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新赛道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49.36亿元 同比增长5.3%
搜狐财经· 2025-10-26 00:46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4449.36亿元,同比增长5.3% [1] - 第三产业增长最快,增加值14488.82亿元,同比增长6.3%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8430.35亿元,同比增长3.9%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530.19亿元,同比增长3.5% [1] 农业生产 - 蔬菜产量1934.5万吨,同比增长3.5% [5] - 园林水果产量395.4万吨,增长5% [5] - 猪牛羊禽肉产量143.6万吨,同比增长1.4% [5] - 禽蛋产量40.3万吨,增长7.2% [5] 工业生产与新兴制造业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 [6] - 摩托车产业增长最快,增速达21.2% [6] - 集成电路产量88.23亿片,同比增长61.6% [6] - 新能源汽车产量80.45万辆,增长35.4% [6] - 液晶显示屏产量3.7亿片,增长28.0% [6] 服务业与文旅消费 - 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559.68亿元,同比增长8.9% [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8.4% [6] - 规上影视节目制作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9% [6] - 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业营业收入增长34.8% [6]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83亿元,同比增长3.6% [6] - 限额以上住餐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增长17.6% [6] - 限额以上批零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6.2% [6]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 [6] - 工业投资增长10.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 [6] - 设备工器具投资同比增长33.9% [6] - 基础设施设备投资增长72.4% [6] 价格水平 -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 [6]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 [7] -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6.3%,衣着价格上涨2.1% [6] 居民收入与就业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83元,同比增长4.8% [7]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45元,增长5.7% [7] - 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 [7]
“一张图”看雄安新区嬗变
人民日报· 2025-06-01 06:02
雄安新区建设进展 - 雄安新区建设范围已扩至200多平方公里 [1] - 新区已新建道路800多公里,49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 [4] - 启动区重点项目今年已增至142个 [4] 央企疏解与产业聚集 - 中国中化总部大楼已建成150米高建筑,预计年底前具备进驻条件 [2] - 中国星网成为首批疏解央企中第一个进驻办公的企业 [2] - 中国星网联合上下游企业发起成立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吸引50多家链上企业聚集 [2] - 第二批4家疏解央企已经选址 [4]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梅卡曼德(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 [3] - 梅卡曼德与其他企业发起成立雄安新区中关村机器人产业联盟 [3] -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引入企业130多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 [3] 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 - 新区已编制《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等规划体系 [4] - 新区累计造林48.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1%提高到35% [3] - 新区实现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的生态布局 [3] 行政审批改革成效 - 中国中化总部项目从拿地到进场平整、土方开挖仅用时1个月,相比一般流程缩短5个月 [2] - 新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一枚印章管到底"和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 [2]
合肥:围绕未来产业新赛道 正谋划设立一批战略性投资基金
快讯· 2025-04-30 20:04
安徽省新兴产业政策解读 - 合肥市正在谋划设立一批战略性投资基金,重点围绕未来产业新赛道,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胆资本 [1] - 合肥市迭代升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资本招商新模式 [1] - 截至2024年末,合肥市市属平台公司主导和参与基金总认缴规模近2600亿元 [1] 合肥市投资基金运营情况 - 合肥市投资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1800个,投资金额超1300亿元 [1] - 87家投资企业成功上市或并购上市 [1]
8项新型工业化理论成果发布
中国化工报· 2025-04-14 09:55
中化新网讯 在近日举办的2025赛迪论坛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发布8项新型工业化 重点理论研究成果。 这8项成果分别是《"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 与发展路径》《我国未来产业新赛道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制造业国际化:趋势、风险及应对》《数字 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变革逻辑与培育策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对策研 究》《新能源支撑制造业绿色化路径研究》《航天经济测算体系: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 《"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研究》显示,"十五五"期间,革命性技术突破将引发剧烈的产业 变革,中美博弈或将更加激烈胶着,国内供需匹配、要素结构等也将发生较大变化。要推动科技创新与 产业创新、信息化与工业化、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三方面深度融合,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产供链打造、创新体系建设、数智化改造、绿色低碳循环、国内外布局优化、一流企业培育"等为主要 路径,全力推进"十五五"时期新型工业化建设。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与发展路径》认为,当前,DeepSeek带动中国人工智能探索出 一条"低成本、高性能"的发展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