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绪内耗
icon
搜索文档
心理学|为什么你“越努力越焦虑”,三招走出“假性成长”的陷阱
经济观察报· 2025-06-18 08:54
(原标题:心理学|为什么你"越努力越焦虑",三招走出"假性成长"的陷阱)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仿佛被卷入了一场名为"努力"的马拉松,每个人都拼尽全力向前奔跑,却常 常在越努力的过程中,越陷入焦虑的泥沼。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假性成长"。它如 同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以成长之名,行焦虑之实,悄然侵蚀着我们的内心世界。 一、表演式努力:在仪式感的幻象中迷失自我 "我制定了年度计划,每天凌晨5点起床读书,可坚持了三天就放弃了,是不是太没毅力了?""我在朋友 圈晒健身打卡,可健身卡最后只用来洗了个澡。"这些看似努力的举动,实则是表演式努力的典型症 状。我们热衷于制定完美的计划,享受着仪式感带来的满足,却在实际行动中屡屡受挫,陷入自责的循 环。 大脑很容易被仪式感欺骗,将计划制定等同于目标达成。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行动恐惧症的影子。我 们害怕真实的努力会暴露自身的局限,于是用"准备充分"的幻觉来替代直面挑战的勇气。我们沉浸在计 划的完美构想中,却忽略了行动的艰难与不确定性。 四、从"进度条焦虑"到"过程信仰":拥抱真实成长 要打破这种表演式努力的怪圈,我们需要砍掉伪需求,放弃那些"别人说好"的标准,选 ...
信“心”心理问答|经常加班,情绪在崩溃边缘反复横跳
经济观察报· 2025-05-20 16:30
(原标题:信"心"心理问答|经常加班,情绪在崩溃边缘反复横跳) 你不是"失败者",你只是在职场高压环境下拼尽全力的普通人。在公司不敢表达不满,是担心失去工 作;对家人发火后又后悔,是因为你心底爱着他们。但是我们不要让这些"应该"和"不得不",成为持续 消耗自己的理由。情绪本来就需要流动,就像河流需要泄洪,强行堵住只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让我们从情绪压力管理的角度,一起探索一些可以自救的方法,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掌控 感。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情绪压力的本质。因为只有认识和熟悉,我们才能知道如何与它们相处。 白天在公司,哪怕心里烦躁得不行,也得强装笑脸应付同事和客户,把所有负面情绪都憋在心里。可一 回到家,看到家人随口问一句 " 今天怎么样 " ,这些天积攒的委屈、愤怒就全涌上来了,控制不住地发 火。发完火又特别后悔,明明知道家人是关心我,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脾气。现在和家人的关系越来越 僵,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以前那个开朗乐观的我好像消失了,现在的我被焦虑和疲惫填满,工作做不好,家庭也照顾不好,感觉 自己特别失败。我真的很想摆脱这种状态,可一个人实在撑不下去了,希望得到心理方面的帮助。 —— 气球要爆了 ...
情绪稳定,是投资最重要的能力
36氪· 2025-05-08 09:56
"最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才是最强大的人。" 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 1985年巴菲特接受《Adam Smith's Money World》访谈时说,投资最重要的能力,并不是智力,因为投 资本质不需要太多智力,而更重要的是temperament(情绪控制能力)。 "Temperament"的意思是"气质、性情、性格",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反 应能力。 在投资领域,巴菲特特别强调"temperament"指的不是智力,而是投资者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面对 市场波动时保持冷静的能力。 这种特质帮助投资者在压力和不确定性中仍然保持理性,做出一致的决策,而不被恐惧或贪婪等情绪左 右。 如你所知,在工作和生活中,情绪稳定的重要性,一点儿也不亚于投资领域。 那么,情绪稳定,到底说的是啥? 1、生物学基础:别像动物一样条件反射。 你我的大脑,是为在丛林中生存设计的。 人类强烈的情绪反应有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如果不加控制,情绪会"劫持"理智判断。 研究发现,在市场泡沫或崩盘中,投资者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急升(恐惧)或睾酮飙升(亢奋)会分别 导致过度谨慎或冒险,放大群体非理性行为。 如今大火的短视频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