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代码编程
icon
搜索文档
AI公司创始人现跑路迪拜,80%收入烧广告、假账骗投资人,微软都被坑:硅谷的第一个AI大泡沫出现了
36氪· 2025-09-01 15:5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Engineer.ai于2016年创立 旨在为企业提供应用程序开发平台[5] - 2018年获得首轮大型风投时未提及AI定位 当时全球.ai域名不足15000个[5] - 2023年完成由卡塔尔投资局领投的最后一轮融资 总融资额达4.5亿美元[6][7] - 2024年公司估值达15亿美元 成为欧洲最大AI独角兽之一[3] - 2024年冬季董事会发现财务问题 首席执行官辞职 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3][18] 财务问题 - 2023财年报告收入1.57亿美元 实际仅4200万美元 虚报比例达73%[18] - 2024财年报告收入2.17亿美元 实际仅5100万美元 虚报比例达76%[18] - 破产前现金储备仅700万美元 后续筹集7500万美元仍无法维持运营[3][4] - 欠亚马逊云服务8500万美元 欠微软3000万美元[4][18] - 债权人扣押新加坡账户资金 导致无法支付英美员工工资[4] 营销与支出 - 2024年营销推广投入4200万美元 占收入比例高达80%[10] - 品牌支出在一年内翻两番 员工数量增长至1500人[10] - 频繁参与国际顶级科技会议 包括Web峰会 TechCrunch Disrupt和Gitex Global[9] - 首席执行官以"首席魔法师"形象活跃于媒体 身着标志性毛衣增加辨识度[10][11] 技术真实性争议 - 核心产品Natasha被指控由700名印度程序员手动操作 而非AI系统[20] - 2019年《华尔街日报》揭露平台严重依赖人工承包商而非人工智能[14][20] - 内部开发体验混乱 UI引擎无法生成可用代码 自动化流程徒有其表[21] - 前员工证实两年间未见成功交付项目 公司持续接单但无法兑现承诺[20] 管理层与监管问题 - 2019年美国高管起诉公司使用两套账簿 将公司比作Theranos[13] - 创始人被指控使用公款维持奢侈生活 包括私人厨师和游艇旅行[1][13] - 公司荣获《Fast Company》AI创新力第三名 但被合作伙伴摩根大通否认业务关系[11] - 创始人2024年获安永年度企业家奖 但最终未获全球奖项[12] - 纽约南区检察官正对公司展开调查 涉嫌欺诈投资者[25] 行业现象 - .ai域名数量从2018年不足15000个增长至2024年日均1500个注册 年底预计超100万个[5] - 虚假AI公司在硅谷盛行 术语化营销成为融资手段 实际技术含量存疑[23] - 同类公司Nate因虚假AI宣传被起诉 投资者损失4000万美元[24] - GameOn AI公司涉嫌盗用公款6000万美元 被SEC指控欺诈[25]
AI公司创始人现跑路迪拜!80%收入烧广告、假账骗投资人,微软都被坑:硅谷的第一个AI大泡沫出现了!
AI前线· 2025-09-01 14:56
公司背景与历史 - Builder AI 曾为欧洲最大 AI 独角兽之一 估值达 15 亿美元 后被列为 AI 领域第三大最具创新力公司 仅次于 OpenAI 和谷歌 OpenMind [4] - 公司前身为 Engineer.ai 2016 年创立 旨在提供平台帮助企业获取应用程序和软件工具 最初未强调 AI 定位 [7] - 2023 年完成第四轮融资 由卡塔尔投资局领投 投资者包括软银 DeepCore 微软等 总融资额达 4.5 亿美元 [8][9] 财务与运营危机 - 2023 财年报告收入 1.57 亿美元 实际仅 4200 万美元 2024 财年报告收入 2.17 亿美元 实际仅 5100 万美元 收入被严重夸大 [23] - 公司现金储备仅余 700 万美元 后筹集 7500 万美元维持运营 但仍欠亚马逊 8500 万美元 欠微软 3000 万美元 [4][5] - 债权人扣押新加坡银行账户资金 导致无法支付员工工资 最终申请破产保护 [5][24] 营销策略与支出 - 2024 年宣传推广投入达 4200 万美元 占收入 80% 品牌支出当年翻两番 [11] - 频繁参加国际科技会议 如 Web 峰会 TechCrunch Disrupt 大会 并展示 AI 项目管理器 Natasha [10] - 创始人自称首席魔法师 通过高调形象和媒体曝光强化品牌认知 [11][13] 技术能力与造假指控 - 被指控无真实 AI 能力 内部员工称 Natasha 由 700 名印度程序员手动操作 而非 AI 系统 [25] - 2019 年已有报道指出平台严重依赖人工承包商 非人工智能 开发工作由印度员工手动完成 [25] - 前高管指控公司使用两套账簿 虚假数据提供给投资者 实际客户数量少且满意度低 [17] 行业影响与类似案例 - AI 初创公司 Nate 同样被指控无真实 AI 技术 由菲律宾外包商手动处理交易 创始人因欺诈罪被起诉 [30] - GameOn AI 公司被 SEC 指控伪造审计报告和收入 盗用身份信息 挪用公款用于个人开支 [31] - 虚假 AI 在硅谷盛行 术语如机器学习和大型语言模型被滥用以获取投资 实际技术不重要 [29] 领导层与治理问题 - 创始人 Duggal 被董事会解雇 因收入夸大和债务问题 后转型为技术顾问但无实质内容 [24][27] - 2019 年前高管起诉公司 指控虚假数据和奢侈使用公款 案件最终和解但条款未公开 [15][19] - COVID 疫情成为公司发展契机 但投资未有效投入业务 导致后续现金流枯竭 [20][23]
速递|告别996!百度秒哒掀起"开发革命",说话就能生成代码的时代来了
Z Finance· 2025-03-24 17:50
百度秒哒平台上线 - 国内首个"对话式"应用开发平台秒哒于3月24日正式全量上线[1] - 平台采用"无代码编程+多智能体协作+多工具调用"技术组合[1] - 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即可自动生成完整功能代码[1] - 实现"3分钟生成+1小时迭代"的开发体验[1] 平台技术特点 - "智能体协作矩阵"内置十余个垂直领域智能体[1] - 用户可动态调整策略和行为组建虚拟开发团队[1] - 平台集成多种第三方工具和服务实现无缝对接[1] - 构建从需求到部署的全链路支持[1] 市场反响 - 去年11月发布即吸引超20000家企业申请内测[1] - AI应用开发将进入全民时代[2] - "让智能体人人可用"正在成为现实[2] 功能演示 - 无代码编程可快速生成网站如旅行摄影博客[4] - 博客包含个人简介、旅行日记、摄影作品集等功能模块[4] - 平台支持调用第三方工具如微信分享、位置导航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