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新型储能勇攀3亿千瓦高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7:23
宁德市产业地位 - 宁德市陆地面积1.3万平方公里 构建最完整锂电产业生态 贡献全球超五分之一锂电池产能[1] - 2023年获授"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称号 世界储能大会成为产业合作重要平台[1] 新型储能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行业快速发展[1] - 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3] - 储能系统价格三年下降约八成 近期集采中标价低于0.4元/Wh[7] 政策目标与规划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5-2027年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目标[3] - 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3] - 工信部路线图规划:2027年装机超1.8亿千瓦 2030年超2.4亿千瓦 2035年超3亿千瓦[5] - 满足2030年13万亿千瓦时用电需求 促进28-30亿千瓦新能源消纳 需配套新型储能装机3亿千瓦[4] 行业挑战 - 面临安全风险 价格竞争激烈 产品参数虚标 技术同质化 无序扩张五大挑战[7] - 恶性低价导致减料减配 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企业毛利急速缩水[7] - 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大快猛上"节奏易引发发展挑战[6] 高质量发展方向 - 需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 坚守安全底线 构建实证市场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融合零碳电力系统[8] - 政策要求2027年实现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提升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8] - "十五五"期间需坚持规划引领 统筹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协同发展 完善市场与价格机制[9]
新型储能开启十年新征途,2035年装机超过3亿千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1:41
文章核心观点 - 新型储能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但需警惕价格竞争、技术同质化和无序扩张等挑战 未来需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高质量发展 [1][2][3][7][8][9][10] 产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宁德市构建完整锂电产业生态 贡献全球超20%锂电池产能 [1] - 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1] - 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7376万千瓦 [3] - 三年间储能系统价格下降约80% 近期集采中标价低于0.4元/Wh [8] 政策目标与规划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装机超1.8亿千瓦目标 较2024年实现翻倍增长 [3] - 专项行动方案预计带动2500亿元直接投资 [3] - 工信部路线图规划:2027年装机超1.8亿千瓦 2030年超2.4亿千瓦 2035年超3亿千瓦 [6] - 业内专家预测2030年装机有望达3亿千瓦 但官方将目标节点放宽至2035年 [4][6] 行业挑战与问题 - 面临五大挑战:安全隐患、价格竞争异常激烈、产品参数虚标、技术同质化、无序扩张 [8] - 恶性低价导致减料减配 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8] - 价格战蔓延至海外 导致企业毛利急速缩水 [8] - 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大快猛上"节奏易引发发展挑战 [7] 未来发展路径 - "十五五"期间新型储能需与源网荷环节融合 支撑13万亿千瓦时用电需求和28-30亿千瓦新能源消纳 [4] - 需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 重点包括坚守安全底线、构建实证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融合零碳电力系统 [9] - 八部门方案要求2027年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提升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 [9] - 需通过政策机制和标准探索 促进成本下降后的高质量发展 [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