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开放共享

搜索文档
数据共享,AI开放计算架构不可或缺的“拼图”丨ToB产业观察
钛媒体APP· 2025-10-01 11:15
行业数据开放趋势 -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向全球用户开放实时数据目录,包括每日4个预报时次、未来1-15天的全球范围预报数据,最高分辨率达0.1°格点,涵盖温湿度、气压等众多变量[2] - 中科曙光旗下中科天机发布高分辨率气象数据共享计划,开放全球12公里及中国区域3公里分辨率、15天逐小时输出的160余项气象要素模式数据[2] - AI时代数据开放共享已成为必选项,中国2022年数据产量达8.1ZB,但80%高质量公共数据仍处于沉睡状态,训练行业大模型存在60%的数据供给缺口[2] 政策与市场驱动 - 中国已形成中央统筹加地方试点的发展格局,31个省份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方案,12个国家级数据交易所陆续运营[3] - 福建省建成全省统一数据汇聚平台,接入2000多个政务系统,汇聚数据超1400亿条,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向社会开放近4万个数据目录和6000多个接口,累计提供1.5亿次数据下载服务[3] - 据中国气象局预测,到2030年中国气象数据开放量将突破500PB,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4] 中科天机数据优势 - 提供更高分辨率的中国区域数据,全球12公里数据基础上额外提供中国区域3公里数据,更好满足新能源、低空经济等领域需求[4] - 数据输出频率更高,保证15天360小时数据全部逐小时间隔输出,而ECMWF对90小时以上数据采用3小时和6小时间隔输出[5] - 数据获取成本更低,国内用户可免费下载,而获取ECMWF一年全球160余项气象要素需约190万元,不含国际带宽费用[5] - 提供更便捷的数据可视化服务,用户可在官网直接使用可视化平台,而ECMWF数据需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可视化[5] 技术支撑与产业协同 - 中科天机数据共享由七大底层技术支撑,包括动力与物理深度融合技术、全球自由变焦技术、气象AI大模型技术等[5] - 中科曙光协同产业链20多家企业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通过算、存、网、电、冷、管、软七大维度协同创新[6][7][8] - 开放架构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AI生态体系,推动AI产业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创新,类似安卓系统通过开放生态催生应用爆发[8]
第十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9-23 10:05
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 - 2023年杭州GDP突破20960亿元 [1] - 第三产业占比超72% 反映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高 显示产业升级加速趋势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2.4万亿元 体现数字经济发展规模 [1] 市场主体增长 - 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较2018年增长40.5% 显示市场主体活跃度提升 [1] 人口数据应用 - 通过1%人口抽样调查预测老龄化趋势 指导养老资源优化配置 [2] - 富阳区富春街道根据人口数据新增两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并调整幼儿园布局 [2] - 人口数据服务民生资源配置 如普惠托育点建设 [2] 统计工作发展 - 统计工作从传统算盘方式转向AI系统应用 提升数据采集效率 [2] - 统计部门持续推进数据开放共享 将普查成果转化为政策制定依据 [2] - 农业普查将重点摸清"三农"底数 服务农业农村发展 [2]
大力提升教育数字化水平(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教育数字化战略 -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1] - 数字化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1] - 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教育模式向互动式、主动式方向转变,促进教育方式创新 [1] 学生数字能力培养 - 提升学生数字能力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需具备数字能力和数字素养以有效运用数字技术 [2] - 推动数字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贯穿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 [2] - 推广"智能学伴"、"数字导师"等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数字能力培训 [2] 教育数据开放共享 - 以数据开放共享为支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人人可享、处处可达 [3] - 搭建数字教育平台,打破"数据孤岛",构建教育数字化底座 [3] - 加强城乡数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在各级教育体系自由流动 [3]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 - 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需与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合 [4] - 运用人工智能构建智能化教育基础设施,实现教育资源精准供给 [4] - 探索数字场景学习、虚实融合场景学习、人机协同学习等新手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