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

搜索文档
潮涌文澜丨之江潮涌 文脉绵长
央视网· 2025-07-28 11:26
文化建设战略引领 - 2005年习近平亲自部署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其中包含文化产业促进工程 [4] - 战略实施20年来推动浙江实现文化繁荣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全域化创新样本 [1][6] -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民营影视产业实验区,吸引超2000家影视企业入驻 [5][6] 动漫产业发展 - 2003年浙江动漫产业几乎为零,2005年杭州获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举办权 [3] - 习近平考察中南卡通时强调动漫产业是21世纪朝阳产业,应提供健康精神食粮 [4] - 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浙江成为国内重要动漫产业中心 [5] 影视文化产业崛起 - 横店通过专项基金和配套服务构建全球最大影视实景拍摄基地 [5] - 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加速,形成完整影视产业链 [6] -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全球现象级文化产品 [6] 文化经济融合实践 - 浙江将文化基因注入经济,形成服装、皮鞋、眼镜等特色产业集群 [3] - 202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19万亿元 [12] -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创159亿元票房纪录 [12] 新兴文化业态发展 -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从城中村转型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8][10] - "文博热"和"非遗+"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12] - 国潮产品消费吸引力持续提升,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12]
善用民俗激活特色消费
经济日报· 2025-07-06 06:14
文旅融合与民俗赋能 -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通过土族传统婚礼秀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带动特色美食和文创产品销售[1] - 民俗活化与时代发展结合可弘扬传统文化并打造消费新场景,形成"民俗引流+非遗增值"模式[1] - 互联网直播和网红打卡短视频推动流量经济发展,需开发独特民俗资源实现注意力经济转化[1] 民俗文创与产业链延伸 - 当前存在民俗资源丰富但产品开发不足的问题,需加强创意转化开发特色衍生品[2] - 文创产品开发需衔接创意、产品与市场,延长产业链并提升价值链[2] - 青海玉树创业者开发织锦服饰、羊皮石头毽子等特色文创产品,成为致富案例[3] 区域经济辐射效应 - 民俗引流可形成区域增值效应,带动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特色农业等关联产业[2] - 通过民俗赋能体育赛事、农特产品品牌塑造等方式吸引外部资源提升区域经济能级[2] - 经济落后地区可通过文化遗产开发激活经济活力,如青海玉树案例[3] 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 2023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传统民俗类消费活动[3] - 我国民俗资源丰富独特,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赋能消费具有广阔前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