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业务

搜索文档
凯盛科技(600552):经营改善,期待新业务放量
长江证券· 2025-05-06 17: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收入12.65亿,同比增长0.1%;归属净利润0.24亿,同比增长73.0%;扣非归属净利润0.12亿,去年同期亏损0.31亿 [2][4] - 期待公司新材料业务品类扩张以及UTG盖板放量,预计2025、2026年归属净利润1.9、2.6亿,对应PE53、39倍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Q1经营情况 - Q1收入同比持平略增,新材料品类逐步增加,消费电子需求依然承压;毛利率17.7%,同比提升3.4个pct,盈利能力改善明显;期间费率15.7%,同比提升0.5个pct;其他收益因政府补助减少同比减少3422万;归属净利率1.9%,同比提升0.8个pct,显示材料传统业务减亏,部分新产品受认可并批量应用贡献利润 [10] 创新能力 - 背靠中国建材集团、凯盛科技集团,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有22个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先进材料应用研究中心推进多种新技术开发;累计获授权专利582件,其中发明专利167件,实用新型专利415件;累计获软件著作权26件 [10] 应用材料突破 - 2024年锆系产品新增客户十余家;电熔氧化锆进入刹车片制造公司供应链;活性氧化锆增加高端产品和客户导入,销量同比增24.4%;纳米氧化锆导入新能源正极材料主流客户,销量同比增232.89%;球硅球铝产销两旺,销量同增45.5%,环氧灌封胶行业销量增幅超50%,开发覆铜板领域市场;抛光粉销量同增50.2% [10] 新型显示改善 - 2024年UTG一次成型项目点火试运行,成为头部终端客户折叠手机柔性盖板核心供应商,应用于红旗顶级轿车“国雅”的国风柔性车载卷轴屏;国显科技坚持战略,平板、笔电等传统消费类业务稳中有进,加深与LG战略合作,扩大市场份额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894|5432|5849|6218|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140|190|262|330| |EPS(元)|0.15|0.20|0.28|0.35| |市盈率|76.89|53.19|38.57|30.56| |市净率|2.58|2.31|2.18|2.04| |总资产收益率|1.2%|1.7%|2.2%|2.6%| |净资产收益率|3.4%|4.3%|5.7%|6.7%| |净利率|2.9%|3.5%|4.5%|5.3%| |资产负债率|58.9%|57.1%|55.9%|54.2%| |总资产周转率|0.46|0.48|0.50|0.51|[16]
伟明环保20250312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 公司:维民环保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环保业务 - 2024年有7个垃圾发电项目投入运营或试运营,期末规模达50万吨餐厨垃圾和近20万吨污泥,上网电量36亿多度,经济数据全面两位数增长[1][2] - 2025年有昆山三期和延安项目在建,昆山三期规模2250吨生活垃圾及700吨商处处理垃圾,延安项目一期处理规模650吨,目前田地审批完成,进入全面建设阶段[2] - 后续发展趋势包括开展炉渣处理项目提高附加值,计划到2030年在2026年投影规模4万吨基础上翻番,途径是参与国内项目整合、拓展新项目及重点开拓海外市场[3] - 2025年预计经营数据比2024年有两位数增长,2026年增速可能下降,但新项目落地会带来支撑[13] 装备业务 - 2024年前三季度增速较高,主要来自新材料和环保项目订单,在2023年积累订单基础上确认装备收入,同时获取新订单为2025年发展打下基础[4] - 全国布局四个装备制造基地,三个在温州以环保和新材料装备为主,一个在安徽盛运同城以输送设备装备研发生产制造为主[4] - 未来希望参与更多市场竞争,获取新订单,培育产值过亿的成熟装备产品;国内放慢BOT项目投资步伐,加快与其他企业合作提供装备业务模式发展,近期有项目落地[4][5] 新材料业务 - 印尼加曼项目年产4万吨高冰镍,目前1万吨产能利用率达70%以上,后续产能和规模会提升,争取每吨高冰镍毛利达3000美金以上;第一条线还在试生产,未进行转固,达到会计处理标准后再进行[6][7][8] - 国内伟林盛轻公司172.5万吨电解镍项目已顺利投产,产品达到行业品级要求[6] - 高冰镍项目后续储备9万吨,满产后会根据成本和设备运行情况尽快启动建设,可能找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温州项目实现部分产能和工序,后续考虑在不同环节引进合作伙伴[11] 其他方面 - 分红方面,介入新材料行业前分红比例控制在30%以上,2022年后因新项目资本开支压缩比例,过去三年平均值约20%,后续资本开支可控,公司原则是在发展同时通过分红回报股东[19] - 资本开支来自环保和新材料项目,后续是否启动新高冰镍项目建设会影响开支,项目有合作伙伴,资本开支会在股东间分配;垃圾发电项目国内聚焦技改,海外市场拓展也会有开支,但公司负债率低于50%,有息负债率不考虑转债在20%以内,资本开支未影响结构稳健性[20][21] - 2024年雇费盈利净利率在10 - 15亿区间,带来相应现金流;部分项目国补电费未确定,2025年国家推动环保企业欠款政策出台,应收账款回收会更乐观,现金流会更好[21][22] - 处理费正常账期一般为一个季度,个别项目一个月;电费账期比处理费稍长,在季度到半年度;国补已列入目录项目每半年进行,未列入项目收取时间不确定,总体账期大部分在一年以内[22][23] - 超低排放改造有两种类型,早期项目可能整厂拆除重建,投入较大;近几年部分项目已达欧盟排放标准,个别指标提升投入较少,具体成本需与政府明确边界条件[25][26] - 关注垃圾焚烧和数据中心合作,积极接洽,垃圾发电项目电量和蒸汽可支持数据中心运行,商业逻辑可行,具体落地待探讨[27][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垃圾焚烧企业走出去情况,东南亚、印尼、越南、泰国及中亚地区有项目合作,印尼人口多、经济发展快、环保设施薄弱,市场需求大,公司关注该市场,前期邀请当地官员访问促进项目决策进度[17][18] - 2024年前三季度新订单27亿,主要来自环保PPP项目和昆山商机,环保和精彩装备收入同比增长;未来环保因浙江省超低排放要求会有技改提升需求带来新订单,新材料海外业务拓展也会支持装备订单[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