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造车
icon
搜索文档
车企半年考 | 零跑夺销冠、小米愁产能,新造车“洗牌”
北京商报· 2025-07-02 23:13
新造车销量格局变化 - 零跑汽车以22.17万辆上半年交付量成为新势力销冠 连续四个月领先 6月单月销量近5万辆 [2][3][6] - 理想汽车上半年销量超20万辆 仅完成全年目标32% 6月交付3.63万辆环比同比双降 [3][6] - 小鹏汽车上半年销量19.7万辆 同比增长279% 已超去年全年 目标完成率52% [3][7] - 问界品牌6月销量4.47万辆 上半年赛力斯集团交付15.2万辆 单月反超理想汽车 [3][11] - 小米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超15万辆 已完成全年35万辆目标的42% [4][9] - 深蓝汽车上半年交付14.3万辆 位列新造车第六 6月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79% [4][12] 头部车企动态与战略调整 - 零跑汽车加速新品投放 推出B10/B01/C16等车型 全球销售网络达1500家 [6] - 理想汽车重组组织架构 成立智能汽车群组 下半年将推出i8/i6两款纯电SUV [6][7] - 小鹏汽车MONA M03 Max订单占比超80% 连续10个月交付破万 7月将推G7车型 [7] - 蔚来上半年交付11.4万辆 三大品牌布局完成 下半年计划推出ES8/乐道L90等 [8] - 鸿蒙智行上半年交付15.67万辆 6月单月5.27万辆创新高 "四界"产品全部进入交付 [10][11] 新兴品牌表现 - 小米SU7上市后持续热销 YU7车型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辆 产能成主要瓶颈 [9][10] - 极氪品牌上半年销量超9万辆 同比增长3% 完成与领克合并后资源整合 [13] - 岚图汽车上半年交付5.6万辆 6月销量破万同比增长83% [13] - 阿维塔6月销量超万辆 同比增长117% 但绝对销量仍处低位 [13]
小米造车三年,未公开的犹豫、决策和挑战
晚点LatePost· 2024-07-22 18:37
小米造车背景与决策 - 2018年小米上市时智能手机销量下滑,IPO首日破发1.18%,促使管理层探索电动车等新增长点[5] - 2019年小米曾因特斯拉现金流危机和蔚来亏损百亿元暂缓造车计划,但2020年特斯拉市值增长8倍、蔚来市值超千亿美元刺激重启[5] - 2021年美国资本限制成为公开造车导火索,董事会紧急讨论后决定入场[6] - 市场对造车消息反应积极,小米股价当日涨幅超10%,加速决策进程[8] 团队与资源布局 - 初期17人核心团队中16人为小米内部转岗,仅设计负责人李田原来自宝马(iX/i7主设计师)[10] - 关键人物胡峥楠(前吉利研究院院长)加入后协助组建硬件/动力部门,并吸引吉利工程师加盟[10] - 当前团队规模达7000人,主要来自汽车行业,薪酬水平介于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之间[10] - 初期资金充沛:2021年现金储备超千亿元,计划首期投入100亿元、十年投资100亿美元[11] 产品战略与开发 - 首款车SU7对标特斯拉Model3(2021年中国销量30万辆),避开当时主流SUV赛道[14] - 选择20万元以上价位塑造高端品牌,为后续下沉市场预留空间[15] - 开发周期压缩至2年(传统需4年),采用已验证方案:保时捷Taycan外观轮廓、迈凯伦大灯设计、CTB电池技术等[16] - 供应链选择全球化一级供应商(博世/布雷博/采埃孚),但一体压铸机选用性价比更高的海天[19] 生产与销售体系 - 自建北京亦庄工厂(非代工),两期规划年产能30万辆,二期2025年竣工[19] - 销售采用"直营+经销"混合模式:87家门店(截至2024年6月),目标年底达220家(相当于新势力6年规模)[20] - 门店成本控制严格:3000平米店面改造费用控制在200万元以内[20] 未来产品规划 - 第二款车(纯电SUV)已进入测试,与SU7同平台并共享零部件,预计2025年上半年发布[21] - 第三款车可能为增程SUV或20万元以内大众车型,具体方向尚未明确[21] - 雷军提出长期目标:进入全球前五,认为汽车行业将如手机般赢家通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