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闻女王》
icon
搜索文档
离开TVB已10年,胡杏儿如何融入内地影视圈?
第一财经· 2025-07-01 15:24
前不久的热播剧《蛮好的人生》中,香港演员胡杏儿饰演一个插足他人婚姻的"第三者"邱丽苏。在剧中,她和孙 俪贡献了多场精彩的对手戏。 前不久的热播剧《蛮好的人生》中,香港演员胡杏儿饰演一个插足他人婚姻的"第三者"邱丽苏。在剧中,她和孙 俪贡献了多场精彩的对手戏,二人气场不输对方,可谓势均力敌。 让不少人感到惊讶的是,胡杏儿原声出演,台词已几乎听不出口音,不仅吐字清晰,还能精准把握语气和声调传 递出角色情绪。在社交平台上,有大湾区观众留言,称胡杏儿能达到这样的普通话水准,背后必定经过了苦学。 事实上,胡杏儿的普通话并不是在一部戏中实现了飞跃,而是多年经验累积,才有了今天的游刃有余。与普通话 一同惊艳观众的,还有她的演技。在一些观众看来,尽管邱丽苏是一个反面人物,但不同于以往影视剧中对"第三 者"形象的雷同刻画,胡杏儿的演绎让这个本不讨喜的角色富有魅力。 与一些出道即巅峰的明星不同,胡杏儿的演艺之路,折射出务实坚韧、不断进取的港女精神,入行二十多年,她 从未停止让自己变得更好。在争议中起步,到TVB视后,再到成功转战内地赢得认可,她的每一步都在突破自 我。此次担任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海外电视剧评委,胡杏儿一如既 ...
港娱还能“红过罗湖”吗?
36氪· 2025-06-26 11:52
港娱现状与挑战 - 香港娱乐行业面临内地市场审美鸿沟和优质内容产出不足的困境,竞争力下降[11] - 港星在内地主要通过综艺、剧集、直播带货等方式刷存在感,但普遍依赖情怀消费[12][14] - TVB与ViuTV形成竞争格局,前者主打老牌艺人情怀牌,后者侧重年轻化流量路线[16] TVB的内地转型策略 - TVB通过抖音直播试水新内容,如《今夜好犀利》团播创下1949万观看人次、涨粉12万,但后续因新鲜感消退遭遇冷遇[4][6] - 公司与抖音深度合作推出直播互动真人秀,并联合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加强合拍剧项目,如《笑傲江湖》《玫瑰战争》[7][9] - 直播带货成效显著,陈豪等艺人6小时带货2350万元,带动TVB股价飙升98.34%[14] ViuTV的试探性布局 - ViuTV通过联合内地平台出品优质港剧打开市场,如《叹息桥》豆瓣8.6分、《三命》8.2分[17] - 公司曾计划将顶流男团MIRROR推向内地,但因敏感问题搁置,近年态度转向积极[16][17] - 港府将ViuTV及MIRROR视为文化输出桥梁,目标覆盖广东省市场[17] 新生代港星的破圈尝试 - 男团MIRROR成员姜涛通过争议话题和本地化营销(如"姜公诞"活动)提升内地知名度[3][9] - 新生代艺人炎明熹、曾比特借助音综《声生不息》等节目进入内地,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12] - 老牌艺人陈浩民等通过网大、网剧维持曝光,年产量达2-4部,依赖情怀消费[14] 行业结构性困境 - TVB自2014年起盈利持续下滑,2018年因广告收入亏损导致制作缩减和艺人收入锐减[16] - 香港电视台体系固步自封,精品剧集减少,与内地流媒体浪潮脱节[16] - 港娱黄金时代的地域文化优势在当前多元化内娱市场中难以复刻[19]
专访TVB行政主席许涛:塑造新香港,TVB能做什么
36氪· 2025-06-18 11:32
TVB战略转型与内地融合 - 公司于6月12日广州发布会宣布与腾讯视频合拍《笑傲江湖》《玫瑰战争》,与TME开展大湾区音乐合作,推动港剧登陆深圳卫视黄金档[1][2] - 改革核心为打破封闭体系:60%管理层更换,引入非TVB体系人才(如监制钟澎佳),组建粤语/普通话双语团队[2][20][22] - 广告收入从2020年不足10亿港元回升至14-15亿港元,市场份额逆势提升[15][16] 内容创作策略革新 - 爆款方法论:平衡香港本地化与出圈元素,如《新闻女王》结合港式职场金句与强叙事结构[3][8] - 保留刑侦/职场剧优势题材但革新表达,新增科技企业等现实题材[7][8] - 现实主义题材需权衡传播性,《香港爱情故事》本地共鸣强但跨区域传播受限[10] 香港文化生态挑战 - 上游内容源头萎缩:缺乏新文学IP,依赖金庸等经典改编,本土无网文生态支撑[11] - UGC生态薄弱:香港YouTuber内容产出不足,公司计划加强PGC与短视频结合[12][19] - 对比八九十年代"港风"席卷亚洲的盛况,当前需重塑兼具大湾区特色与国际吸引力的文化标签[1][4] 大湾区市场拓展 - 收入增长点布局:与腾讯音乐/摩登天空探索线下演出,AI开发片库短视频[18] - 制作地域融合:12部剧集主要在大湾区拍摄,采用当地灯光/制作团队[22] - 艺人体系变革:要求艺人适应外部平台(小红书/抖音),重构经纪激励机制[23]
