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土化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连续八年“全勤”进博会,奥林巴斯用“中国智造”守护百姓健康
环球网· 2025-11-09 09:43
公司参展概况 - 公司连续八届参展进博会 以"启新元·拓镜界"为主题展示各领域代表性医疗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本土化生产与研发的最新成果 [1] - 公司展出了多款由其中国医疗器械生产研发基地制造的创新产品 彰显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1] - 公司中国区医疗事业统括高级副总裁表示 公司将以"中国战略"为引领持续推进本土化发展 秉持"患者至上"理念助力中国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7] 消化内镜领域产品 - 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GIF-EZ1500-C具备双焦距设计和一键100倍光学放大功能 搭载扩展景深技术可实时生成广域景深图像以显著提升上消化道早癌检出率 [1] - 该内窥镜结合高像素CMOS传感器与NR降噪算法确保低噪点HQ画质输出 轻量化手柄和人体工程学设计提升医生操作舒适度 产品已正式获得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1] - 内窥镜用超声诊断设备EU-ME3整合消化内镜和支气管内超声功能 提升B模式图像质量并搭载组织谐波成像与弹性成像技术 其剪切波定量测量技术可为临床提供客观数据 [5] 外科影像领域产品 - 国产4K 3D荧光内窥镜图像处理装置OTV-S700-C提供4K全彩荧光观察 NBI窄带成像观察 YE黄色增强观察模式等多种功能以清晰呈现组织细节助力提高早癌诊断率 [3] - 该装置兼容性可适配众多新老软硬镜设备 与国产内窥镜LED冷光源CLL-S700-C及4K荧光内窥镜摄像头配合使用后可实现YE黄色增强观察模式 [3] 医疗安全与效率解决方案 - OER-5内镜清洗消毒设备融合超声与高压冲洗双重技术 搭配EndoRapid碱性洗涤剂能有效清除内镜细微部位的生物膜与污染物 [4] - 该设备采用专门设计的管道溢流结构和3次终末漂洗流程确保清洗消毒彻底性 可在约17分钟内完成2根常规软性内镜的清洗消毒以助力科室提高周转率 [4] 整体解决方案展示 - 公司展示了覆盖消化 呼吸 鼻咽喉 泌尿 妇科等多个领域的产品矩阵 并在展区内还原整体内镜室和多镜联合手术室配置与场景供观众体验 [7] - 公司提供内镜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包括布局规划 动线优化 临床配置 数字化管理等专业建议以满足现代医疗对高品质 高效率 高安全性的需求 [7]
进博会观察|外资重新定义中国市场
经济观察报· 2025-11-08 11:44
进博会平台价值与吸引力 - 第八届进博会吸引155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创历史新高[4] - 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4] - 29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创历史新高[4] -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8] 跨国企业投资与合作动态 - 嘉吉公司前七届进博会累计签署超300亿美元合作意向,本届计划签约超30亿美元[8] - 上海振华重工在进博会首日与11家供应商签约,总额达3.9亿美元[8] - 克劳斯玛菲通过进博会实现跨界“拓圈”,从橡塑装备成功涉足智能卫浴领域[7] - 必胜饮料集团从仅展示瓶装水扩展到覆盖气泡水、咖啡及小食品等多品类[13] 中国市场本土化战略 - 贝克休斯在天津新投资制造工厂,实现航空航天检测设备本土化生产[11] - 贝克休斯X射线系统在中国累计产出超1000套,其中三分之二供应中国市场[11] - 三菱电机将技术与中国产业实力结合,提升国际竞争力[12] - 赢创计划到2030年使亚太市场份额与欧洲、美洲持平,目前在华销售额突破14亿欧元[17] 双边贸易与市场机遇 - 2024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达2120.4亿美元,同比增长11.4%[3] - 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3] - 中国开放指数从1990年0.5891升至2024年0.7634,提高29.6%[16] - 中国消费者对多元化、营养健康和环境友好型食物需求不断提升[14]
进博会观察|外资重新定义中国市场
经济观察网· 2025-11-08 10:21
进博会平台价值与规模 - 第八届进博会吸引155个国家和地区4108家企业参展,创历史新高[2][3] - 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2] - 29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美国企业参展规模连续七年居首[2] -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6] 马来西亚与中国贸易关系 - 2024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达2120.4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创历史纪录[2] - 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2] -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带领40余家企业参会,进博会被视为进入中国市场最便捷平台[2] 企业参展成果与订单 - 克劳斯玛菲通过进博会实现跨界“拓圈”,从橡塑装备成功涉足智能卫浴领域[4][5] - 嘉吉前七届进博会累计签署超300亿美元合作意向,本届计划签约超30亿美元[6] - 上海振华重工在进博会首日与11家供应商签约,线上线下总额达3.9亿美元[7] 跨国企业在华本土化战略 - 贝克休斯在天津新投资制造工厂,其X射线系统在华累计产出超1000套,三分之二供应中国市场[8][9] - 贝克休斯在华投资额已超80亿元,运营六家制造工厂,参与中国超20%页岩气勘探项目[9] - 三菱电机在华设立智能制造科技集团总部,展示AI工业自动化系统,加大与中国初创企业及高校合作[10][11] - 赢创全球最大医疗器械技术中心在上海开业,多个扩产项目将投产,在华销售额突破14亿欧元[16] 消费品市场趋势与创新 - 马来西亚必胜饮料集团从仅展示瓶装水扩展到气泡水、咖啡及小食品等多品类,迎合健康需求[12] - 企业观察到中国消费者对多元化、营养健康和环境友好型食物的需求不断提升[12][15] - 乐斯福关注将发酵技术优势与中国产业需求结合,探索健康食品与发酵科学的创新[13] 中国市场吸引力与外资信心 - 中国开放指数从1990年0.5891升至2024年0.7634,提高29.6%,升幅位居全球前列[14] - 跨国企业认为中国拥有稳定的发展环境、广阔的增长空间和完备的工业体系[3][16] - “稳外资20条”等政策增强外资企业在华经营确定性与便利性,乐斯福等40多家企业已提前签约第九届进博会[15][16]
财经观察丨星巴克中国易主,目标开店2万家!新“掌门”什么来头?会否参与价格战?
