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文博
搜索文档
智慧文博:当千年文明遇见数字科技
齐鲁晚报· 2025-10-24 17:5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传统文博行业管理模式存在信息碎片化问题,文物完整信息分散在考古发掘、档案管理等多个系统中,标准不统一导致跨机构、跨地域数据共享困难 [1] - 保护管理具有滞后性,文物出现险情时往往已错过最佳保护时机 [1] 公司解决方案 - 公司打造智慧文博一体化服务平台,以“聚、理、通、用”为核心理念,构建覆盖文物全生命周期的数字管理体系 [2] - 平台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等技术为文物创建数字资产,服务于专业研究、保护工作及虚拟展览 [2] - 平台建立统一数据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化接口打通各级文博机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开放文化生态系统 [2] 公司核心能力 - 公司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覆盖从文物数据采集、治理到保护利用的全业务流程,提供文物资源大数据平台、安全监管平台等完整解决方案 [3] - 公司拥有标准化建设能力,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文物数据共享接口规范等标准体系建设,确保全国数据互联互通 [3] - 公司展现技术融合能力,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文物保护与利用提供支撑 [3] - 公司打造“管、服、策、营”的智慧文博服务新范式,推动文博机构从传统管理向智慧服务转型 [3] 数字化转型成效 - 智慧文博一体化服务平台使博物馆管理员可随时快速调取馆藏文物完整档案,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4] - 数字化推动文物保护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通过大数据分析可精准预测保护需求并提前部署措施 [4] - 数字化复原技术使受损文物在数字世界重现,智慧导览等创新应用为观众带来个性化观展体验 [4] - 平台在多个部委、省级案例中实现了文物数据的深度融合与共享,推动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提质增效 [4]
从高冷到火热,博物馆缘何成“顶流”?
大众日报· 2025-10-06 08:56
从高冷到火热,博物馆缘何成"顶流"? 不断延伸"文化半径"找联结,精准"拥抱"并照亮人们的精神需求 这个假期,博物馆比平常更"热"。在山东,山东博物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等, 陆续迎来了客流高峰。 除了琳琅满目的展览之外,博物馆还"大显身手",推出妙趣横生的特色活动,让游客解锁更多"打 开方式",收获新知识、新体验,更好"拥抱"文化新生活。 一票难求 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 "排了半个小时队,终于看到希望了。"10月5日上午10点,细雨蒙蒙,山东博物馆门前广场等待入 馆参观的队伍已经排了几百米,而且还在变长。 来自河北邯郸的游客李女士假期带着10岁的女儿到济南游玩,专门安排了山东博物馆的参观行 程。"这是第一次来济南,在网上做攻略时发现山东博物馆和趵突泉、大明湖热度并列,而且很适合亲 子游,所以来看看。" 数据显示,仅10月1日,山东博物馆就接待观众19852人次,此后几天,一直保持在日均两三万人次 规模。"尽管已经延时开放,而且每天分3个时段预约,我10月1日在线上预约时,还是提示1日到5日的 票已经约满了,非常紧俏。"来自菏泽郓城的李昀说,自己"蹲"了好几天,才好不容易抢到了票。"假期 赶上连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