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处理

搜索文档
天原股份:全资子公司签署环保处理设施委托运营合同
快讯· 2025-06-13 16:30
关联交易公告 - 全资子公司宜宾天原海丰和泰有限公司拟与关联方宜宾博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委托运营合同》,合同期限12个月,总金额预计为1.4亿元 [1] - 另涉及向关联方销售商品金额预计为9500万元 [1] - 合同旨在使环保设施达到专业化运行和管理,提高环保处理质效 [1] 交易影响 - 交易对公司正常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1] - 关联交易定价公平、公正、公允 [1]
68吨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 全国统一行动,苏州为江苏省分会场
苏州日报· 2025-06-11 08:32
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销毁行动 - 2025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启动 全国25个省(区、市)分会场联动 苏州作为江苏省分会场参与 [1] - 苏州工业园区集中销毁100多个品种约68吨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涉及摩托车头盔、保健食品、酒类等14大类 [1] - 销毁商品均为执法行动中查获并依法没收的物品 通过焚烧处置变成废渣 [1] 苏州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效 - 2024年以来苏州市查办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5145件 公安机关破获犯罪案件250起 抓获犯罪嫌疑人425名 [2] - 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6746件 审结6385件 检察机关审查批捕案件97件157人 受理审查起诉案件326件651人 [2] - 苏州海关办理行邮渠道侵权案件3起 涉及侵权物品2928件 侵权物品批次53批 [2] 苏州市执法监管措施 - 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药品安全"雳剑"行动、民生领域"铁拳"行动等专项整治 [3] - 建立重点案件联合挂牌督办机制 与沪浙皖三地签订商业秘密保护合作协议 发布《高新技术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规范》地方标准 [3] - 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获全省考核第一 被评为优秀等次 [3]
小虫子撬动的新质生产力:黑水虻“吃”出千亿市场——专访茵塞普科技创始人余广滔
证券时报· 2025-05-29 20:10
核心观点 - 黑水虻幼虫通过生物技术转化为高蛋白饲料和食品,撬动环保与食品领域千亿级市场 [2][7] - 公司利用跨学科技术实现有机废弃物高价值资源化利用,解决餐厨垃圾处理难题并替代进口饲料蛋白 [7][8] - 创始人坚持"用企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初心,将昆虫蛋白技术产业化并推动国产替代 [3][12][17] 行业分析 - 国内饲料蛋白原料80%依赖进口,政策鼓励向生物资源转化蛋白,昆虫蛋白技术符合大食物观战略方向 [8] - 深圳2024年餐厨垃圾达225万吨,黑水虻技术可实现全量资源化利用,潜在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7][8] - 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昆虫蛋白替代传统饲料,全球粮食危机解决方案中昆虫蛋白被列为重要方向 [13] 公司技术 - 黑水虻幼虫35天完成生命周期,1公斤虫卵10天消耗15吨厨余垃圾,产出2-3吨鲜虫及5吨有机肥 [7] - 幼虫风干样本粗蛋白质含量超40%,粗脂肪达30%,可替代鱼粉等传统饲料原料 [7] - 技术整合生物转化、工业自动化、AI环境控制,形成封闭式黑灯工厂生产链 [14] 商业化进展 - 当前饲料用昆虫蛋白年销售额达千万元级别,增速超50%,食品级蛋白产品正在研发 [7][11] - 已与深圳能源集团合作落地盐田产业化基地,处理区域餐厨垃圾有机固渣 [8] - 2024年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云沐资本、固高科技、清水湾基金等 [17] 创始人历程 - 从有机农场失败到受纪录片启发,2013年确立昆虫蛋白创业方向 [13] - 初期在传统养殖场蹲守观察虫体发育,克服技术研发环境困难 [16][17] - 资金链危机时获固高科技可换股债权融资支持,推动技术迭代 [17]
小虫子撬动的新质生产力:黑水虻“吃”出千亿市场——专访茵塞普科技创始人余广滔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19:26
编者按: 在科技裂变与产业升级的浪潮中,青年创业者如破土新芽,用突破常规的思维叩击未来之门。 当青春的创造力与市场的需求共振,每一个"异想天开"都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起点。创业之路从无坦 途,他们如何在资金短缺时破局而出,在质疑声中坚守热爱,在试错成本里提炼成长公式?证券时报今 日起推出《创业新青年》栏目,聚焦那些以"脑洞"破局的创新先锋。 在深圳前海梦工厂的一隅,一罐罐风干的黑水虻幼虫静立在茵塞普科技公司的展示区内,这些体长仅3 厘米的"生态工程师",正悄然撬动着环保与食品领域的千亿级市场。 当多数人对昆虫避之不及,茵塞普科技创始人余广滔却带着"用绿色创新科技,为世界提供可持续蛋 白"的梦想,利用黑水虻开启创业之路,以跨学科的智能技术,让黑水虻完成从"大自然清道夫"到"创新 蛋白生产者"的蜕变,成为新质生产力浪潮里的生动注脚。 从大学参加创业大赛为粤北山区孩子创建乡村流动图书馆,到复耕香港荒废农田里的有机农场梦,到在 传统养殖场中蹲守观察小虫子的生长发育,再到创业资金链紧张向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求取转机。 余广滔向证券时报记者讲述了他如何坚持"用企业的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创业初心,并且一步步将不起 眼的"小 ...
摸“家底” 挖“矿藏” 强“智治” 加快推进美丽武汉建设
长江日报· 2025-05-27 09:01
旅游与生态建设 - 武汉今年"五一"位列全国旅游热门城市第八位,生态持续向好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1] - 本地居民明显感受到城市生态改善,武汉兼具"颜值"与"内涵"[1] - 城市正通过具体行动将"绿色"理念融入发展,加速生态与幸福协同建设[3] 生物多样性保护 - 2020年起系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覆盖府河、涨渡湖等典型区域,编制5套生物图鉴及《武汉市生物多样性地图》[4] - 青头潜鸭、刀鲚等珍稀物种重现,城区蛙鸣回归显示生态持续修复[4] 生态价值量化 - 灵山矿区修复后植被覆盖率提升至63.4%,生态产品总值达2.58亿元(较修复前增长超100%)[5] - 该案例纳入湖北省生态省建设宣传样本,探索建立地方特色生态产品核算体系[5] - 推动核算结果应用于生态补偿、权益交易等领域,实现"绿水青山"价值转化[5][6] 循环经济实践 - 岚图汽车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率80%、可回收利用率98.6%,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铝合金回炉技术突出[8] - 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日处理垃圾3000吨,年发电6.77亿度(减排CO₂超80万吨/等效4370万棵树)[8] - 格林美首创报废汽车"六化"处理模式,武钢钢渣回收年减碳2.8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7.95%[9] 智能环保监管 - 构建"AI+非现场监管"体系,通过排放特征库与作弊识别模型实现精准监控[10] - 系统可秒回80%企业环保咨询,疑难问题专家"云问诊",执法效率显著提升[10] - 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推动治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