搜狐财经· 2025-11-04 22:11
合作交易核心 - 星巴克与博裕投资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1] - 博裕投资支付约40亿美元,获得合资企业最多60%的股份,星巴克保留40%股权 [1] - 星巴克中国零售业务估值预计将超过130亿美元,此估值包含交易款项、剩余股权及未来十年授权费 [3] 中国市场战略与运营 - 新合资企业总部设于上海,管理并运营目前遍布中国市场的8000家星巴克门店 [3] - 双方计划未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 [3] - 合作旨在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 [3] - 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在第四财季增长2%,交易量增长9% [8][11] - 星巴克在2025财年全年中国市场净收入高达220亿元人民币,增长近5% [11] 星巴克全球财务表现 - 星巴克第四财季营收95.7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93.4亿美元 [6] - 公司第四财季每股盈利52美分,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6美分 [6] - 公司第四财季营业利润率降至2.9%,去年同期为14.4% [6] - 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的可比销售额增长1%,美国市场可比销售额持平 [8] 行业背景与竞争环境 - 阿拉比卡咖啡豆全球价格在当年涨幅超过20%,在2024年上涨70% [8] - 在以瑞幸为代表的众多本土咖啡品牌竞争压力下,星巴克决定出售中国业务部分股权 [8] - 星巴克探索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的过程历时一年多,超20家机构曾表示兴趣 [12] 博裕投资背景 - 博裕投资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深耕中国市场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 [9] - 公司投资组合超过200家企业,曾参与阿里巴巴、网易云音乐、完美日记等明星项目投资 [9] - 2025年5月,博裕资本收购北京SKP约45%股权,交易估值达40亿至50亿美元 [9] - 博裕资本是蜜雪冰城、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公司上市的基石投资者 [9]
博裕投资将控股星巴克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21:20
战略合作概述 - 星巴克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其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标志着深耕中国市场26年后的新篇章 [1] - 博裕投资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继续作为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 [1] - 基于约40亿美元的企业价值(不计现金与债务),博裕投资将获得其相应权益 [1] 交易价值与结构 - 星巴克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该价值包括出让合资企业控股权益所得、星巴克保留的权益价值以及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的授权经营收益 [3] - 新合资企业总部设于上海,管理并运营目前遍布中国市场的超8000家星巴克门店,双方计划未来将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 [4] 合作动因与战略展望 - 合作旨在利用博裕投资的本地市场经验与专长,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 [4] - 双方致力于融合星巴克全球咖啡行业领导力与博裕投资的深度本地市场洞察,以加速增长并为更广大消费者缔造卓越体验 [4] - 此次合作基于星巴克中国当前健康的发展势头,旨在充分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并推动中国精品咖啡行业的升级与发展 [4] 博裕投资背景 - 博裕投资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深耕中国市场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总部位于开曼群岛,在中国香港、北京、上海和新加坡设有办公室 [4][5] - 公司投资组合超过200家企业,曾参与投资阿里巴巴、网易云音乐、完美日记、药明康德等明星项目 [5][6] - 2025年5月,博裕投资收购北京SKP约45%股权,交易估值达40亿至50亿美元,并在多家港股上市公司的基石投资者名单中出现,展现其在大额并购与操盘能力 [6][7] 星巴克中国业务表现 - 截至2025财年全年(截至2025年9月28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门店数量突破8000家,净收入高达220亿元人民币,增长近5% [8] - 2025财年第四季度,中国业务同店销售增长2%,交易量增长9% [8] - 星巴克自2024年7月底开始探索在中国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至2025年7月有超20家机构表示兴趣,最终博裕投资等5家机构进入候选名单 [8] 行业先例与本土化展望 - 行业分析认为,引入资本方合作后,星巴克接下来的方向可能是加速推动本土化发展,以应对国内咖啡饮品市场的激烈竞争 [9] - 麦当劳中国和百胜中国作为先例,在引入本土化资本方后均显著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开店速度 [10][11] - 麦当劳中国门店数量从2017年的超2000家增长至2025年11月初的近8000家;百胜中国旗下肯德基门店从2016年的约7000家增长至超过12000家 [12][13]
剑指20000家店,博裕资本控股星巴克中国,上半年“扫货”北京SKP、入股蜜雪冰城
36氪· 2025-11-04 19:19
