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际访客
icon
搜索文档
美航空航天局公布最新图像 “星际访客”系古老彗星
环球网资讯· 2025-11-22 11:1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颗彗星的命名蕴藏着其"身份密码"。其中"ATLAS"代表它的发现者ATLAS研究团队;字母"I" 代表"星 际",说明它是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数字"3"表示它是第三个被确认的来自星际空间的天体。其他两个 分别是2017年发现的"奥陌陌"和2019年发现的鲍里索夫彗星。 美国航空航天局19日公布了由其探测器和空间望远镜拍摄的"星际访客"——阿特拉斯(3I/ATLAS)一 批最新图像。美国航空航天局官员否定了关于它是一艘外星飞船的猜测。天文学家已经确定这是一颗彗 星,可能比太阳系还要古老。 作为人类观测史上第三颗被记录的"星际访客",阿特拉斯拥有独特的高速运动和异常形态,并因此在社 交媒体上广泛引发其为"外星母舰"的猜测。 美国航空航天局副局长 阿米特·克沙特里亚:首先,我想在一开始就澄清谣言,我认为我们有必要谈谈 这个问题。这个天体是一颗彗星,它的外观和行为都像一颗彗星,所有证据都表明它就是一颗彗星。但 这颗彗星来自太阳系外,这让它变得迷人、令人兴奋。在科学领域同样也非常重要,这是人类发现的第 三个类似的星际天体。 今年7月1日,美国航空航天局资助的位于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最后警报系统 ...
美航天局公布“星际访客”彗星最新图像
新华社· 2025-11-20 14:56
新华社洛杉矶11月19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航天局19日公布了由其探测器和空间望远镜拍摄的"星际 访客"——彗星3I/ATLAS的一批最新图像。这颗彗星预计将于12月19日前后飞掠地球,届时它与地球的 最近距离约2.7亿公里,约为地日距离的两倍。 研究人员认为,3I/ATLAS起源于太阳系外的一个恒星系统,在形成后被抛入星际空间,在数百万至数 十亿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漂流,最近才进入太阳系。 这颗彗星的命名蕴藏着其"身份密码"。其中"ATLAS"代表它的发现者ATLAS研究团队;字母"I"代表"星 际",说明它是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数字"3"表示它是第三个被确认的来自星际空间的天体。(完) 今年7月1日,美航天局资助的位于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最后警报系统"(ATLAS)巡天望远镜首次发 现该天体。这是迄今被观测到的第三个造访太阳系的星际天体。此后,美航天局已有12台探测设备拍摄 到它,包括哈勃空间望远镜、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火星探测器等。随着该天体继续穿越太阳系, 预计还会有更多航天器继续捕捉其影像。 据介绍,今年秋季,彗星3I/ATLAS从距离火星约3000万公里处飞掠。当时美航天局3个火星探测器对其 进 ...
马斯克称若发现外星人证据就公开
搜狐财经· 2025-11-05 01:50
马斯克对外星生命的表态 - 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播客节目中明确表态,若掌握外星人存在的确凿证据,将公开该发现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在镜头前郑重承诺永远不会自杀,该言论被解读为对潜在威胁的间接回应或对信息透明度的坚定立场 [1] 天体"3I/ATLAS"的背景信息 - 天文学家于今年7月首次观测到神秘天体"3I/ATLAS",其直径在440米至5.6千米之间 [3] - 该天体正以每小时超过2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太阳系,是人类记录的第三个星际访客 [3] - "3I/ATLAS"异常的轨道与物理特性引发了科学界的激烈讨论,其真实身份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 [3]
