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增强投资

搜索文档
浦银安盛三大子品牌战略成型 多维布局打造全谱系投资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20:08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单一固收业务转向构建覆盖科技成长、量化增强、稳健收益的全谱系投资生态 [1] - 通过"全球科创家""指数家""固收家"三大子品牌协同发展 形成兼具进攻力与防御力的投资体系 [1] - 三大品牌分别瞄准科技创新风口、指数投资效率红利与固定收益稳健底盘 反映资管行业从规模竞赛向能力深耕转型 [1] 全球科创家产品布局 - 形成覆盖海外科技、港股科技与国内细分科技赛道的序列化产品布局 构建A股+港股+美股的全球科技投资版图 [2] - 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近一年收益超120% 聚焦人形机器人和半导体领域 [2] - 浦银安盛科技创新优选混合近一年收益超90% 覆盖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2] - 全球智能科技QDII以美股为核心配置英伟达等AI龙头企业 港股通量化混合聚焦阿里腾讯等港股科技龙头 [2] - 产品覆盖半导体、机器人、算力、AI应用、新能源等核心领域 形成全产业链+跨市场的投资网络 [3] 固收家产品表现 - 浦银安盛双月鑫短债产品2024年业绩排名同类前10% 在三季度债市调整中展现优秀回撤控制能力 [4] - 浦银安盛稳健增利A近一年收益率4.27% 在准债债券型基金中排名前1/3 [4] - 浦银安盛6个月A近一年收益率4.76% 位列同类前1/5 [4] - 浦银安盛双债增强A近一年收益率5.42% 在偏债债券型基金中跻身前1/2 [4] - 通过债券+可转债或少量权益组合 在控制回撤同时增厚收益 满足低波动+适度弹性需求 [4] 指数家产品体系 - 布局中证A50、科创100、中证A500、科创综等多只宽基指增产品 形成兼具投资潜力与配置价值的产品序列 [5] - 中证A50指数增强覆盖龙头股适合长期持有 中证A500指数增强行业分布更均衡 沪深300指数增强提供基准收益增强版本 [5] - 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对科创板股票总市值覆盖度达97% 采用40%多因子选股+30%行业轮动+30%量化交易策略结构 [6] - 科创100指增聚焦科创板中盘股 与科创50形成互补 把握大票+中小票机会 [6] - 运用AI技术赋能模型实时捕捉有效信息 使指数增强策略贴合市场趋势并通过量化模型控制风险 [6] 人才团队建设 - 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模式 在科技创新、新固收策略、指数增强等领域打造专深广的投研团队 [7] - 全球科创家团队汇聚国际经验与本土洞察人才 建立机械制造、软件、半导体等领域专职研究员覆盖体系 [7] - 固收家团队以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为核心 集结实战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 构建系统化风险控制框架 [7][8] - 指数家团队包含2名量化基金经理、2名ETF基金经理与5名量化研究员 分工明确协同完成策略组合 [8] - 积极运用AI技术 将DeepSeek大语言模型融入赛道识别 提升策略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 [8] 战略协同效应 - 三大业务战略形成科技攻坚+稳健打底+工具赋能协同发展格局 覆盖高成长、稳健收益、透明配置等不同需求 [9] - 科创投资全球视野、固收投资风险控制、指数投资量化技术形成互补 使公司既能把握结构性机会又能守住风险底线 [9] - 科创产品引导资金流向硬科技领域 固收产品为居民提供理财替代 指数产品降低投资门槛实现普惠金融价值 [9]
策略专题:指数增强投资之综合评估投资策略
金圆统一证券· 2025-04-21 20:22
报告核心观点 - 基于质量、估值和交易特征三个维度建立三维综合评估体系,用以筛选股票和构建指数增强投资策略 [1] - 三个维度及指标不同侧重和搭配可构建丰富的多因子投资策略 [1][8] - 构建综合评估投资策略步骤为确定样本空间、选样方法、样本数量、个股权重配置和设定交易计划 [1] - 回测数据显示策略年复合收益率 25.6534%,α值 18.7955%,β值(Rf≈3)3.7407,最大回撤幅度 20.95%,夏普比率(Rf≈3)0.8156,绩效优秀且应用时间拉长盈利概率和水平提升 [1] 三维综合评估体系 - 影响股票价格走势和投资收益因素分质量、估值和交易特征三个维度 [3] - 质量维度坚信优秀企业长期带来丰厚回报,估值维度认为定价低于合理价值有性价比,交易特征维度认为二级市场走势特征决定后续走势 [3] 体系细分及参考指标 - 质量维度细分核心质量和卫星质量,对应盈利水平、盈利质量等多项指标 [6][7] - 估值维度分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有股利折现模型、市盈率等指标 [7] - 交易特征维度包括市值、股本等,有总市值、成交量等指标 [7] 