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人才培育
icon
搜索文档
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影视人才培育如何打破瓶颈?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7:25
行业人才现状与挑战 - 电视剧行业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但在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结构性短板和发展瓶颈 [1] - 行业面临新人冒头难、顶尖创作者匮乏、行业老兵追不上技术迭代等人才瓶颈 [1] 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 - 推动影视人才队伍建设需引导人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深入生活汲取创作灵感,并勇于创新突破,敢于在前人基础上超越 [1] - 人才培养需主动拥抱数智变革、构建开放生态 [1] 平台人才培养实践 - 春苗编剧计划是一套集发掘、培养、合作于一体的系统性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面向全行业征集原创选题 [1] - 春苗编剧计划通过路演从近千名参与者中发掘优秀编剧人才,为25个优质项目发放125万元创作扶持资金 [1] - 该计划为青年编剧提供全链路陪伴指导,包括春苗采风创作营、大师班、拉力赛、专家课程及平台资源对接,帮助新人跨越从院校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1] - 海纳国际青年导演发展计划面向全球寻找兼具本土视野和国际学习实践背景的青年导演,提供导演经纪服务、在头部项目担任B组导演、孵化个人原创IP项目三种支持方式 [2] 跨地域合作与融合实践 - 跨地域合作成为打破资源壁垒、激发创作活力的重要路径,内地与香港的合作案例成为焦点 [2] - 电视剧《新闻女王》作为新港剧代表,既保留纯正港味的职场叙事张力,又深谙内地观众的内容审美和风格偏好,是融合实践的注脚 [2] - 港剧创作未来重点在于守得住魂保留对细节的追求和精准叙事节奏,接得住气以接地气方式呈现内容给内地观众,通得到心寻找与内地观众的共情点 [2]
系统性培养“技术+艺术”型人才,虎鲸文娱探索影视行业破局之路
新京报· 2025-10-29 15:04
春苗编剧计划面向全行业征集原创选题,通过路演形式从近千名参与者中发掘优秀的编剧人才。 此外,虎鲸文娱还开展了"海纳国际青年导演发展计划",面向全球寻找兼具本土视野和国际学习实践背景的青年 导演,并探索出三种支持青年创作者的方式——提供导演经纪服务、在头部项目担任B组导演、孵化个人原创IP 项目。数据显示,在过去六年,虎鲸文娱共有超300位编剧、42位导演的剧集首作在优酷播出。 影视人才跨地域联动,"新港剧"实现优势互补 新京报讯(记者刘玮)10月28日,在"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的影视人才沙龙上,来自政府、平台、行 业与高校等多方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影视人才培育与精品内容共创的破局之道。虎鲸文娱集团表示,正在 探索"以人才为核心,以文化为根脉,以科技为引擎"的新模式,系统性培养"技术+艺术"的融合型人才,助推行业 高质量发展。 "春苗""海纳"计划打造人才培育新模式 "在新的产业环境下,好内容得以持续产生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虎鲸文娱不断探索得到的答案是:以人才为核 心,以文化为根脉,以科技为引擎,践行长期主义,构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虎鲸文娱集团优酷副 总裁、春苗编剧计划发起人刘 ...
业界说|注入行业源头活水,广东影视政策15条加大人才培育
南方都市报· 2025-05-24 20:31
政策概述 - 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九大方向15项举措,围绕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健全影视扶持激励机制等 [1] - 政策重点针对影视全产业链布局,特别关注影视人才培育,包括国家级人才引进、青年人才孵化、校企合作等 [2] 人才培育措施 - 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部署,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影视类人才荣誉称号、重要影视奖项的编剧、导演等提供场地支持和项目资助 [2] - 鼓励头部影视平台机构在广东落地影视工作室和创新项目,实施"繁星计划"建立青年影视人才库 [2][4] - 推动高校与影视机构共建实训基地、设立奖学金及创投平台,支持在校生到在粤剧组实践锻炼,对培养紧缺型专业人才的高校给予项目补贴 [4] - 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应用型教育,针对灯光、摄影、后期制作等技能型岗位缺口定向培养 [5] 行业痛点与政策回应 - 高端人才短缺与区域失衡:政策通过"国家级人才引进+青年人才孵化"双轨制,辅以租金补贴、项目资助等增强吸引力,例如对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团队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 [7][8] - 产学研结构性矛盾: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绿色通道推动校企资源高效对接,例如"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上线发布18个拍摄基地和200多个取景点 [8] - 技能型人才断层:通过职业院校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实训弥补缺口,例如佛山打造一站式影视服务数字化平台,东莞提供高性价比器材租赁服务 [8] 政策落地与区域协同 - 建议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将产学合作补贴与"毕业生就业率""作品产出"等指标挂钩,确保实训基地转化率 [10] - 提出"1+21"省市联动协拍网络,例如增城推出"增城聚荔"影视服务平台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 [10] - 首次提出"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利用横琴、前海等地15%企业所得税优惠吸引影视装备制造企业集聚 [10] - 粤港澳大湾区影视联盟整合三地资源,推动香港国际化团队与广东产业基地结合 [10]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2024年广东出品电影票房达51.6亿元,占全国国产电影票房的15.3%,连续23年蝉联全国票房榜首 [7] - 政策有望将广东打造为中国影视"第三极",并为全球影视工业提供"湾区样本"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