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业

搜索文档
住建部部长倪虹在京会见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何永贤
快讯· 2025-07-08 15:32
智通财经7月8日电,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京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围绕内 地与香港住房政策实践进行深入交流。何永贤介绍了香港通过增加房屋供应、规范公屋管理、应用建筑 新科技、提升社区公共设施和物业服务水平等举措,在改善居民居住品质方面取得的进展。倪虹表示, 香港在有限土地资源和高房价压力下,构建了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推动安居发展,取得积极进 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推动加强内地和香港在住房政策及实施效果、老旧小区改造、房屋建造技 术、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发挥香港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推动建筑企业走出去,大力支持香港 通过发展装配式住房、应用数字科技等新技术新材料,提升住房建造效率和质量,发展智慧物业和服 务,不断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为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住建部部长倪虹在京会见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何永贤 ...
智慧物业锚定城市治理新赛道,45万物业人共创“宜居湖北”新标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6:41
行业转型与政策导向 - 物业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与城市发展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趋势一致 [1] - "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部署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1] - 湖北积极响应"四好"建设政策,在2025武汉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上特别打造"四好湖北馆"展示创新实践 [1] 物业行业现状与数据 - 湖北省注册物业服务企业7000余家,实际开展服务6000余家,从业人员超45万人 [2] - 湖北省物业服务项目近1.6万个,服务面积超12亿平方米,年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 [2] - 武汉市物业企业2500多家,在管面积7亿平方米,从业人员24万人,总营收178亿元 [2] 城市更新与改造进展 - 2024年武汉在城市更新方面开工6.9万套安置房,老旧小区改造实际指标完成率超过100% [2] - 武汉共加装电梯3000多部,完成199个完整社区建设,覆盖率达17.25% [2] - 武汉在推进老旧小区物业全覆盖上进展明显,有望在2025年实现全覆盖 [2] 智慧物业与科技应用 - 武汉已有超30项智慧小区场景落地,物业管理系统数字化发展方面27个模块已全部完成 [2] - 博览会展示智慧物业运营平台、人形门卫机器人、电梯更新改造方案、华为智能安防产品、安防巡逻机器人等科技产品 [3] -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表示希望博览会展示的新产品、新技术能快速走入物业小区提高生活品质 [3] 行业服务拓展与创新 - 物业行业从"基础服务"迈向"城市运营",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关键一环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最后一公里" [3] - 武汉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在适老化改造中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引入智能门锁、感应灯等科技产品 [1] - 世茂服务携手支付宝上线"畅行码"简化门岗登记流程,武汉嘉信物业打造"骑手悦行圈"为外卖骑手提供便利 [2] 行业管理与经验推广 - 湖北已实现省市县三级物业行业党委全覆盖 [3] - 武汉"红色物业"经验、襄阳"物业三张清单"联建、宜昌物业"123"政策体系等先进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3] -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表示将推动行业向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转型升级,延伸服务场景至养老托育、低碳社区等领域 [4]
中海物业20250605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为物业管理行业,公司为中海物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2024 年中海物业总收入提升 7.5%达 140 亿港元,毛利和股东应占利润同比提升超 12%,分别达 23 亿和 15 亿港元,纯利率从 10.4%增至 10.8%,派息从每股 14 港仙增至 18 港仙,核心指标复合增速超 20%,收入复合增速 24.6%,派息复合增速 29.5%[2][3] - **业务布局与物管业务**:进驻 167 个城市,在管项目 2232 个,面积 4.3 亿平方米,物管业务收入增 13.3%至 107 亿港元,毛利增 21%至 17 亿港元,基础服务毛利率从 15%提至 16%,第三方与关联方项目、非住与住宅业态占比稳定,新签合约面积 6600 万平方米,2020 - 2024 年外拓平均增速超 45%,非住业态超 100%,学校赛道外拓 95 个、医院赛道外拓 50 个项目[2][5] - **科技应用战略**:长期推进科技物业、绿色物业及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应用 AI 助手及项目运营管理平台,推动集团数据库建立及 AI 赋能管理以降本增效[6] - **增值服务成果**:2024 年住户增值服务收入增 7.2%至 14 亿港元,毛利增 4.5%至 3.5 亿港元,租售业务收入及毛利增超 30%,房地产相关业务收入 18 亿港元、毛利 2.4 亿港元保持稳定,毛利率 13.1%,停车位买卖业务销售 2200 多个车位,收入 1.4 亿元人民币,毛利率超 20%[2][8] - **未来计划**:坚持稳健作风,推进智慧物业数字化转型,应用 AI 提效;项目端探索解放前线人员生产力的 AI 应用,已上线无人巡检等智慧化工具[9] - **发展方向与增速**:2024 年物业管理行业增速放缓,公司发力优势领域,拓展非住宅、谨慎对待住宅存量、倾斜增值服务资源、扩大城市服务领域[10] - **应对降费潮措施**:与业主协商将费用定在指导范围最高区间,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2024 年约 4000 万退盘治理亏损或微利项目[4][12] - **非住宅领域客户稳定性**:客户稳定性下降,但收费有提升空间,公司计划加强该领域管理以实现增长和收益[13] - **非洲市场风险管控**:考量甲方支付能力,实施大客户战略,与政府直接合作,2025 年加强项目筛选和经营风险防范[4][14] - **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态度**:持谨慎态度,评估项目后接手符合策略且盈利项目,关注新进物业公司续约问题[15][16] - **降本增效手段**:利用科技数字化和先进工具,加强集采,优化人效比和成本收入比[17] - **第三方项目占比考虑**:第三方占比主要来自非住领域,住宅新增三方平台增长有限,公司注重利润,聚焦飞筑服务类项目[18] - **应对非住板块要求**:提升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实施大客户战略,与政府合作确保专业服务能力和降低风险[19] - **优势业态**:院校和医院领域表现突出,有标杆项目,内部强化服务能力并复制优秀经验[20] - **收缴率情况**:相对稳定,受大环境影响有下滑但可控,住宅领域受影响大[21] - **业主增值服务业务**:出售业务收入和毛利增超 30%,公共空间服务稳定,居家生活及商业服务涵盖到家等,租售业务突出,今年重点发展租售、美居等,到家等建立客户粘性并孵化新产品[21] - **非业主增值服务**:受地产影响可能下降,开拓第三方咨询合作,工程维修维护需求强、收入翻番,推广智慧类产品[22] - **应对资产减值措施**:采取严格应收账款管理策略,整体减值率约 8%,按既定比率处理长账龄难收回账款[23] - **酬金制项目情况**:港澳住宅类、境内部分商业和住宅项目采用酬金制,内地以包干制为主,短期内占比变化不大[23][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与中建旗下各局物业公司保持友好合作,沟通紧密,项目处理无固定模式[11] - 公司在全国不同地区面对降费政策,积极争取费用在指导范围最高区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