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行业寒冬
icon
搜索文档
中年戏骨,被迫霸屏
36氪· 2025-10-14 08:08
前段时间,四大名著被下令翻拍的消息引发了坊间关注,据说郑晓龙团队负责《红楼梦》、正午阳光负责《三国演义》、柠萌影视负责《西游记》、新丽 传媒负责《水浒传》[1]。 网友很快发现,里面最难拍的应该是《水浒传》——因为既会演戏、又长得像梁山好汉、还不容易塌房的男演员,如今恐怕凑不齐105个(有3位是女 性)。 玩笑归玩笑,一桩摆在观众面前的现实是:当下的影视热门题材,男演员基本离不开雷佳音、张译、于和伟、沈腾这几个人,即便加上黄渤、秦昊、张颂 文为代表的第二梯队,别说凑齐三位数了,连前面的36天罡都排不出来。 但就是这么几位素来不以容貌见长的熟脸,近年却包揽了国内除偶像、古偶之外的其他全部类型,在打造《狂飙》《满江红》《觉醒年代》《隐秘的角 落》等爆款名作的同时,在大小银幕也形成了显著的"霸屏"效果。 | 雷佳音 | 张泽 | 于和伟 | 沈腾 | | --- | --- | --- | --- | | 电影 | | 刷集 | | | | 八佰 我和我的家乡 | 我和我的家乡 | 我和我的家乡 | | 我和我的家乡 | 金刚川 一秒钟 | 决胜领庭 | 温暖的抱抱 | | | 重生 | 巡回检查组 | | | 刺 ...
2025Q2全国票房同比-34.74% 影视行业再陷寒冬 金逸影视预亏超700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7-17 11:52
上半年业绩爆发 - 院线三巨头(金逸影视、横店影视、万达电影)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均成倍增长,核心驱动力为春节档红利及《哪吒2》爆火[1][2] - 万达电影归母净利润5亿-5.6亿元(同比增341%-394%),主要依赖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贡献大盘52.8%票房及卖品毛利率提升10个百分点[3] - 横店影视净利润1.8亿-2.3亿元(同比增103%-160%),受益于头部影片分账收入及成本管控[4] - 金逸影视扭亏为盈(净利2800万-3600万元),但Q2单季亏损超7000万元[5] - 上半年全国票房292.31亿元(同比+22.91%),国产片占比91.2%,《哪吒2》单片贡献154.46亿元[6] Q2寒冬表现 - 4-6月全国票房48.42亿元(同比-34.74%),观影人次1.20亿(同比-34.60%),创十年新低[1][8] - 金逸Q2票房下滑38%,直营影院单季收入仅1.05亿元[9] - 内容青黄不接导致需求疲软,清明档、五一档未现爆款[10] - 影院固定成本占比高达60%,票房下滑加剧亏损[11] - 短剧、直播等娱乐形式分流年轻用户,叠加娱乐消费降级[12] 万达转型探索 - 万达实施"125战略":打造"超级娱乐空间",联动潮玩、游戏、餐饮等业态,6月衍生品收入增长399.5%[14] - 引入日本三井物产互动设施(大头贴机、扭蛋机)提升线下体验[15] - 暑期档储备18部多元类型影片(如《恶意》《长安的荔枝》)对冲单片依赖风险[16] 行业结构性矛盾 - 头部企业(万达、横店)具备多元业务支撑(衍生品、海外收入占比62%)、规模效应及内容投资能力[19] - 中小院线(如金逸)依赖单一票房收入,固定成本占比高,Q2无爆款即陷入亏损[19] - 上游制作方中国电影因主投影片失利,上半年预亏超8000万元[19] 未来出路 - 暑期档101部影片定档(含进口片《侏罗纪世界:重生》),成关键观测窗口[21] - 政策端推出"电影消费年"补贴(核销超9000万元)刺激需求[24] - 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票房贡献创新高,需定制化内容[25] - 技术降本(虚拟拍摄、AI后期)缓解制作端压力[26] - 头部企业需提升非票收入占比至30%以上,中小院线考虑轻资产运营或垂直转型[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