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价格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资产价格较高,但杠杆水平并不特别高。
快讯· 2025-06-25 00:17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资产价格和杠杆水平的评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当前资产价格处于较高水平 [1] - 鲍威尔认为当前市场杠杆水平并不特别高 [1]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616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15 21:57
中东局势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以色列对伊朗的打击事件对A股及港股整体影响较小,历史数据显示中东局势紧张时两地市场受影响有限 [3] - 中东地区在中国进出口份额占比较低,冲突对国内经济直接影响较弱 [3] - 行业层面短期建议维持原有主线,中长期若冲突持续较短可关注成长板块,若持续较久则关注资源品、交运及红利板块 [3] 银行行业金融数据 - 5月信贷同比少增,对公中长期贷款发挥稳定作用,短期贷款存在冲量特征,零售信贷扩张持续偏弱 [4] - 社融增速稳定在8.7%,主要受政府债券发行放量支撑 [4] - M1增速在低基数上反弹,M2增速保持稳定,银行板块基本面稳健,后续行情被看好 [4] 石油化工行业 - 中东地缘风险加剧,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目标,伊朗报复性发射弹道导弹 [5] - 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价格分别上涨12.8%和13.0%,报收75.18和73.18美元/桶 [5] - "三桶油"及油服企业战略价值凸显,地缘政治风险推升行业关注度 [5] 煤炭开采行业 - 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升级,伊朗使用无人机及导弹对以色列进行多波回击 [6] -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单日上涨7.02%,全周累计上涨11.67% [6] - 煤炭、原油、天然气价格存在关联性,原油上涨可能提振海外煤炭市场看涨情绪 [6] 其他行业观点精粹 - 量化策略显示市场小市值风格明显,PB-ROE-50组合超额收益显著 [7] - 可转债市场本周窄幅波动,表现优于权益市场 [7] - REITs二级市场价格走势强势,产权类REITs涨幅更大 [7]
「改革创新」田轩:降准降息,如何“择机”?
搜狐财经· 2025-05-09 02:01
货币政策工具与时机选择 - 央行将根据经济增长动能减弱或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以稳定市场预期并激发经济活力 [3] - 降准时机的选择需平衡内外部因素包括通胀水平、就业状况、房地产、资金空转问题等内部因素以及资本外流、汇率波动压力等外部因素 [3] - 需考虑已出台政策的效果和累积效应避免过度宽松引发通胀风险或对银行经营造成过大压力 [3] 支持性货币政策的内涵 - 支持性货币政策通过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结构性工具等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足并降低融资成本 [4] - 该政策旨在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激发市场需求与活力同时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4] - 需强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有效平衡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 - 需优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沟通协调机制增强信息共享和政策效果评估 [5] - 建立政策目标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政策目标确保一致性和有效性 [5] - 发挥两种政策的互补性通过结构性工具精准支持特定领域和薄弱环节 [5] 2025年货币政策工具箱展望 - 总量工具包括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等 [6] - 结构性工具包括再贷款、再贴现以支持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涉农领域、小微企业等 [6] - 创新工具如消费信贷支持工具、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可促进消费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6] 物价与资产价格管理 - 央行对物价的表述从"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变为"保持物价处于合理水平"体现目标设定更加细致和精准 [8] - 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目标需权衡传统政策目标可能使政策制定更加多元与复杂 [10] - 资产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直接调控未来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 [10] 国债收益率与汇率表现 - 当前国债收益率进入震荡区间受经济复苏预期及货币政策调整影响长期或缓慢上行 [11] - 国债收益率下行可能引发潜在市场风险如过度投机、加杠杆、市场波动性增加等 [12] - 人民币汇率近期波动上行显示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但需防范潜在风险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 [13]
最新!“翻倍式”养老金、稳房价明确责任单位……刘世锦、王一鸣等建言
券商中国· 2025-03-15 20:49
文章核心观点 多位专家学者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第100期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发展预期目标设定、政策部署安排等问题进行研讨,提出提高养老金、优化服务消费、稳定价格、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等建议以促进经济增长[1] 刘世锦观点 - 我国正处跨越高收入国家门槛关键节点,需确保经济中速增长,力争名义增速高于实际增速,未来五年经济增速最好保持5%,底线为4% [2] - 我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与国际水平相差近20个百分点,应正视结构性偏差,缩小差距,着力点包括推进城市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 [2][3] - 建议通过“财政补一点、国资转一点、制度改一点”,将城乡居民养老金在一两年内提至400元左右/人/月,三年内提至600元左右,五年冲刺1000元左右,增加1万亿元资金倾斜有望激活超万亿元消费潜能,为GDP年增近1个百分点提供动力 [3] 王一鸣观点 - 2025年我国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需“跳一跳”,该目标与现阶段潜在增长水平大体吻合,我国有条件实现 [4]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排在经济工作任务首位,政策重心由扩大投资转向提振消费 [4] - 应在医疗、休闲度假、养老等领域放宽准入,鼓励提供差异化服务,外资独资医院政策开放是积极变化,短期扩大内需仍需发挥投资作用,要建立投资和消费有效互动机制 [4][5] 毛振华观点 - 2025年短期宏观政策更积极有为,4%左右财政赤字率安排有调整空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目标更契合实际 [6] - 稳定价格需财政付出真金白银,稳房价要明确责任部门,从供需两端发力出台政策 [6] 刘元春观点 - 2025年与2024年有四个不同,包括特朗普关税不确定性、中美叙事逆转、政策定位调整、稳增长决心体现 [7][8] - 政府工作报告确立的政策框架和力度具有相机决策性,要根据外部冲击和内部风险控制程度进行相机决策 [9] 杨瑞龙观点 - 出台政策需兼顾短期和中长期考量,中长期政策背后是结构性政策和改革问题,要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10] - 从产权界定、自负盈亏、平等竞争、避免行政干预四方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要保护民营经济产权和民营企业家人身权,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10] - 激发国有企业活力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完善公司治理和约束机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