是彗星还是外星母舰——太阳系第三位星际访客引热议
科技日报· 2025-10-29 11:38
天体发现与基本特征 - 3I/ATLAS是由NASA资助的小行星撞地预警系统(ATLAS)于7月1日发现的星际天体,当时以约每小时21万公里的速度飞行,距离地球约6.7亿公里[2] - 该天体被归类为彗星,具有微弱的彗发和短尾巴,昵称为“宇宙雪球”[2] - 其体积巨大,直径估计达10至20公里,相当于美国曼哈顿岛大小,质量最低约33亿吨,比前两位星际访客“奥陌陌”和“2I/鲍里索夫”高出千倍乃至百万倍[2] 天体活动与化学成分 - 3I/ATLAS每秒释放约180公斤尘埃,是2I/鲍里索夫的两倍多,轨道更高,速度更快,年龄可能比太阳系本身还要大,甚至可能是太阳系的两倍[2] - 国际团队使用智利甚大望远镜探测到其彗发中发光的镍蒸气,表明其正经历一系列化学活化过程,释放的镍可能与其复杂的分子结构有关[3] - 科学家观测到氰根气体的谱线,但在观测范围内未检测到铁元素,推测镍可能以分子形式存在,例如与一氧化碳或其他有机化合物结合[3] - 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发现其彗发中二氧化碳含量远高于水冰,同时还探测到水冰颗粒和一氧化碳气体,说明多种冷冻物质在逐渐升温[3] 科学观测与未来研究 - 10月29日,3I/ATLAS将经过近日点,此时是研究彗星组成的最佳位置,因为太阳加热会使其内部不同种类的冰汽化,是科学观测的黄金期[1] - 全球多台望远镜和太阳观测器正在密切追踪其动态,科学家正分析其亮度变化、喷发速率与尾迹形态,以判断其内部结构与成分比例[6] - 这些研究可能会改变科学家对星际彗星和其他太阳系化学成分的看法,也为了解整个银河系行星系统的起源提供新的视角[6]
“星际访客”新图像公布,天文学家:可能比太阳系更古老
观察者网· 2025-07-18 16:23
星际天体3I/ATLAS的发现 - 天文学家观测到第三个进入太阳系的星际天体3I/ATLAS,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三个"星际访客" [1] - 美国夏威夷双子座天文台拍摄到该天体的新图像,显示其拥有致密的彗发 [1] - 该天体最初由NASA资助的ATLAS望远镜系统发现,被标记为A11pl3Z,后正式命名为3I/ATLAS或C/2025 N1 [3] 3I/ATLAS的轨道特征 - 科学家计算其轨道偏心率达6.2,确认来自太阳系之外 [3] - 该天体正以每秒超过60公里的速度穿过太阳系,最终将离开太阳系 [3] - 目前位于木星轨道,距离地球4.65亿公里,距离太阳6亿公里 [5] 3I/ATLAS的物理特性 - 天文学家尚未确定其体积,推测直径可能在20公里左右 [3] - 表现出彗星特征,可能由大量水冰组成 [4] - 牛津大学研究团队认为其可能比太阳系更古老,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性 [4] 观测计划与意义 - 双子座天文台将继续观测该天体在太阳光中变热的过程 [1] - 预计将在2023年10月30日到达距离太阳2.1亿公里的近日点 [5] - 12月将到达距离地球最近处约2.7亿公里,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 [5] 星际天体研究背景 - 此前人类仅发现过两个星际访客:2017年的奥陌陌和2019年的鲍里索夫 [5] - 《自然》期刊指出人类可能遗漏了一些星际天体 [5]
外星系不明物体造访太阳系
证券时报· 2025-07-04 17:21
星际访客A11pI3Z的发现 - 欧洲航天局发现代号A11pI3Z的不明物体,可能来自外星系,是已知第三个造访太阳系的星际访客 [2] - 该物体目前位于小行星带和木星之间,距离地球数亿公里,去年10月距离太阳最近时位于火星轨道之外,与地球分处太阳两侧,无撞击地球风险 [2] - 研究人员无法确定其构成(岩石小行星或彗星),形状和大小尚不明确 [2] 星际访客的特征推测 - 西班牙天体物理学家罗德里格斯估计其宽度约40公里,哈佛大学洛布推测为19公里,后者若成立则质量是首个星际访客"奥陌陌"的1000万倍 [2][3] - 运行轨迹奇特且速度极快,是判断其来自外星系的主要依据 [2] 已知星际访客对比 - 首个星际访客"奥陌陌"发现于2017年,最长处约400米,最初被误认为小行星后确认为彗星 [3] - 第二个星际访客21/Borisov发现于2019年,被确认为彗星 [3]