TVB“破浪”大湾区、押注“新港剧” 行政主席许涛划重点:最需要推动的是心态年轻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20:42
公司战略转型 - TVB在广州举办"TVB内联外通新篇章"发布会,宣布与腾讯视频、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全面拥抱内地市场并将深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公司战略 [1] - TVB行政主席许涛表示公司已成功转型为大湾区地域融合运作模式,涉及内容制作、商业模式和科技升级等多个方面 [2] - 公司近年来在深圳前海和广州南沙设立影视制作中心,构建从创意孵化到成片制作的全产业链本地化运营体系,已推出《新闻女王》《企业强人》等十多部在地拍摄剧集 [3] 财务表现与扭亏措施 - TVB自2018年起连续7年亏损,2024年实现EBITDA转正达2.95亿港元,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股东应占溢利为正 [2] - 与内地市场深入融合是公司扭亏的重要路径,澳门市场开拓对2024年香港经济承压下的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5] 内容制作与艺人发展 - TVB采用"老带新"模式培养新人,计划大力度起用新人并接受失败以推动创新 [4] - 旗下77工作室与腾讯视频达成战略合作,将联合制作《笑傲江湖》和《玫瑰战争》两部重点剧集 [6] - 导演钟澍佳提出要唤醒和升级港剧,不再沉迷昔日辉煌,其执导的《新闻女王》第二季将聚焦自媒体泛滥下的主流媒体生态 [8] 技术创新与合作 - TVB将AI技术整合到影视制作全流程,AIGC应用使后期制作效率提升50%以上 [4] - 公司与华为、科大讯飞合作研发超高清制播、智能配音等前沿技术,推动广播电视行业AI数字化转型 [4] - 许涛强调AI应用是TVB必须把握的重要机遇,公司需保持年轻化心态积极尝试新技术 [5] 市场拓展与文化融合 - TVB艺人频繁在广东拍戏,对内地生活方式和文化有较深了解,如陈豪熟悉广州深圳咖啡文化,张曦雯称赞内地外卖便捷 [4] - 钟澍佳执导新版《笑傲江湖》将采用先粤语拍摄再普通话配音的方式,并开放选用内地演员 [9] - 公司认为影视行业应聚焦内容创新而非外部因素,需在新旧融合中寻找创新点,如香港近年佳片《破·地狱》《九龙城寨之围城》所示 [9]
港娱视帝“下海”团播,能为TVB“舞”出一个未来吗?
36氪· 2025-05-27 08:18
TVB经营现状与挑战 - 公司已连续七年亏损,2024年总收入同比下滑2%至32.58亿港元,股东应占亏损达4.91亿港元[4][11] - 香港广告市场持续疲软,2025年Q1广告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未达预期双位数增长[11] - OTT串流业务增长乏力,myTV Gold高端用户流失导致MAU同比下滑[11] 内地市场合作与策略调整 - 2015年引入华人文化集团作为大股东后,加速与爱奇艺、优酷、腾讯合拍《宫心计2》《使徒行者2》等经典IP续作[4] - 第二阶段策略转向"内地平台+香港主创"模式,推出《新闻女王》等爆款剧及《无限超越班》等综艺,亏损有所收窄[6] - 2025年合拍剧表现存疑,《执法者们》《刑侦12》市占率仅4.4%和2.2%,七部新剧中仅一部上线[7][12] 新兴业务尝试与争议 - 公司尝试团播形式,利用视帝艺人(如欧阳震华、郭晋安等)直播PK吸引流量,但被质疑损耗演员专业形象[1][8][10] - 直播打赏未能推动主营业务增长,与振兴港剧目标脱节,可能加速行业衰落[10]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内地影视寒冬导致开机率下降,2025年Q1集均播放量超3000万的长剧仅5部,同比减少3部[6] - 港剧用户流失不可逆,合拍剧未达预期,传统电视受互联网冲击加剧[4][6][14] 2025年扭亏为盈目标 - 公司预计2025年EBITDA将显著高于2024年,并实现正股东应占净盈利[11] - 核心增长仍依赖合拍剧内容质量提升,而非短期团播收益[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