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住房保障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77平52万多,10分钟一套!济南首批配售型保障房开始选房
齐鲁晚报· 2025-07-12 16:14
济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选房活动 - 济南正式开启第一批次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选房活动 共有清河新筑和凤鸣新筑两个项目共计433套房源 其中清河新筑191套 凤鸣新筑242套 [1][21] - 选房活动为期3天 12日进行清河新筑项目选房 13日至14日进行凤鸣新筑项目选房 [1] - 具备摇号资格的家庭共1598户 其中清河新筑项目350户 凤鸣新筑项目1248户 [21] 项目详情 - 清河新筑项目77.14平方米两室一厅户型总价约52万元 相当于周边商品房价格的一半 [11] - 购房者普遍采用30%首付方式 后续还款压力较小 [11] - 选房流程高效 从叫号到签约平均仅需10分钟 现场设置签到区、等候区、选房区等一站式服务区域 [13][20] 未来规划 - 七彩新筑项目即将开始配售 位于历城区彩石街道 共规划26栋建筑1900户 [21] - 济南还筹建了徐家庄、西沙等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及部分存量房源转换项目 [23] - 济南构建多样化住房保障体系 通过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补贴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23] 购房者反馈 - 购房者对项目位置、户型、装修表示满意 认为性价比超高 [5][11] - 保障房政策使购房从"遥不可及"变为"唾手可得" 有效解决工薪家庭住房问题 [1][11] - 购房者表示拥有自有住房后生活更有保障 在异乡打拼更有底气 [11][13]
住建部部长倪虹在京会见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何永贤
快讯· 2025-07-08 15:32
住房政策交流 -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与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就内地与香港住房政策实践进行深入交流 [1] - 香港通过增加房屋供应、规范公屋管理、应用建筑新科技、提升社区公共设施和物业服务水平改善居民居住品质 [1] - 香港在有限土地资源和高房价压力下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并推动安居发展 [1] 合作方向 -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推动内地与香港在住房政策及实施效果、老旧小区改造、房屋建造技术、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深度交流 [1] - 发挥香港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推动建筑企业走出去 [1] - 支持香港发展装配式住房、应用数字科技等新技术新材料以提升住房建造效率和质量 [1] - 发展智慧物业和服务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1] 香港住房发展举措 - 香港通过增加房屋供应、规范公屋管理、应用建筑新科技、提升社区公共设施和物业服务水平取得积极进展 [1] - 香港在有限土地资源和高房价压力下持续推动安居发展 [1]
加快“好房子”建设 提升群众居住品质
广西日报· 2025-06-28 11:00
资金筹措与分配 - 广西已筹措各类补助资金约34亿元推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01亿元,同比增长38% [1] - 资金分配与上年度绩效评价结果挂钩,从2025年补助资金中安排奖励资金1.91亿元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市县给予倾斜支持 [2] 三大工程支持 - 安排补助资金约3亿元支持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其中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约0.45万套,重点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等群体住房困难 [1] - 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惠及居民约0.6万户,采取拆除重建、综合整治等方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1]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安排补助资金6.73亿元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1万套(间),重点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 [1] - 安排资金0.75亿元做好公租房保障,向约2.5万户保障对象发放租赁补贴,新筹集公租房130套 [1] 居住环境改造 - 安排14.1亿元支持全区1191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重点支持小区内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惠及居民约12.68万户 [2] - 安排资金7.86亿元推动城市危旧房改造提质增效,改造C、D级危险住房1.69万套 [2]
多地配售型保障房加速“开卖”
第一财经· 2025-06-25 18:06