外星系不明物体造访太阳系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15:22
星际访客A11pI3Z的发现与特征 - 欧洲航天局发现代号A11pI3Z的不明物体,可能是第三个造访太阳系的星际访客,目前位于小行星带和木星之间,距离地球数亿公里 [1] - 该物体在去年10月距离太阳最近时位于火星轨道之外,与地球分别位于太阳两侧,不会撞击地球 [1] - 研究人员无法确定A11pI3Z是岩石类小行星还是由岩石、冰和尘埃构成的彗星,对其形状和大小也尚不清楚 [2] A11pI3Z的物理特性推测 - 西班牙天体物理学家罗德里格斯估计A11pI3Z宽度约40公里 [2] - 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洛布推测其宽度约19公里,质量可能是首个星际访客"奥陌陌"的1000万倍 [2] - "奥陌陌"最长处约400米,最初被认为是小行星,后确认为彗星 [2] 已知星际访客的比较 - 2017年发现的"奥陌陌"是首个已知星际访客 [2] - 2019年发现的21/Borisov是第二个已知星际访客,被确认为彗星 [2] - A11pI3Z若确认19公里宽度,将成为质量最大的已知星际访客 [2]
外星系不明物体造访太阳系
财联社· 2025-07-04 13:06
星际访客A11pI3Z的发现与特征 - 欧洲航天局确认代号A11pI3Z的不明物体可能来自外星系,是已知第三个造访太阳系的星际访客[1] - 该物体目前位于小行星带和木星之间,距离地球数亿公里,去年10月最近时仍位于火星轨道外侧,与地球分处太阳两侧,无撞击风险[1] - 研究人员无法确定其构成(岩石小行星或彗星),对其形状和大小亦无定论[2] 星际访客的物理特性推测 - 西班牙天体物理学家罗德里格斯估计其宽度约40公里[2] - 哈佛大学洛布推测宽度约19公里,若成立则质量是首个星际访客"奥陌陌"的1000万倍("奥陌陌"最长处400米)[2] - 运行轨迹奇特且速度极快是判断其星际来源的主要依据[2] 已知星际访客对比 - 首个星际访客"奥陌陌"(2017年发现)最初被误判为小行星,后确认为彗星[2] - 第二个星际访客21/Borisov(2019年发现)被证实为彗星[2] - A11pI3Z若确认19公里宽度,将成为迄今最大的星际访客[2]
外星系不明物体造访太阳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2:43
星际访客A11pI3Z的发现与特征 - 欧洲航天局确认代号A11pI3Z的不明物体可能来自外星系,是已知第三个造访太阳系的星际访客 [1] - 该物体目前位于小行星带和木星之间,距离地球数亿公里,去年10月最近时仍在火星轨道之外 [1] - 研究人员无法确定其具体构成,可能是岩石类小行星或由岩石、冰和尘埃构成的彗星 [2] - 西班牙天体物理学家罗德里格斯估计其宽度约40公里,哈佛大学洛布推测约19公里 [2] - 若确定为19公里宽,其质量将是首个星际访客"奥陌陌"的1000万倍 [2] 已知星际访客的比较 - 首个星际访客"奥陌陌"发现于2017年10月,呈雪茄型长条状,最长处约400米 [2] - 第二个星际访客21/Borisov发现于2019年,被确认为彗星 [2] - A11pI3Z的运行轨迹奇特且速度极快,这是判断其来自外星系的主要依据 [2]
【微特稿·科技与新知】已知第三个 外星系不明物体造访太阳系
新华社· 2025-07-03 14:45
星际访客A11pI3Z的发现 - 一个代号为A11pI3Z的不明物体引起多国天文学家注意,可能来自外星系,是目前已知造访太阳系的第三个"星际访客" [1] - 该物体目前位于小行星带和木星之间,距离地球数亿公里,去年10月距离太阳最近时也在火星轨道之外,不会撞击地球 [1] - 研究人员无法确定其是岩石类小行星还是由岩石、冰和尘埃构成的彗星,形状和大小也尚未明确 [1] A11pI3Z的特征推测 - 西班牙天体物理学家何赛普-特里戈·罗德里格斯估计其宽度在40公里左右,运行轨迹奇特且速度极快 [1] - 美国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阿维·洛布推测其宽度约为19公里,质量可能是首个星际访客"奥陌陌"的1000万倍 [1][2] 已知星际访客的比较 - 首个星际访客是2017年发现的"奥陌陌",最长处约400米,最初被认为是一颗小行星,后分析为彗星 [2] - 第二个星际访客是2019年发现的21/Borisov,据分析是一颗彗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