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错位
icon
搜索文档
三家创业板IPO撤单医药相关企业转战北交所,贝尔生物拟募资额最高
北京商报· 2025-07-08 20:58
在近期的IPO受理潮中,北交所同时迎来三家创业板IPO撤单的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分别为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尔生物")、 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康股份")、上海百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英生物")。在业内人士看来,多家 企业转战北交所,本质是多层次资本市场错位竞争与企业融资需求分化的必然结果,北交所对成长性容忍度更高,而创业板对研发投入强度和行业属 性要求更严。 | 代码 | 874527 | 简称 | 贝尔生物 | | --- | --- | --- | --- | | 公司全称 | 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会理目期 | 2025-06-30 | | 审核状态 | 日受確 | 更新日期 | 2025-06-30 | | 保荐机构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保存代表人 | 徐亦潇,周成材 | | 会计师事务所 |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签字会计师 | 冯雪,廖家河 | | 律师事务所 |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 签字律师 | 李化,聂若渐,谢发友,杨君 | | 评估机构 | 天津中联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 ...
港交所CEO陈翊庭: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A+H形成良性联动
第一财经· 2025-06-19 14:13
港股市场繁荣表现 - 港股当前繁荣景象得益于多年持续改革 包括港交所改革 中国科技和消费企业崛起 流动性改善等因素 [1] - 截至5月底 2024年香港IPO募资额超760亿港元(约97亿美元) 达去年同期7倍 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110亿美元) 国际投行预计全年IPO总额或超200亿美元 [3] - 当前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 仅5月就有40多家企业递表 港交所自2018年改革后吸引大量企业 包括生物科技与专精特新企业 [1][4] 交易所发展战略 - 港交所与上交所(科创板)形成错位发展 互补合作 港交所发挥全球窗口作用 A股提供产业基础 [4] - 港交所采用"人货场"发展框架:服务企业与投资者两端 完善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多资产产品线 升级交易基础设施 [4][5] - 推出人民币柜台交易机制 南向互通人民币计价便利内地投资者 加强技术系统投入以对接全球DeepTech [5]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 - 国际投资者(欧美 中东 东南亚)重新关注中概股 港股在吸引全球IPO资本方面具天然优势 [4] - 外资在中国股债市场参与度仍低 增长空间巨大 美元资产避风港地位动摇促使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上升 [5] - 企业选择港股上市考量因素包括全球化战略(境外收购 员工激励) 融资便利性 资本使用灵活性 [4] 市场结构优化 - A+H股形成良性互动 企业选择A转H或H转A的动因在于融资平台多元化与投资者群体拓展 [4] - 强调风险管理工具重要性 如筹备中的人民币国债期货 以辅助投资者进行有效操作 [5] - 升级市场基础设施包括交易平台 清算交收 全天候交易机制等 提升全球交易体验 [5]
在贪婪与恐惧之外,霍华德·马克斯谈当下该如何应对 | 大家谈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4-08 19:03
全球经济秩序重构 - 当前全球经济秩序正经历深刻重构,贸易摩擦和关税升级导致环境发生巨大转变,未来规则高度不确定 [1][8] - 过去80年全球经济繁荣的重要驱动力是国际贸易增长,而当前趋势正转向贸易限制和孤立主义 [8] - 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包括抑制通胀,过去25年美国耐用品实际价格下降约40%,若贸易终止将导致物价上涨 [9][10] 市场估值与回报 - 标普500当前PE为19倍,高于历史平均16倍,预期回报可能降至1%-7%而非历史平均10% [13] - 高收益债券收益率从7.2%升至8%,债券价格下跌带来更高预期回报 [2][3] - 股票市场近期下跌15%-17%,但难以判断跌幅是否已充分反映风险 [4][6] 投资策略 - 当前是观察和评估风险与价格匹配度的时刻,而非立即行动的时机 [1][31] - 信贷市场提供更确定回报,47年数据显示约99%发行人履约,违约风险可控 [15][17] - 投资决策需重新评估资产价值,不能仅因价格下跌就回避,但需判断"折扣"是否足够 [31][32] 美国投资环境 - 美国仍可能是最佳投资地,但法治基石、结果可预测性和财政状况等优势正在减弱 [33] - 美国长期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严重,当前政策可能进一步影响其信用和国际投资者信心 [33] - 若美元和美国债券吸引力下降,将导致财政状况异常复杂 [33] 通胀趋势 - 切断全球供应链可能导致持续通胀时代来临,逆转过去几十年全球化带来的"去通胀"趋势 [10] - 关税本质是成本上升,最终可能由消费者承担,推高整体物价水平 [10] - 若无全球贸易,过去25年通胀水平可能达3%-5%而非实际的2% [10]
在贪婪与恐惧之外,霍华德·马克斯谈当下该如何应对 | 大家谈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4-08 19:03
来 源 | 聪 明 投 资 者 预 计 阅 读 时 间:8 分 钟 关税不仅搅乱了经济、市场,也搅乱了全球人心。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最大的一次环境转变。" 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 在美东时间 4月4日接受彭博访谈中的这句判断,揭示了一个正被深刻重构的时代。 从贸易摩擦到关税升级,全球经济秩序正处于被巨力搅乱的阶段。 马克斯直言: "我们过去假设未来会像过去,但这一次,没有人知道六个月后的规则会是什么。" 他的核心观点不是判断市场是否便宜,而是指出当前环境下, "对未来的可知性比过往任何时候都 更低" 。 而在这种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市场价格的下跌并不自动等于机会。他甚至提醒我们:现在正处于 判断最困难的阶段——不是该贪婪,亦不是该恐惧,而是要承认"我们连自己的预测正确率都低于 历史任何时刻"。 邓普顿所说"在最悲观的时候买入"或许仍有效,但马克斯的提醒是:我们可能还没到那个"最悲 观"的时刻。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态度:这不是一个行动的时间,而是观察、比较、冷静评估风险与价格是否 匹配的时刻。 让子弹飞一会,可能也是当下的一种理性。 想起巴菲特在2017年股东信中引用的,也是芒格最爱的诗人拉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