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互联网

搜索文档
盛景嘉成王晓辉:政策东风+技术突破,下一代显示技术引爆XR产业链
创业邦· 2025-07-24 07:46
盛景嘉成创投概况 - 公司聚焦科技创新投资规模超130亿元,母基金与直投基金投资组合已涌现240家上市公司,覆盖全球2500家优质新经济企业,重点布局科技、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产业互联网等K型曲线向上赛道[1] AI智能眼镜市场爆发 - 2025年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达60万台,同比增长216%,其中Ray-Ban Meta智能眼镜贡献52.5万台销量,较去年同期17万台实现跨越式增长[3] - 小米智能眼镜2小时售罄万台,行业渗透率接近20%临界点,标志产品从小众走向主流市场[4] - Meta Ray-Ban眼镜全球销量突破200万副,相比初代产品30万副的累计销量实现质的飞跃[20] 显示技术演进趋势 - 显示技术从CRT→LCD→OLED→Micro-LED迭代,2024年全球显示市场规模达1228亿美元(+5.4%)[9] - Micro-LED被业界视为"终极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峰值50万尼特)、低功耗(能耗仅为Micro OLED一半)、长寿命等优势,在AR/VR设备应用潜力巨大[10][12][25] - 2025年CES展会上60%消费电子新品围绕"沉浸式显示"展开,国内AR眼镜厂商订单量同比增长300%[8] AR/VR设备发展逻辑 - 硬件载体从PC→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演进,AR眼镜重量已降至35克(莫界科技产品),价格下探至3000元以内,渗透率突破20%临界点[15][45] - VR电影获国家政策支持,《隐秘的秦陵》《唐宫夜宴》获001/002号龙标,IDC预测2025年全球VR大空间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美元(CAGR 58%)[41][42] - 中国VR市场份额从2020年18%提升至2024年37%,预计2025年占比超40%[43] 盛景嘉成投资布局 - 三年前即布局Micro-LED全产业链,投资诺视科技(垂直堆叠像素技术)、芯屏半导体(晶圆级混合键合)、数字光芯(驱动芯片设计)等核心技术企业[27][28][32][34] - 在AR整机领域投资莫界科技(全球最轻35克AR眼镜)、觉远创智等ODM企业,构建"芯片-光机-波导-整机"全栈能力[35][37] - 2019年即投资VR企业凌宇智控(NOLO),其拥有200余项核心专利,为中国空间站提供云XR解决方案[44]
2025智能互联网蓝皮书在沪发布 数智信托为智能互联网提供场景和服务
搜狐财经· 2025-07-19 08:09
活动概述 - 2025智能互联网蓝皮书发布分享活动在上海华侨大楼举行 由人民网主办 上海国际信托支持 [1] 公司战略与实践 - 上海国际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强调技术与需求的双向驱动 提出"需求拉动 生态合作 长期主义"理念 [3] - 公司在智能互联网领域通过信托架构为成熟企业提供员工持股、家族传承服务 同时为创业者提供财产隔离保障 [3] - 公司用专业能力汇聚"科创伙伴" 持续投资未来能力以将"智能互联"转化为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实效 [3] 科创股权投资成果展 - 展览聚焦"彰显创新力量、搭建合作桥梁、引领未来趋势"三大方向 展示医药、AI+、智能制造等领域创新成果 [4] - 打造被投企业、投资机构及生态合作伙伴对接平台 促进技术、资本、市场资源深度融合 构建产业生态圈 [4] - 通过前沿科技展示引领行业趋势 增强市场对科技创新信心 吸引更多耐心资本投入 [4] - 展览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金融-产业"协同范式 印证"智能互联网生态共建"主张 [4]
人民网发布《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
搜狐财经· 2025-07-18 18:56
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概况 - 2024年全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32%,超30个城市建成或扩建智算中心超250个 [5] - 生成式AI服务备案达302款(2024年新增238款),10亿参数以上大模型超100个,用户规模2.49亿人(占人口17.7%) [5] - 全国数据生产总量41.06ZB(同比+25%),数据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30%),交易产品1.6万个 [5] - 国产芯片产量4514亿块(同比+22.2%),出口额1595亿美元,7纳米制程突破 [6] - 5G基站达425万个(净增81.5万),"东数西算"工程推进,400G全光骨干网投入运营 [6] 智能终端与产业应用 - AI PC、AI手机等终端产品爆发,L2级智能网联乘用车量产,智能座舱渗透率超70% [6][7] - 人形机器人在文娱、制造等领域实现商业化量产 [8] - 2024年AI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企业超4500家,带动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9] - 大模型驱动云边端协同,"AI助手"成主流,头部企业构建智能体生态系统 [10] - 智慧农业、医疗、文旅等领域升级,媒体应用数字主播及大模型(如"人民智媒大模型") [12] 政策与治理 - "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政府数智化,多地政务系统接入大模型开发AI员工 [13] - 数据中心绿色化加速,建成246家绿色数据中心,5G基站能耗降20% [14] - 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完善,参与全球治理并推动《加强AI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 [15] 未来趋势 - 多模态大模型能力增强,合成数据训练崛起,智算基础设施性能优化 [17] - "人工智能+"行动深化,智能体向主动式问题解决者转变,终端应用生活化 [18] - AI治理工具涌现,关注全球南方需求,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