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破壁
icon
搜索文档
美的集团(000333.SZ/00300.HK):藏在Q1业绩里的"三重奏",持续演绎价值长青之路
格隆汇· 2025-04-30 11:18
美的集团一季度业绩表现 - 一季度实现收入1284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38%,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38% [1] - 净利率达9.9%,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主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 - 实施高分红与回购策略,3月公告50-100亿回购方案和267亿元现金分红,4月追加15-30亿回购方案 [1] 家电行业现状 - 行业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阶段,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30亿台,百户居民拥有彩电、空调、冰箱均超百台 [4] - 2025年一季度家电市场(不含3C)零售规模1798亿元,同比仅增长2.1% [4] - 市场动能从新增需求转向换新升级,智能家电、高端化等细分市场表现抢眼 [4][7] 技术创新战略 - 构建"专利壁垒+场景创新+智造赋能"技术三角,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9] - 新能源及工业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国内首个压缩机国际ISO标准验证实验室落地 [10] - 智能建筑科技领域发布超高温单机双级变频离心工业热泵等创新产品 [10] - 智能家电推出DeepSeek满血版空调等多款创新产品 [10] - 全球专利申请量超15万件,授权维持量超9万件 [11] 全球化布局 - 海外OBM业务收入占智能家居业务海外收入的43% [14] - 拥有44个主要生产基地(23个海外),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40%以上 [14] - 海外电商销售同比增长超50%,服务响应速度提升15% [14] - 在11国设立22个海外研发中心,形成全球化技术研发能力 [11] 业务生态重构 - ToB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18.5%提升至2024年25.5%,首次超千亿元 [17] - 一季度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收入111亿元(同比+45%),智能建筑科技收入99亿元(同比+20%) [18] - 成立医疗事业部,整合多项医疗资源,布局医疗+AI领域 [19] - 安得智联计划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19]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家电产业正经历第三次价值迁移,中国企业主导智能化、场景化创新 [12] - 制造业向"硬件价值衰减、服务生态增值"范式转变 [15] - AI与绿色革命叠加推动产业新变局,中国智造优势凸显 [20]
容忍“失控”,经济改革奇迹的一部分 | 吴晓波激荡讲堂
吴晓波频道· 2025-03-21 00:0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改革的动力源包括制度创新、容忍非均衡、巨国效应和技术破壁,这些因素将继续影响未来经济走向[4][5] - 伟大的改革往往兼具计划性与偶然性,允许局部"失控"和鼓励试错创新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关键[2][3][4] - 研究历代经济变革对理解当前中国经济和预测未来走向至关重要[6][7] - 2025年中国经济将面临技术革命、消费市场分化、全球贸易等多重挑战,需从历史中寻找对策[7][17] 中国经济改革动力源 - 制度创新:产业和宏观制度的持续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源[4] - 容忍非均衡: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独特方式,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东南沿海优先发展[4] - 巨国效应:庞大人口规模为产业进入者提供粗放式原始积累机会,进而建立核心竞争力[4] - 技术破壁:新技术突破重构产业格局并推动社会进步[5] 杭州六小龙现象 - DeepSeek等杭州六小龙企业并非计划或重点扶持的产物,而是创新"失控"的结果[2] - 城市创新需要允许"失控"的朴素常识,这一逻辑在中国改革历程中已有体现[2][4] 历史改革案例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崛起、产权改革等均源于基层实践的偶然尝试[4] - 自下而上的探索最终演变为改变历史进程的"意外惊喜"[4] 思享沙龙课程亮点 - 浓缩吴晓波30年研究精华,涵盖中国经济史、周期及企业战略范式[10][11] - 通过历史分析辨明当前机遇与挑战,如私人企业消亡史、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等[11][12] - 结合经典企业案例解读经济规律,如私企消亡、民企崛起、互联网经济意外崛起等[14] - 提供"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与"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等独家研究工具[11] 2025年企业战略建议 - 大型企业进入"装备竞赛"战略期,中型企业需重新思考产业链价值,小型企业应专注"微创新"[17] - 企业需应对技术革命、消费分化、全球贸易突变等多重周期挑战[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