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幻想照进现实的产业跃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5:56
机器人格斗赛事 - 全球首个以"全尺寸类人身高"人形机器人为竞技主体的赛事"机甲拳王"官宣 将于12月举行 [1] - 赛事配套全球首个融合真实场景的智能机器人试验场 位于深圳龙岗区坂田街道 具备研发测试、竞技赛事等六大功能 [1] - 参赛机器人身高1.8米 需模拟人类运动模式完成对抗性动作 通过智能决策系统实时应对复杂环境 [2][3] - 主办方创新规则融合人类竞技体育特点 要求拳拳到"铁" 可能出现火花四溅、漏机油等真实效果 [2] 技术突破与产业价值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对动态平衡和关节协调提出新要求 制造成本更高 [2] - 公司具备电机、减速机、控制器核心本体的自主研发能力 能制造身轻如燕且爆发力强的机器人 [2] - 采用开源策略开放源代码 各俱乐部可训练升级机器人 压缩开发成本并激活"长尾创新" [2] - 赛事暴露技术短板的同时生成海量真实数据 推动算法迭代 吸引行业关注 [3] - 格斗场景是对机器人"大脑、小脑、身体"三部分协同的全面考验 [4] 行业发展阶段 - 人形机器人已逐步走过0-1阶段 进入1-10的成长期 [3] - 我国连续多年保持全球最大机器人生产及消费市场 在机械结构、运动能力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 [4] - 国产人形机器人在机械结构、运动能力和量产成本控制方面表现突出 [4] 技术瓶颈与突破路径 - 机器人"大脑"距离及格线仍遥远 现有AI模型仅能预设200种动作 无法应对复杂场景 [5] - 多模态感知与动作耦合的训练数据稀缺 获取成本高 制约物理大模型发展 [5] - 格斗赛事成为物理多模态大模型研发的"数据富矿" 高频动态交互场景助力技术迭代 [5] 产业远景目标 - 赛事是机器人产业化的能力摸底 最终目标是将机器人带入工业领域和家庭生活 [5][6] - 主办方远景目标是将机器人竞技推进奥运会 开创人机共融的奥林匹克新时代 [6] - 实战中暴露的缺点和积累的数据是机器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6]
深圳龙岗“All in AI”战略背后的三重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4:16
战略布局与机构创新 - 深圳市龙岗区宣布实施All in AI战略并成立全国首个政府直属机构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人机署)[1] - 人机署将统筹规划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生态建设、企业服务、场景推广等职责[1] - 该机构旨在解决企业跨部门协调难题并通过场景开发引导减少行业波动[1] 战略背景与目标 - 成立人机署基于三方面考虑:抢抓战略机遇、陪伴产业周期、整合资源乘势而上[2] - 人工智能技术被视为与电气化、信息化同等重要的基础性技术革命[3] - 龙岗区通过"专门机构+专项政策"组合破解传统部门职能分割导致的协同难题[3] 资源保障与基础设施 - 龙岗算力平台湾东智算现有自建算力2000P年底将扩展至万P级资源池[6] - 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包括调度40000P社会智算资源建设10000P在线算力中心[6] - 政府将统筹百亿订单开放医院、学校等场景为中小企业提供验证机会[6] 产业基础与生态构建 - 龙岗已集聚华为、云天励飞等350余家产业链企业2024年AI集群增加值达4052亿元增速65%[8] - 智能机器人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昇腾芯片成为国产AI服务器首选[8] - 计划加速硬件国产化并构建全域"+AI"场景应用创新工作体系[8] 发展蓝图与量化目标 - 2027年目标实现全球AI技术在80%以上重点行业深度应用[9] - 规划建成国家级AI开源社区落地100个智能应用标杆项目[9] - 带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打造"零门槛试验场、无上限梦想城"[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