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稳定

搜索文档
最新!“翻倍式”养老金、稳房价明确责任单位……刘世锦、王一鸣等建言
券商中国· 2025-03-15 20:49
文章核心观点 多位专家学者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第100期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发展预期目标设定、政策部署安排等问题进行研讨,提出提高养老金、优化服务消费、稳定价格、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等建议以促进经济增长[1] 刘世锦观点 - 我国正处跨越高收入国家门槛关键节点,需确保经济中速增长,力争名义增速高于实际增速,未来五年经济增速最好保持5%,底线为4% [2] - 我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与国际水平相差近20个百分点,应正视结构性偏差,缩小差距,着力点包括推进城市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 [2][3] - 建议通过“财政补一点、国资转一点、制度改一点”,将城乡居民养老金在一两年内提至400元左右/人/月,三年内提至600元左右,五年冲刺1000元左右,增加1万亿元资金倾斜有望激活超万亿元消费潜能,为GDP年增近1个百分点提供动力 [3] 王一鸣观点 - 2025年我国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需“跳一跳”,该目标与现阶段潜在增长水平大体吻合,我国有条件实现 [4]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排在经济工作任务首位,政策重心由扩大投资转向提振消费 [4] - 应在医疗、休闲度假、养老等领域放宽准入,鼓励提供差异化服务,外资独资医院政策开放是积极变化,短期扩大内需仍需发挥投资作用,要建立投资和消费有效互动机制 [4][5] 毛振华观点 - 2025年短期宏观政策更积极有为,4%左右财政赤字率安排有调整空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目标更契合实际 [6] - 稳定价格需财政付出真金白银,稳房价要明确责任部门,从供需两端发力出台政策 [6] 刘元春观点 - 2025年与2024年有四个不同,包括特朗普关税不确定性、中美叙事逆转、政策定位调整、稳增长决心体现 [7][8] - 政府工作报告确立的政策框架和力度具有相机决策性,要根据外部冲击和内部风险控制程度进行相机决策 [9] 杨瑞龙观点 - 出台政策需兼顾短期和中长期考量,中长期政策背后是结构性政策和改革问题,要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10] - 从产权界定、自负盈亏、平等竞争、避免行政干预四方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要保护民营经济产权和民营企业家人身权,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10] - 激发国有企业活力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完善公司治理和约束机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