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蛋白

搜索文档
小虫子撬动的新质生产力:黑水虻“吃”出千亿市场——专访茵塞普科技创始人余广滔
证券时报· 2025-05-29 20:10
核心观点 - 黑水虻幼虫通过生物技术转化为高蛋白饲料和食品,撬动环保与食品领域千亿级市场 [2][7] - 公司利用跨学科技术实现有机废弃物高价值资源化利用,解决餐厨垃圾处理难题并替代进口饲料蛋白 [7][8] - 创始人坚持"用企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初心,将昆虫蛋白技术产业化并推动国产替代 [3][12][17] 行业分析 - 国内饲料蛋白原料80%依赖进口,政策鼓励向生物资源转化蛋白,昆虫蛋白技术符合大食物观战略方向 [8] - 深圳2024年餐厨垃圾达225万吨,黑水虻技术可实现全量资源化利用,潜在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7][8] - 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昆虫蛋白替代传统饲料,全球粮食危机解决方案中昆虫蛋白被列为重要方向 [13] 公司技术 - 黑水虻幼虫35天完成生命周期,1公斤虫卵10天消耗15吨厨余垃圾,产出2-3吨鲜虫及5吨有机肥 [7] - 幼虫风干样本粗蛋白质含量超40%,粗脂肪达30%,可替代鱼粉等传统饲料原料 [7] - 技术整合生物转化、工业自动化、AI环境控制,形成封闭式黑灯工厂生产链 [14] 商业化进展 - 当前饲料用昆虫蛋白年销售额达千万元级别,增速超50%,食品级蛋白产品正在研发 [7][11] - 已与深圳能源集团合作落地盐田产业化基地,处理区域餐厨垃圾有机固渣 [8] - 2024年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云沐资本、固高科技、清水湾基金等 [17] 创始人历程 - 从有机农场失败到受纪录片启发,2013年确立昆虫蛋白创业方向 [13] - 初期在传统养殖场蹲守观察虫体发育,克服技术研发环境困难 [16][17] - 资金链危机时获固高科技可换股债权融资支持,推动技术迭代 [17]
小虫子撬动的新质生产力:黑水虻“吃”出千亿市场——专访茵塞普科技创始人余广滔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19:26
编者按: 在科技裂变与产业升级的浪潮中,青年创业者如破土新芽,用突破常规的思维叩击未来之门。 当青春的创造力与市场的需求共振,每一个"异想天开"都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起点。创业之路从无坦 途,他们如何在资金短缺时破局而出,在质疑声中坚守热爱,在试错成本里提炼成长公式?证券时报今 日起推出《创业新青年》栏目,聚焦那些以"脑洞"破局的创新先锋。 在深圳前海梦工厂的一隅,一罐罐风干的黑水虻幼虫静立在茵塞普科技公司的展示区内,这些体长仅3 厘米的"生态工程师",正悄然撬动着环保与食品领域的千亿级市场。 当多数人对昆虫避之不及,茵塞普科技创始人余广滔却带着"用绿色创新科技,为世界提供可持续蛋 白"的梦想,利用黑水虻开启创业之路,以跨学科的智能技术,让黑水虻完成从"大自然清道夫"到"创新 蛋白生产者"的蜕变,成为新质生产力浪潮里的生动注脚。 从大学参加创业大赛为粤北山区孩子创建乡村流动图书馆,到复耕香港荒废农田里的有机农场梦,到在 传统养殖场中蹲守观察小虫子的生长发育,再到创业资金链紧张向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求取转机。 余广滔向证券时报记者讲述了他如何坚持"用企业的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创业初心,并且一步步将不起 眼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