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营主体活力
icon
搜索文档
信长星刘小涛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举行工作会谈
新华日报· 2025-11-20 07:29
会谈核心议题 - 双方就市场监管现代化及服务全国发展大局进行工作会谈 [1] - 探讨加快质量强国建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等战略部署 [1] 地方发展重点 - 江苏省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 [1] - 扎实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更大力度支持经营主体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1] 总局支持方向 - 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江苏肩负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责任且市场监管工作走在前列 [1] - 总局将积极支持江苏开展先行先试,一体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 [1] - 支持旨在为全国探索更多好经验好做法 [1] 会谈参与人员 - 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刘小涛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举行会谈 [1] -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储永宏,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柳军参加会谈 [2]
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多市场监管力量 ——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
人民日报· 2025-11-14 11:21
建设质量强国 - 以“质量三强一基”为抓手推动质量强国建设,提升企业、产业和区域发展质量[2] - 发挥质量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作用,培育支持领军标杆企业,加强质量创新投入和全面质量管理,推进质量管理全流程数智化[2] - 发挥质量支撑产业建圈强链作用,实施质量强链重大标志性项目,开展先进共性技术研发攻关,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3] - 发挥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作用,推动县级城市制定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促进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发展[3] - 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实施计量强基工程,深化国家标准化发展和改革,提升检验检测和认证能力,建设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3]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阻碍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4] -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完善经营主体强制退出和另册管理制度,统一经营主体登记管理制度[4] - 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提高公平竞争审查能力,健全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治理规则,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立法[5] - 维护良性竞争市场秩序,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优化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规则,加强对企业过度低价竞争的合规引导和监管规范[5]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 提高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常态化开展经营主体发展质量评价,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配套法律法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6] - 有效减轻经营主体负担,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设立收费项目,深化双随机监管与跨部门综合监管结合,推广非现场监管和服务型执法[7] - 持续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健全完善全生命周期政策措施靠前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7]
陕西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实有经营主体593万户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5:30
经营主体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底陕西省实有经营主体总数达593万户 [1] - 企业类经营主体占比27.96%显示主体结构持续优化 [1] 数字化服务应用 - 电子营业执照覆盖173万户经营主体累计使用185万次 [3] - "个转企"新增1465户同比增长155% [3] - "秦质享"线上平台与100个线下站点服务企业11647家次 [3] 金融支持措施 - "秦增信"融资模型助力4万户个体工商户获信超17亿元 [3] - 服务型执法减免罚款3708.5万元为企业解难题2052件 [3] - 质量基础服务帮助企业节约成本4596.88万元 [3] 信用体系优化 - 建立线上线下双通道信用修复机制平均时限压缩至4个工作日内 [4] - 已完成88.47万户经营主体的行政处罚及异常名录信用修复 [4] - 通过15项具体措施简化材料与流程提升监管效能 [4]
最新!“翻倍式”养老金、稳房价明确责任单位……刘世锦、王一鸣等建言
券商中国· 2025-03-15 20:49
文章核心观点 多位专家学者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第100期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发展预期目标设定、政策部署安排等问题进行研讨,提出提高养老金、优化服务消费、稳定价格、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等建议以促进经济增长[1] 刘世锦观点 - 我国正处跨越高收入国家门槛关键节点,需确保经济中速增长,力争名义增速高于实际增速,未来五年经济增速最好保持5%,底线为4% [2] - 我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与国际水平相差近20个百分点,应正视结构性偏差,缩小差距,着力点包括推进城市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 [2][3] - 建议通过“财政补一点、国资转一点、制度改一点”,将城乡居民养老金在一两年内提至400元左右/人/月,三年内提至600元左右,五年冲刺1000元左右,增加1万亿元资金倾斜有望激活超万亿元消费潜能,为GDP年增近1个百分点提供动力 [3] 王一鸣观点 - 2025年我国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需“跳一跳”,该目标与现阶段潜在增长水平大体吻合,我国有条件实现 [4]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排在经济工作任务首位,政策重心由扩大投资转向提振消费 [4] - 应在医疗、休闲度假、养老等领域放宽准入,鼓励提供差异化服务,外资独资医院政策开放是积极变化,短期扩大内需仍需发挥投资作用,要建立投资和消费有效互动机制 [4][5] 毛振华观点 - 2025年短期宏观政策更积极有为,4%左右财政赤字率安排有调整空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目标更契合实际 [6] - 稳定价格需财政付出真金白银,稳房价要明确责任部门,从供需两端发力出台政策 [6] 刘元春观点 - 2025年与2024年有四个不同,包括特朗普关税不确定性、中美叙事逆转、政策定位调整、稳增长决心体现 [7][8] - 政府工作报告确立的政策框架和力度具有相机决策性,要根据外部冲击和内部风险控制程度进行相机决策 [9] 杨瑞龙观点 - 出台政策需兼顾短期和中长期考量,中长期政策背后是结构性政策和改革问题,要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10] - 从产权界定、自负盈亏、平等竞争、避免行政干预四方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要保护民营经济产权和民营企业家人身权,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10] - 激发国有企业活力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完善公司治理和约束机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