本报告策略使用的综合评估体系 - 质量维度关注盈利水平、质量、稳定性和成长性,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等 [9] - 估值维度采用相对估值,指标有市盈率、市净率等 [9] - 交易特征维度关注市值和波动性,指标有总市值、波动率 [9] 综合评估投资策略构建 样本空间 - 中证全指成分股中净利润同比增长率>0、扣非净利润>0、净资产>0、经营净现金流>0的股票 [9][10] 选样方法 - 计算质量、估值、交易特征得分并加权加总形成综合评估得分,取排名前 30 的股票构建组合 [11] 样本数量 - 30 只 [12] 权重 - 等权配置 [13] 交易设计 - 一年划分为 3 个操作周期,每个周期“买入 - 持有”,除止损外无交易 [14] - 止损阈值为 -10%,组合下跌超 10% 止损并保持现金至周期结束 [15] - 买卖均在集合竞价阶段进行 [16] 策略标签 - 指数增强策略、综合评估多因子策略、纯多头策略、始终在市策略、超低频策略 [19] 综合评估投资策略评估 回测数据 - 展示 20060901 - 20240430 各时间段指数涨跌幅、单位净值和策略收益率、单位净值 [20][21][22] 净值曲线 - 20060901 - 20240430 中证全指涨幅 223.27%,同期策略涨幅 5550.41% [24] 超额收益 - 20060901 - 20240430 共 53 个交易周期,43 个周期正超额收益,增强成功率 81.13% [27] 系统评估 - 对比基准指数和策略多项评估指标,如年复合收益率、最大回撤幅度等 [28][30] 分年度评估 - 20060901 - 20240430 共 15 年正超额收益,增强成功率 83.33%,15 年正收益,策略体验感佳 [31][32][35] 滚动 3 年期评估和滚动 5 年期评估 - 滚动 3 年期 16 个周期 15 个正超额收益,增强成功率 93.75%,均录得正收益 [38][42] - 滚动 5 年期 14 个周期均正超额收益,平均超额收益率 157.00%,均录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率 188.20% [43][46]
策略专题:指数增强投资之低波动投资策略
金圆统一证券· 2025-04-15 21:27
核心观点 - 全球各地证券市场及不同交易品种中存在低波动异象 [1][6] - 低波动投资策略以波动率因子为核心,小市值因子和低价因子为辅助构建组合 [1][8] - 构建策略步骤包括确定样本空间、选样方法、样本数量、个股权重配置和设定交易计划 [1] - 回测评估显示策略年复合收益率 37.3798%,α值 28.5336%,β值 4.2255,最大回撤幅度 26.84%,夏普比率 1.0542,绩效优异且应用时间拉长盈利概率和水平提升 [1] 波动率 - 波动率衡量数据偏离平均值程度,以标准差计算,股票价格波动率是股票收益率标准差,是度量股票风险主要指标 [4] - 股票策略模型多使用历史波动率 [5] 低波动异象 - 实证研究表明全球证券市场和不同交易品种存在低波动异象,即低波动率投资标的回报高于高波动率标的 [6] - 海内外文献从彩票效应、代表性偏差、过度自信、机构效应维度解释低波动异象 [6] 低波动投资策略的思路 - 以波动率因子为核心构建低波动投资组合 [8] - 考虑以交易特征类因子为辅助因子,优先选择小市值因子和低价因子 [8] 低波动投资策略构建 样本空间 - 中证全指成分股 [9] 选样方法 - 样本股按波动率、总市值、收盘价升序排列,保留符合低波动、小市值、低价股标准的股票 [10][11][12] 样本数量 - 样本数量≤30 只全部保留,>30 只保留波动率升序排名前 30 只 [14] 权重 - 等权配置 [15] 交易设计 - 一年划分为 3 个操作周期,每个周期“买入 - 持有”,除止损外无交易 [16] - 确定 -10% 为每期组合止损阈值,下跌超 10% 止损并保持现金至周期结束 [17] - 买卖均在集合竞价阶段交易 [18] 策略标签 - 指数增强策略、波动率因子主导的多因子策略、纯多头策略、始终在市策略、超低频策略 [19] 低波动投资策略评估 回测数据 - 展示 20050501 - 20240430 各操作周期指数涨跌幅、指数单位净值、策略收益率、策略单位净值 [21][22] 净值曲线 - 20050501 - 20240430 的 19 年间,中证全指涨幅 395.78%,同期策略涨幅 41638.09% [25] 超额收益 - 20050501 - 20240430 共 57 个交易周期,47 个周期正超额收益,增强成功率 82.46%,负超额收益未超 -8% [30] 系统评估 - 对比基准指数和策略多项评估指标,策略年复合收益率 37.3798%,累计超额收益率 41237.5392%,α值 28.5336%,最大回撤幅度 26.84% 等 [31] 分年度评估 - 20050501 - 20240430 的 19 年间,16 年正超额收益,增强成功率 84.21%,16 年正收益 [33][36][37] 滚动 3 年期评估和滚动 5 年期评估 - 滚动 3 年期 17 个周期中 16 个正超额收益,增强成功率 94.12%,16 个正收益 [38][40][41] - 滚动 5 年期 15 个周期均正超额收益,平均超额收益率 595.89%,均正收益,平均收益率 646.92%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