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经济】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10月29日-11月4日)
乘联分会· 2025-11-04 16:43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本文全文共 2443 字,阅读全文约 8 分钟 2025年1-9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7.2% 2025年9月,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7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 从交易范围看,省内交易电量 4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跨省跨区交易电量14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从交易品种看,中长期交 易电量5331亿千瓦时;现货交易电量401亿千瓦时。绿电交易电量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 2025年1-9月,全国累计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49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 63.4%,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从交易范围看,省内交易电量37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跨省跨区交易 电量119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从交易品种看,中长期交易电量47234亿千瓦时;现货交易电量2005亿 千瓦时。绿电交易电量23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6%。 (来源:国家能源局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 2025年1-9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7.2% 2025年前三季度 ...
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30 10:50
分行业类别看,新闻信息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50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内容创作生产25625亿 元,增长14.0%;创意设计服务19285亿元,增长13.2%;文化传播渠道12306亿元,增长4.9%;文化投 资运营405亿元,增长3.6%;文化娱乐休闲服务1515亿元,增长6.6%;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11718 亿元,下降2.2%;文化装备生产5146亿元,增长4.4%;文化消费终端生产18509亿元,增长2.5%。 据对全国8.1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调查,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 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 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88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2 个百分点。 分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307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文化批发和零售业18197 亿元,增长5.5%;文化服务业60626亿元,增长11.9%。 分领域看,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742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文化相关领域35373亿 ...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093亿元 同比增长14.2%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09:51
人民财讯10月30日电,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据对全国8.1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简 称"文化企业")调查,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0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营业收入利 润率为8.30%,比上年同期提高0.45个百分点。三季度末,文化企业资产总计224227亿元,比上年同期 增长8.4%;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为66.8元,同比增加0.3元。 ...
韩国总统给游戏正名背后
36氪· 2025-10-28 13:20
