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提振消费信心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海报上线了
搜狐财经· 2025-11-01 04:47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优化消费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现发布2025年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活动海报,供广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 在"优化消费环境月"活动中宣传使用。 于办里位 市 场 监 管 总 局 、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 公 安 部 、 人 力 资 源 社 会 保 障 部 、 住 房 城 乡 建 设 部 、 文 化 和 旅 游 部 、 国 家 卫 生 健 康 委 、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海 关 总 署 、 金 融 监 管 总 局 、 国 家 能 源 局 、 国 家 移 民 局 、 中 国 民 航 2025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将联合开展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活动。今年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以"优化消费环境 提振消费信心"为主题,落实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助力提振消费,构建"诚信、公平、便捷、安全"的消费环境。 市场 监 管 总 局 、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 公 安 部 、 人 力 资 源 社 会 保 障 部 、 住 房 城 乡 建 设 部 、 文 化 和 旅 游 部、 国 家卫 生 健 康 委、 中 国 人 民 银 ...
举办“金秋购物节” 放心消费出实招
搜狐财经· 2025-09-25 21:35
活动概述 - 龙安执法大队自9月15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 [1] - 活动旨在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优化消费环境 [1] - 活动是激活金秋消费市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 [3] 活动模式与原则 - 改变以往单纯依赖折扣、满减的引流模式 [1] - 以"秉持公益、质量优先、经营者自愿"为原则 [1] - 以"诚信好、质量好、性价比好、购物体验好、售后服务好、投诉处理好"为特色 [1] 活动具体措施 - 通过强化商家诚信承诺、严控商品质量标准、优化消费服务流程让消费者享受实惠 [1] - 消费者获得从选购到售后的全链条保障 [1] - 构建"监管引导+商户联动"推进机制 [1] - 执法中队对接辖区"放心消费在龙安"培育单元商户、维权服务站 [1] - 执法人员和经营者在经营场所显眼位置张贴活动海报吸引消费者 [1] 活动目标与影响 - 推动商户诚信经营、提升消费信心 [3] - 龙安大队将总结经验做法,创新工作模式,不断优化全区消费环境 [3] - 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3]
信息量大!太盟投资集团单伟建,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8-03 12:15
经济复苏与消费信心 - 伴随经济复苏和股市回暖,中国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正逐步修复,提振消费信心的基础条件已初步形成[1] - 2020年至2024年家庭存款年均增长13.4%,远超可支配收入5.9%的增速,反映储蓄倾向增强[10] - 家庭财富构成中房地产占比近60%,金融资产占20%,两者企稳对修复资产负债表至关重要[10][11] - 当前个人存款规模达160万亿元人民币,若释放10%(16万亿元)将产生显著刺激效应[7] 政策建议与市场信号 - 建议政府适度提高增长目标至6%,通过信号效应带动市场预期和消费意愿转变[7][9] - 稳定房价是关键,政府可通过收购滞销房产实现"止跌企稳",目前70城房价指数仍下跌[16] - 上半年消费补贴政策有效但不可持续,需转向修复家庭财富感以释放消费潜力[16][17] 企业竞争与资源配置 - 当前"内卷"源于企业资源的"软约束",地方政府支持导致亏损企业持续存在[19] - 当资源变为"硬约束"时(如融资困难),企业会转向理性定价并实现盈利,如视频平台案例[20] 科技创新与基础研究 - 成为全球科技中心需五大条件:顶尖人才、研究机构、风险资本、制造能力、单一市场[23] - 中国已同时满足五大条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理工科人才储备庞大[23] - 过去20年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进步飞速,多所大学理工科排名全球前列[23] 资本市场与外资流动 - 去年9月至今港股表现全球领先,吸引国际资金持续流入[4][25] - 畅通退出机制对吸引长期资金至关重要,香港IPO数量今年全球第一[25] - 企业赴港上市应简化流程减少限制,增强市场流动性[25]
信息量大!太盟投资集团单伟建,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12:01
经济复苏与消费信心 - 伴随经济复苏、股市回暖,中国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正逐步修复,提振消费信心的基础条件已初步形成 [2] - 2025年全年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全年大概率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8] - 过去五年家庭存款规模超常规增长,总量达约160万亿元人民币,若释放10%将产生2.2万亿美元刺激效应 [8] 家庭资产负债表与消费行为 - 中国家庭财富构成中房地产占比近六成,金融资产约占20%,过去几年两大核心资产板块缩水导致负财富效应 [11] - 2020-2024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9%,但家庭存款年均增长13.4%,储蓄倾向显著增强 [11] - 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名义增长5.3%,转移支付体系对购买力形成支撑 [14][15] 房地产市场与政策建议 - 6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幅0.2%-0.3%,房价疲软抑制需求 [17] - 1993-2023年城镇住房仅满足40%人口需求,城镇化率67%对应9.44亿城镇常住人口,需求依然庞大 [17] - 建议政府收购滞销房产以稳定房价,实现"止跌企稳",进而修复家庭资产负债表 [17][18] 企业竞争与资源配置 - 当前"内卷"现象源于地方政府对企业资源的"软约束",导致非理性竞争和亏损抢占市场 [21] - 以视频平台为例,当资本市场融资收紧后,企业提价实现盈利,说明"硬约束"促进行为理性化 [21] - 恶性竞争通过亏本压价争夺市场份额,但难以实现最终提价目标,反而造成物价压力 [20] 科技创新与基础科学 - 成为全球科技中心需五大条件:高等人才聚集、顶级研究机构、活跃风投、强大制造业、庞大单一市场 [23]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理工科人才储备庞大,基础科学领域进步迅速 [24] - 对比美国,中国已同时满足五大条件,将在基础科学领域持续突破 [23][24] 香港市场与国际资本 - 去年9月至今港股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主要市场之一,国际资金正积极流入 [26] - 2023年香港IPO数量全球第一,畅通退出机制对吸引长期资金至关重要 [26][27] - 资本市场赚钱效应是吸引外资的核心,需简化上市流程并减少限制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