [3] - 构建商业性保险与政策性保险互为补充的农业保险体系 [3] 内生动力与技能提升 - 探索以奖代补、以效定补等帮扶奖励激励机制,鼓励勤劳致富 [3] - 强化扶志扶智,帮助脱贫户提升知识技能,结合劳务协作、就业帮扶车间需求开展技能培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