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国产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软件国际(00354):首次覆盖:“AI+鸿蒙”多维布局,业务+华为“同舟共济”
中航证券· 2025-07-25 15: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聚焦算力、云边端模型、人工智能等技术核心能力,围绕多行业打造鸿蒙、全栈AI等场景应用及落地方案,IT服务主业筑底企稳,“AI+鸿蒙”市场多维布局,未来具备加快产业渗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司将进一步夯实基石业务,应用AI工具提质增效,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 聚焦算力等技术核心能力,围绕多行业打造鸿蒙、全栈AI等场景应用及落地方案,2020 - 2022年规模扩张,2023 - 2024年转型调整 [2] - 2024年积极布局全栈AI产品与服务,打造AI原生ERP咨询实施和自研服务能力,发挥开源鸿蒙平台和软硬一体产品优势,专注智能云业务深耕 [2] - 围绕“全栈AI、云智能、鸿蒙生态、ERP数字化转型”等核心技术应用,加大战略投入,提升全栈服务能力 [3] 公司收入预测 - 主营收入包括技术专业服务集团TPG和互联网信息科技服务集团IIG,2024年TPG收入同比下降1.7%,IIG收入同比增长4.0% [13] - 预计未来将夯实基石业务,应用AI工具提质增效,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13] 各业务板块情况 - 技术专业服务集团TPG为大客户、大行业提供技术和专业服务,积极布局“1+3”业务,预计2025 - 2027年增速分别为7.00%、10.00%、10.00% [14] - 互联网信息科技服务集团IIG面向中、小型客户,提供以“解放号”平台为核心的线上服务,预计2025 - 2027年增速分别为5.00%、5.00%、5.00% [15] 财务数据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16950.73|18093.68|19788.58|21647.24| |增长率(%)|-0.97%|6.74%|9.37%|9.39%|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512.93|612.76|724.36|816.86| |增长率|-28.10%|19.46%|18.21%|12.77%| |每股收益EPS(元)|0.19|0.22|0.27|0.30| |PE|30.47|25.50|21.57|19.13| [11]
超七成盈利!最新解读
中国基金报· 2025-05-12 14:50
一季度A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A股超七成公司盈利,近五成净利润正增长,半导体、可选消费净利润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1] - 科技(TMT)行业整体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电子、计算机和传媒行业净利润增速位居前列 [19] - 有色金属、农业和电子三大板块表现突出,养殖业、工业金属、白色家电和普钢等细分领域展现较强业绩修复态势 [25] 投资主线与行业趋势 - 科技成长板块(AI、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等)成为市场主线,AI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浪潮有望持续引领 [19][20] - 内需及内循环科技领域如模拟半导体、功率半导体、车规半导体等业绩明显改善 [18] - 新能源领域呈现积极变化,包括汽车智能化、锂电固态半固态化 [18] - 消费领域中新消费品牌表现亮眼,部分公司实现收入加速到利润率显著提升 [25]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四月决断"策略聚焦一季报增速不错且景气度延续的板块,增配半导体、AI算力、风电等方向 [3][15] - 强调长期主义投资,聚焦真正有竞争力、能中长期兑现业绩的优秀企业 [8][17] - 组合调整以均衡理念为基础,兼顾成长性和安全边际 [17] - 重视业绩质量而非短期波动,可持续高质量业绩增长是必要条件 [11][15] 重点关注行业与机会 - AI相关领域:国产算力、AI医疗、AI Agent、AI教育等 [26]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作为AI重要应用分支,未来销量可观 [20][27] - 电子和互联网板块增长潜力大,但需精选优质企业阿尔法 [27] - 出口上游板块如工程机械、有色等受益全球制造业扩张 [26] - 政策支持的服务消费行业及新兴消费领域如宠物、新零售等 [26] 红利资产分析 - 红利资产质地优良,盈利中枢下限缓慢抬升,长期可容忍估值波动 [5][21] - 低波红利行业(银行、港口、水电等)表现稳健,持续获长线资金关注 [21][22] - 红利资产行业分布多元,包括传统行业和新兴成长行业 [23] - 在利率下行背景下,红利资产因较高股息率凸显长期配置价值 [23] 业绩验证与风险考量 - 需区分企业盈利高增长是低基数效应还是真实改善 [14][29] - 关注订单、收入、利润等业绩指标,剔除大幅下滑或低于预期者 [28] - 重视自由现金流、存货、合同负债等非利润表财务指标变化 [29] - 考察行业盈利周期、库存周期、产能周期位置以做前瞻判断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