配售型保障房加速推进 - 多地配售型保障房建设销售取得实质性进展,包括济南、南宁、成都、广州等城市[1] - 定价原则为"保本微利",普遍为周边商品房价格的五六折[1] - 实行封闭管理,禁止变更为商品房流入市场,取消金融属性[1] - 中指研究院建议以"筹集为主、新建为辅"的方式推进[1] 各地项目定价情况 - 济南清河新筑项目售价6750元/平方米,较周边二手房低40%[4][5] - 济南凤鸣新筑项目售价7900元/平方米,为周边项目六七折[4][5] - 南宁首批配售型保障房价格4493-5449元/平方米,约为商品房6折[5] - 广州首批项目售价15800-17300元/平方米,为周边商品房一半[6] - 成都天府新区项目预计销售均价15200元/平方米[6] 市场反应与认购情况 - 广州两个项目共吸引9000多户家庭申请[6] - 嘉翠苑400套房源收到3719户申购[6] - 萝岗和苑936套房源收到5286户申购[6] - 西安浐灞家园项目仍在公开销售,尚有少量房源[6] 配售型保障房特点 - 主要面向工薪收入群体、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引进人才[8] - 筹集渠道包括新建和转化两种方式[8] - 可通过划拨土地出让或利用存量土地建设[8] - 也可通过存量人才房、共有产权房或企业破产处置商品房转化[8] 市场影响因素 - 商品房价格持续调整削弱部分保障房价格优势[9] - 项目质量、户型设计、物业服务、地段等因素影响购房选择[9] - 封闭管理和回购政策细节需进一步明确[9] - 需关注区位和配套问题,避免资源浪费[10] 行业影响与发展建议 - 大量新建保障房可能分流商品房刚需市场[10] - 建议在商品住房库存大的城市改建或收购存量商品房[10] - 当前建设体量较小,对整体市场影响有限[10] - 长期看有助于理顺市场与保障关系,房企可专注高端产品[11]
配售型保障房加速入市,专家建议“筹集为主、新建为辅”
第一财经· 2025-06-25 15:17
配售型保障房加速推进 - 多地配售型保障房售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包括济南、南宁、成都、广州等城市[1] - 配售型保障房按"保本微利"原则定价,多为周边商品房价的五六折[1] - 实行封闭管理,禁止变更为商品房流入市场,金融属性被取消[1] 定价与市场对比 - 济南清河新筑项目售价6750元/平方米,较周边二手房低四成[3] - 济南凤鸣新筑项目售价7900元/平方米,为周边新房价格的三四折[3] - 南宁首批配售型保障房均价4493-5449元/平方米,约为商品房六折[4] - 广州萝岗和苑、嘉翠苑售价15800-17300元/平方米,为周边房价一半[4] 项目进展与认购情况 - 济南首批配售型保障房共433套,预计2027年6月底交房[3] - 南宁已筹集5000多套配售型保障房,首批71套房源开放报名[4] - 广州两个项目共1336套房源,吸引超9000户家庭申请[4] - 成都首个配售型保障房项目计划6月底预售,均价15200元/平方米[5] 筹集与建设模式 - 筹集渠道包括新建和转化两种途径,可利用存量土地或商品房转化[6] - 建议配售型保障房以"筹集为主、新建为辅",避免重复建设[7] - 当前房地产库存压力大,需平衡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关系[7] 市场影响与长期展望 - 配售型保障房体量较小,对新房市场影响有限[8] - 长期看可理顺市场与保障关系,刚性需求由保障房满足[8] - 房企可专注高端改善型产品开发,不受面积价格限制[8]
深圳配售型保障房,要来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5-29 19:45
深圳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 - 文件共5章37条 明确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 配售方式及流程 封闭管理 使用监管等内容 [1] -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限定户型面积 销售价格 使用和处分权利 实施封闭管理 面向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工薪群体配售 [3] - 住房以小户型的一居室和两居室为主 实行现房配售 [3] 配售价格与申请条件 - 配售价格覆盖项目划拨土地成本 建安成本 适度合理利润及相关税费 适当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住房供需关系 工薪群体支付能力等因素 [3] - 申请条件包括深户 在深圳市无自有住房(3年内未转让过或离婚分割过) 在深缴纳社保满5年(人才引进迁户核准条件者满3年) [3] - 住房主管部门可调整部分申请条件 具体项目的申请条件和配售价格在项目配售通告中载明 [3] 封闭管理机制 - 禁止以任何方式变更为商品住房 签订买卖合同满3年后可申请封闭流转 面向符合条件的对象转让 [4] - 回购价格计算公式为原购买价格×(1-年折旧系数×建筑物已使用年限) 年折旧系数取1% [4] - 深圳市住房主管部门可通过制定参考价格上限等方式规范转让行为 [4] 住房保障体系调整 - 深圳住房保障体系与国家全面靠拢 由配租(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两部分组成 [4] - 原有的安居房和人才房在存量项目建设 销售完毕后将退出市场 [4] -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最大优势是价格 2023年人才房和安居房受热捧主因在于价格优势 [4] 行业发展建议 -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需在中心区加大土地供应及优质配套设施供应 以打造"好房子" [4] - 需发扬价格优势 抑制流转和折旧劣势 关键在于能否与商品房形成差异化竞争 [4]
深圳楼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来袭
环球网· 2025-05-29 10:56
深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发布 -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两份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将对深圳楼市产生深远影响 [1] - 《深圳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共5章37条,详细规定申请条件、配售方式及流程、封闭管理等内容 [1] -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共8章46条,完善规划计划、建设筹集、建设项目管理等内容,主要针对三类保障性住房 [1]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具体内容 - 面向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工薪群体配售,实行现房配售,以小户型一居室和两居室为主 [2] - 配售价格覆盖项目划拨土地成本、建安成本、适度合理利润及相关税费,并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 [2] - 申请条件包括深圳户籍、无自有住房、缴纳社保满5年(人才引进满3年)等 [2] - 实施严格封闭管理,禁止变更为商品住房,签订买卖合同满3年后可申请封闭流转 [2]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配售型保障房要发挥价格优势,关键在于城市中心区土地供应和优质配套设施供应 [2] - 多个城市加速推出配售型保障房,长沙发布管理办法,广州成为首个推出此类措施的一线城市 [3] - 深圳政策体现了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决心,将对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向产生重要指引 [3] - 政策落地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中低收入群体需求,同时对商品房市场产生溢出效应 [3]
