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转型
搜索文档
杜莎夫人蜡像馆接连闭馆,“栩栩如生”已无法满足情感需求
南方都市报· 2025-10-03 23:21
公司运营状况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于国庆节前关闭,面积达3000平方米,这是公司今年在中国关闭的第二家场馆,4个月前重庆馆也已关闭 [1] - 单尊蜡像制作成本高达150万元,北京馆拥有99尊蜡像,制作总成本超过1.4亿元 [1] - 场馆位于前门商圈,每年租金高达千万元,运营压力巨大 [1] - 主要收入来源为门票,闭馆前门票价格从200余元腰斩至99元,但依然无法挽回客流量下滑的颓势 [1] - 近一年多来,公司在美国旧金山和土耳其的场馆也陆续关闭 [1] 行业竞争与挑战 - 蜡像馆面临复购率极低的困境,属于一次性消费,与迪士尼、千古情等游乐园不同 [1] - 数字技术高度发达,AI合照、元宇宙虚拟互动等体验使静态蜡像相形见绌 [2] - 消费者行为发生变化,年轻人更愿意花几百块购买拉布布等虚拟IP,而非百来块的蜡像馆门票,反映出对情感连接的看重 [2] - 多地文旅创新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如河南万岁山武侠城、清明上河园,山东的互动项目,对传统蜡像展示构成降维打击 [2] - 当代消费者需求从打卡炫耀转向意义获取,认为和蜡像合影太老土 [2] 消费趋势与行业转型 - 文化消费逻辑发生深层次转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与被动的蜡像合影,而是渴望参与其中、创造独特故事 [2] - 在数字时代,文化IP的生命力依赖于与受众的情感连接和文化共鸣,而非物理形态的精致程度 [3] - 文化体验将更加沉浸、互动和个性化,技术与人性的结合将创造出超越实体限制的无限可能 [3] - 传统文旅IP的数字化转型虽充满挑战但势在必行,关键在于将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融合 [3]
再涨10% 老铺黄金的涨价逻辑是什么
北京商报· 2025-08-26 00:19
涨幅约一成 北京商报记者在老铺黄金北京SKP店看到,涨价当日的上午时段,虽然店外已不再有人排队,但店内选 购商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而在8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的走访中,老铺黄金东方新天地门店和北京SKP 门店晚上8点左右,门店外等待入店的消费者排起长队,店内销售人员十分忙碌。 一位老铺黄金销售人员透露,8月25日凌晨,对店内所有产品进行调价,涨幅为10%—12%。北京商报 记者通过对比老铺黄金三款热门产品发现,"玫瑰花窗"中号涨价前的售价为2.26万元,涨价后为2.52万 元,涨幅约11.42%;"金刚杵"中号涨价前的售价为1.8万元,涨价后为2.02万元,涨幅约12.5%;"葫芦1 号"中号涨价前为2.13万元,涨价后为2.35万元,涨幅约10.25%。 近年来,老铺黄金频繁调价。去年,老铺黄金分别在3月和9月启动涨价。其中,3月涨价幅度为5%— 10%,部分工艺复杂的产品涨幅高于10%;9月的涨幅则为4%—11%,以一款52.8克的古法平安锁为 例,售价由5.16万元涨至5.72万元,涨幅近11%;今年2月,老铺黄金再次涨价,主要产品的涨幅为5% —12%,其中热门产品貔貅点钻项链的售价由1.86万元涨至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