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惠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国庆中秋假期来临 各地文旅有哪些新玩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1 07:58
假期文旅市场概况 - 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 [1]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大型基建如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和港珠澳大桥正转变为文旅顶流,通过桥旅融合模式创造文化新空间和旅游消费新场景,例如设置咖啡厅、蹦极、观光电梯等设施 [1] - 桥旅融合模式是文旅融合、交旅融合的创新空间和新样板,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启示和借鉴 [1] 提升游客体验与产品迭代 - 行业需通过内容更新和产品迭代来拉近与游客的距离,例如借鉴迪士尼乐园不断创新发展内部内容和场景的做法 [2] - 提升体验包括发展主题酒店、民宿集群,开发游客喜爱的周边产品,以及增加互动元素,如酒店客房可观看到北极熊、餐厅可观看到企鹅等 [2] 公共服务与城市温度 - 节假日期间政府大院、食堂等公共场所的开放,增加了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弹性供给,优化了供需结构 [3] - 公共场所的开放体现了城市的温度和政府的善意,是以人为本的旅游发展理念的体现 [3] 行业发展理念与趋势 - 行业发展理念应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发展普惠旅游让更多人能旅游 [4] - 行业需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深程度、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融合发展,并通过科技赋能发展智慧旅游 [4]
2025中国(厦门)休闲旅游大会探讨入境旅游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5-18 14:01
厦门入境旅游发展现状 - 2024年厦门市共接待境外旅客395 23万人次,其中经厦门口岸入境旅客270 3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60%,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30 7万人次,同比增长90% [1] -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组合拳"吸引国际游客,入境游持续升温 [1] - 厦门将通过深化"数字赋能"行动、实施"文化出海"行动、拓展"枢纽链接"行动,建设入境游首站城市和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 [1] 厦门作为入境游首站城市的优势 - 厦门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是国际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2] - 厦门具备闽南文化、华侨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资源禀赋,在发展入境旅游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 厦门不断创新文化展示形式,吸引国际游客"走进来",推动厦门文化"传开来" [2] 行业合作与创新举措 - 厦门与多个城市和厦门航空公司联合启动"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联程旅游协作",并发布联程产品 [2] - 厦门从早期打造的"温馨天天游"到推进"城乡一体化"创新举措,构建"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 [3] - 厦门通过公交车一元票价的便民服务和全域范围内公共服务对游客的开放,将"真诚、善意、温暖"融入旅游发展 [3] 未来发展建议 - 专家建议厦门可从打造标杆滨海度假产品、激活"乐动厦门"基因、挖掘闽南文化价值等方面发力 [3] - 厦门凭借丰富的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成为福建全省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极点 [3] - "真诚、善意、温暖"是实现普惠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让大众旅游充满人文温度 [2]
争夺60亿人次、6万亿元市场!多省市打造这一增长新引擎
第一财经· 2025-04-28 20:01
文旅产业成为地方经济新引擎 - 地方政府密集举办高规格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将文旅产业作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江西、湖北、山东、福建等省份积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1][2] - 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14.8%),旅游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17.1%),预计2025年旅游人次将突破60亿,收入超6万亿元[3] - 湖北省2024年旅游总收入突破9000亿元(同比+18.8%),带动就业超420万人,对全省就业贡献率超10%[3] 旅游业带动效应显著 - 旅游业对航空、住宿、景区等行业拉动作用明显,高速发展期相关行业预订量激增[4] - 吉林省2025年春节旅游数据:接待游客2770.68万人次(同比+35%),旅游收入337.55亿元(同比+68.26%),得益于2024年旅游大会推动的IP矩阵建设[4] - 贵州通过"村超""村BA"等创新营销激活旅游新热点,避暑旅居成为新时尚[6] 旅游市场新趋势与增长点 - 旅游目的地多元化:北方冰雪之旅崛起,三四线"网红城市"出圈,如吉林打造"一山两湖三江四季"全季旅游IP[4][6] - 新兴客群崛起:2025年一季度农村居民出游人次4.76亿(同比+39.2%),花费0.32万亿元(同比+39.6%),低线城市和农村成为新客源[7][8] - 入境游快速增长:2025年清明假期入出境游客251.33万人次(同比+22.4%),山东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入境游推广[9] 未来发展方向 - 亲子研学、老人怀旧旅行、特色文化旅行将成为新增长点[7] - 普惠旅游发展重点:推进市场下沉至农村、发展老年旅居康养、研学旅游及社区休闲设施建设[7] - 地方政府强化营销创新,如湖北省委书记担任"文旅首席推荐官",江西通过"五一"前大会提振消费[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