韩国游戏政策转向 - 韩国总统李在明公开表示“游戏不是成瘾物质,而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标志着政府态度发生180度转变 [1] - 政府废除了游戏物管理委员会(GRAC)的事前审查制度,并设立专项预算扶持人工智能游戏开发和中小游戏企业海外业务 [9][10] - 政策层面为“游戏成瘾”议题降温,暂缓将“游戏使用障碍”纳入疾病代码,并成立由总统亲自担任委员长的游戏特别委员会 [11][12][13] 韩国游戏产业现状与挑战 - 韩国游戏产业出现14年来首次衰退,2023年出口额同比下降6.5%至83.94亿美元,超过四成游戏公司不盈利,行业年营业利润缩水近60% [18][20] - 韩国游戏用户比例从2022年的74.4%显著下降至2023年的62.9%,甚至低于疫情前水平 [18] - 韩国游戏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相对下降,中国游戏市场总收入早在2012年已超越韩国,到2015年中国游戏出口额也已超越韩国 [18][20] 全球游戏产业竞争格局 - 沙特将游戏和电竞写入国家2030愿景,成立Savvy Games Group进行全球收购,目标是将沙特打造成世界游戏和电子竞技中心 [22] - 印度政府鼓励游戏产业成为“印度文化走向世界”的平台,利用其年轻人口和工程师红利发展游戏产业 [23] - 欧盟在2022年通过“欧盟游戏法案”,从资金、政策、人才等多层面大力扶持本土游戏产业发展 [25] 游戏产业的价值与影响 - 全球游戏产业规模达1700亿美元,超过全球唱片音乐产业和电影票房总和 [39] - 游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美国的CS、Dota和日本的超级马里奥、宝可梦已成为全球年轻人的共同回忆 [42] - 游戏技术横跨显示、渲染、通讯、图形处理、AI、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其进步能带动其他技术突破,产生“蜂鸟效应” [45][50] 游戏与前沿技术结合 - 研究机构使用《星际争霸II》和《Dota 2》等游戏训练AI解决复杂博弈和长程规划问题,展示了游戏在强化学习领域的价值 [46][47] - 育碧和英伟达等公司研究基于LLM的“NEO NPCs”和“ACE”技术,使NPC能与玩家进行自然语言实时对话 [48] - 游戏为AI Agent的训练提供了包含感知、决策、行动的理想环境,其复杂的技术、交互和环境将与AI协同进化 [49][51]
前三季度,北京智慧养老服务新设机构同比增长超七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7 11:49
总体增长态势 - 前三季度北京新设机构数量达27.81万户,同比增长21%,呈现量质齐升态势 [1] - 中心城区新设机构11.52万户,同比增长42.42%,占全市总量41.43% [3] - 平原新城新设机构10.79万户,同比增长34.12%,占全市总量38.8% [3] 数字经济产业 - 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新设机构1.81万户,同比增长46.97% [3] - 数字技术应用业占比超6成,软件开发业同比增长135.28%,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3.14%,两者合计贡献全市数字经济增量的61.92% [3] - 数字要素驱动业新设机构6000多户,同比增长19.82%,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批发零售、数字内容与媒体三大领域合计新设近4000户 [3] - 平原新城数字经济新设机构7500多户,同比增长51.37%,占全市总量41.76% [3] - 中心城区数字经济新设机构7400多户,同比增长88.4%,占比41.08%,与平原新城形成双轮驱动 [3] 养老产业 - 养老产业新设机构13.86万户,同比增长30.5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54个百分点 [4] - 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类机构新设9.51万户,同比增长47% [4] - 智慧养老服务新设1.13万户,同比增长70.87%,成为最大增长点 [1][4] - 中心城区养老产业新设机构5.56万户,同比增长54.59%,占全市总量40.13% [4] - 平原新城养老产业新设5.70万户,同比增长44.31%,占比41.15%,两大区域合计贡献超8成,形成城区加新城联动格局 [4] 文化及相关产业 - 文化及相关产业新设机构3.36万户,同比增长17.57%,呈现恢复性增长 [4] - 内容创作生产类机构新设2.35万户,同比增长19.42%,占据主导地位 [4] - 文化投资运营类增速达111.3%,主要受文旅融合基金和演艺投资平台带动 [4] - 中心城区文化类新设机构1.56万户,同比增长49%,占全市总量46.35% [4] - 平原新城文化类新设1.14万户,同比增长29.34%,占比33.89%,两大区域合计占比超8成 [4]
闵行区博物馆“小馆办大展”连续火出圈 年轻讲解员也备受追捧 脱口秀式讲解让文物活了起来
解放日报· 2025-10-15 09:48
记者 黄勇娣 闵行区融媒体中心 陈奕宁 "春秋时有位楚灵王,他以举国之力修建了章华台,被戏称为'细腰台',你知道这名字的由来吗? 因为楚王好细腰,楚国女子吃得比较少,登上章华台要休息三次……" 除了好细腰的楚灵王,被徐迪"吐槽"过的名人还真不少——"辛追夫人其实是个吃货,她爱吃兔 子、鹧鸪、斑鸠、天鹅、野猪,去世时胃里还有138.5枚甜瓜籽""这张唐长安城的平面图上,分布着李 白、杜甫、白居易和长孙无忌的风雅旧居,你们知道这些房产的地段和价格吗""叶公好龙又怕龙,其实 是当时楚文化的一种隐喻,体现了'原本崇凤的楚人主动吸收中原礼制(龙崇拜)'的复杂心态"…… "讲历史,就要像聊家常一样。"徐迪说。但"八卦"的背后是专业精神。每次大展前,他要做大量功 课,除了看展品资料,还会看B站上的中国通史,再看对应朝代的纪录片和考古片。日积月累,做到融 会贯通、深入浅出,把艰深枯燥的内容化为亲切的故事,让冰冷静默的宝藏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从"无人来"到"抢着来" 受追捧不是一天炼成的。2014年,徐迪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进入闵博分 馆张充仁纪念馆当讲解员。 10年前,区级博物馆基本没啥人去。2019 ...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新华社· 2025-09-29 14:19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9月2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 绍,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 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 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旅游业经受疫情冲击后快速恢复发 展,产品供给、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市场乱象得到有力整治,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 速度。 ...