现房销售、成本定价、封闭流转,深圳发布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9:29
住房保障政策 - 深圳市发布《深圳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标志着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进入新阶段 [1] -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行现房配售,实施严格封闭管理,禁止变更为商品住房 [1][4] - 申请条件包括深户、在深圳无自有住房(3年内未转让或离婚分割)、缴纳社保满5年(人才引进满3年) [1][3] - 配售价格覆盖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合理利润及税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供需关系、支付能力等因素 [1][4] 住房类型与规划 -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小户型一居室和两居室为主,限定面积、价格和使用权利 [2] - 深圳原有的安居型商品房和人才住房将逐步退出 [2] - 2024年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万套,其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5万套 [6] - 配售型保障房分布在龙岗区(3000套)、宝安区、福田区(各2000套以上)、南山区(1720套)、龙华区(1500套) [6] 流转与定价机制 - 购房满3年后可申请封闭流转,面向符合条件的对象转让,回购价格按原价扣除年折旧1%计算 [4] - 配售型保障房与可售型保障房区别明显,后者价格参考周边市场且可取得完整产权 [4] - 人才住房售价为同地段商品房的60%左右,满10年可申请完全产权 [4] 市场影响 - 新政策将保障房与商品房区隔,避免同质化,形成"双轨制" [7] - 商品房市场需聚焦改善型需求,减少中小户型刚需盘,开发中大户型高附加值产品 [7] - 保障房制度拉平各方差距,去除金融属性,长期或推动行业聚焦产品力竞争 [7]
封闭流转 深圳拟出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新规
快讯· 2025-05-28 19:20
深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新规 - 深圳市发布《深圳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1] -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施严格封闭管理,禁止以任何方式变更为商品住房 [1] - 深圳在定价规则、封闭流转、销售规则、流转规定等方面与国家规定基本衔接一致 [1] - 深圳住房保障体系与国家全面靠拢,由配租和配售两部分组成 [1] - 配租部分包括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部分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1] - 原有的安居房和人才房在存量项目建设销售完毕后将退出市场 [1]
北京2025年住房年度计划发布 首将“好房子”建设纳入保障房领域
中国经营报· 2025-05-09 22:13
住房用地供应 - 北京市2025年安排商品住房用地240~300公顷,保障性住房用地475公顷,优先布局于轨道站点周边及重点功能区 [1] - 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注重与市政配套同步建设,保障性住房用地重点向产业聚集区和交通便利区域倾斜 [2] - 通过盘活存量商业办公、厂房等非居住用房,支持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拓宽保障房供给渠道 [2] 住房品质与市场稳定 - 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试点高品质住宅,中心城区推进既有住区可持续更新改造 [2] - 全面实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白名单"机制,强化预售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全过程监管体系 [2] - 首次将"好房子"建设纳入保障房领域,聚焦装配式装修、地暖构造等技术优化,探索可持续住宅标准 [2] 城市更新与物业管理 - 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成老楼加装电梯600部,启动危旧楼房改造(腾退)20万平方米 [3] - 老旧小区改造采取"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分层推进模式,同步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 [3] - 计划建成100个物业服务示范项目、选树100家示范企业、推出100个业委会标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3] 住房保障体系 - 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间),重点覆盖新市民、青年人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员 [4] - 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房源体系,规范租赁企业经营行为,实施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政策 [4] - 力争全市备案家庭保障率提高至85%,对低保、低收入、重残等特殊群体实现"应保尽保" [4] 公积金政策与住房发展 - 优化北京住房公积金政策,扩大租房提取支持范围,推进"电话贷款"服务直达模式 [5] - 对购买绿色建筑和多子女家庭提供贷款倾斜 [5] - 在中心城区和平原新城各提供不少于300套(间)公寓型房源,优先面向应届大学生和城市服务人员配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