郑志刚成立香港上合发展 布局全新环球集团 投资九大革新产业领域
搜狐网· 2025-09-21 15:05
公司战略定位 - 香港上合发展(ALMAD Group)正式成立 核心战略聚焦投资未来二十年有望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九大革新产业领域[2] - 集团由企业家郑志刚创立 业务网络覆盖中国内地及新兴市场包括东盟国家、中东国家等地区[2] - 集团重点布局三大方向:投资新兴市场革新产业、推动创新及金融领域突破、全球拓展K11 by AC文化生态圈[2][8] 新兴市场产业投资 - 投资领域涵盖文化、娱乐、体育、媒体、中医医疗全球化、商业管理及大文旅产业[3][8] - 这些产业兼具高度市场可行性与巨大商业潜力 预计服务Z世代及Alpha世代未来需求[3] - 集团将投资东盟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产业升级项目 同时拓展数字资产与文化产业业务[3] 创新与金融布局 - 集团致力站稳Web3金融创新前沿 探索数字领域潜在机遇并关注监管环境动态[4] - 将探索区块链技术和沉浸式数字体验在不同产业的应用方案[4] - 创始人郑志刚曾参与小红书、小鹏汽车、Micro Connect等科技初创企业早期投资[4] 文化生态圈拓展 - K11 by AC作为集团文化品牌 致力于重塑零售及文化市场版图 管理零售资产与文化艺术区[5] - 旗下动漫IP业务"Experience 11"在中国内地及中东国家迅速扩张 聚焦ACGN和二次元产业[5] - 正在扩展Gentry Club业务 打造以匠人生活风尚为主题的高隐私度私人会所[5] 商业模式基础 - 集团延续郑志刚2008年创办K11时提出的"文商共融"理念 将艺术设计及零售元素融入生态圈[6] - 曾领导建设香港总投资额达26亿美元的国际文化艺术区Victoria Dockside及K11 MUSEA项目[6] - 集团作为商业生态圈延伸 积极吸引理念相同的企业伙伴及战略投资者[6] 创始人背景 - 郑志刚为集团创始人及执行主席 同时担任K11 by AC创始人及K11创始人[7] - 曾领导团队参与Victoria Dockside及启德体育园等地标项目[7] - 创立非营利机构K11 Art Foundation和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 扶持艺术家及促进传统工艺复兴[7]
外国友人逛云南文博会,逛着逛着就跟着跳起来了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9 17:22
9月18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团,到正在举办的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 览会(2025)采访调研。云南文博会汇聚了独具特色、斑斓多彩的云南各地文化,激发了外国友人的浓 厚兴趣,他们逛着逛着就跟着跳起来了…… ...
今年,国家级母基金选GP有了新变化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15 16:53
峰会背景 - 2025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于8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 由母基金研究中心主办 北京市顺义区政府及国资机构协办 吸引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 母基金 保险资管及投资机构等300余位代表参与[1] 国家级母基金投资策略 - 国家服务贸易基金筛选子基金聚焦政策导向 财务回报及产业赋能三方面 政策导向关注服务贸易企业投资历史及储备项目 财务回报强调DPI指标及退出情况 产业赋能要求投向服务贸易头部企业并推荐直投项目 推动跨境资源整合 数字化运营及生态协同 重点布局数字贸易 生物医药 跨境电商及人工智能等领域[4] - 国科资本采用"一个支点 两条主线 三种业务模式"策略 以科技创新为支点 围绕中国科学院优势及科技创新主线 通过母基金管理 产业直投及科创服务三种模式 子基金选择关注混改国有机构 民营机构及产业龙头CVC基金 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及产业链强化 建立动态调整与黑名单机制[5] - 国新基金子基金投资策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服务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突出与央企产业链协同及直投业务协同 通过股权合作 资源互补及联合研究构建长期资本平台 筛选标准关注稳定投资业绩 产业周期理解及产业链关键环节洞察[6] 赋能实体经济实践 - 国科创投作为中科院创投平台 核心功能为发现与培育科技成果 通过基金筛选科研成果推动产业化 链接资本与产业资源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选育接三环节 筛选科研成果与场景匹配度 以资金产业规划及试点示范培育成果 对接龙头企业供应链缩短产业化时间 布局传统产业降本增效 战新产业卡脖子环节及未来产业[8] - 诚通基金围绕战新产业及未来产业布局人工智能 新材料 半导体及新能源等领域 通过基金加产业加央企协同模式放大乘数效应 母子基金联动覆盖全生命周期 利用央企产业链 客户网络及制造体系优势加速被投企业验证与交付 推动混改与中长期激励 在AI与半导体领域通过专项基金布局关键材料与装备形成产业协同[9] - 保险资金与母基金特性高度契合 母基金通过遴选GP和分散布局发挥长期资本作用 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支持关键核心技术领域 推动S基金和并购基金建设形成接力式投资循环 通过GP绩效分层与滚动复投机制配置资金至原创性团队 强化与科创板 北交所及REITs市场工具联动[9][10] - 中文投紧扣文化强国战略 以政策引导加市场化运作推动文化与实体产业融合 聚焦文化加科技 文化加消费及文化加旅游领域 以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实现中央财政出资6倍以上放大倍数 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实操 重点布局文化加科技赛道 投资数字化文化新业态及AI文创应用 通过场景搭建及产业链合作提供投后支持[10][11] 行业活动预告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将于2026年1月21日在瑞士达沃斯举办 由全球母基金协会主办 母基金研究中心承办 会期从1月19日至23日 邀请全球母基金与基金行业重量级人物参与[1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