交易核心信息 - 星巴克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中国业务 [1] - 博裕投资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 [1] - 交易基于约40亿美元(不计现金与债务)的企业价值 [1] - 星巴克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 [1] 合资企业发展计划 - 新合资企业总部设于上海,管理并运营目前遍布中国市场的8000家星巴克门店 [3] - 双方计划未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 [3] - 合作旨在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 [3] 合作方背景与战略意图 - 博裕投资是一家深耕中国市场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2011年 [4][5] - 博裕投资2025年5月收购北京SKP约45%股权,交易估值达40亿至50亿美元 [5] - 博裕投资是蜜雪冰城、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公司上市的基石投资者 [9] - 星巴克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并借助博裕的本地市场经验加速本土化发展 [12] 星巴克中国业务表现 - 星巴克中国在2025财年末门店数量突破8000家 [11] - 2025财年全年中国市场净收入高达220亿元人民币,增长近5% [11] - 第四财季中国业务同店销售增长2%,交易量增长9% [11] 行业参考案例 - 麦当劳中国2017年将特许经营权出售给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和凯雷投资,门店数量从超2000家增长至2025年11月初的近8000家 [13] - 百胜中国2016年拆分并引进春华资本等投资者,其肯德基品牌门店从约7000家增长至超过12000家 [13]
合资公司总部在上海,目标开店2万家!星巴克中国易主,新掌门大有来头:李嘉诚曾入股,买过北京SKP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4:02
交易核心信息 - 星巴克咖啡公司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合资企业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1] - 博裕投资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继续作为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1] - 交易基于约40亿美元(不计现金与债务)的企业价值,博裕投资将获得其相应权益[1] - 星巴克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的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包括出让合资企业控股权益所得、保留的权益价值以及未来持续支付的授权经营收益[1] 合资公司运营与扩张计划 - 新成立的合资企业总部设在上海,将管理并运营目前遍布中国市场的8000家星巴克门店[3] - 双方致力于未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3] - 合作旨在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3] 合作方背景与战略意图 - 博裕投资是中国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2011年,在香港、北京、上海和新加坡设有办公室,投资组合超过200家企业[5][6] - 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睿安表示博裕在本地市场的经验与专长将有力加速中国市场拓展[3] - 博裕投资合伙人黄宇铮称将融合星巴克在全球咖啡行业的领导力与博裕深度的本地市场洞察,致力于加速增长[5] - 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认为此次强强联合将助力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并推动中国精品咖啡行业的升级[5] 博裕投资的投资履历 - 博裕投资由平安集团前总经理张子欣和TPG资本前中国区高管马雪征成立,李嘉诚基金会已落实入股博裕投资[6] - 博裕资本曾参与投资阿里巴巴、网易云音乐、完美日记、药明康德等明星项目[6] - 2025年5月,博裕资本收购北京SKP约45%股权,交易估值达40亿~50亿美元[6] - 今年上半年,博裕投资是蜜雪冰城(蜜雪集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公司上市的基石投资者[7] 星巴克中国业务表现与市场背景 - 星巴克在2025财年全年(截至2025年9月28日),中国市场门店数量突破8000家,净收入高达220亿元人民币,增长了近5%[9] - 第四财季中国业务同店销售增长了2%,交易量则增长了9%[9] - 星巴克自2024年7月底开始探索在中国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今年7月透露超20家机构对收购感兴趣,最终博裕资本和凯雷集团进入最后一轮竞逐[9] - 行业分析认为,星巴克找到资本方合作后,接下来的方向应该是加速推动本土化发展,可借鉴麦当劳中国和百胜中国引入本土化资本后加速开店的经验[10]
剑指20000家店!博裕资本控股星巴克中国 上半年“扫货”北京SKP、入股蜜雪冰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1:38
合作核心信息 - 星巴克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中国零售业务 [2] - 博裕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合资企业基于约40亿美元企业价值 [2] - 星巴克预计其中国业务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包括股权出让收益、保留权益价值及长期授权经营收益 [2] 合作战略目标 - 双方致力于将星巴克中国门店规模从8000家逐步拓展至20000家 [2] - 合作旨在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 [3] - 目标为融合星巴克全球领导力与博裕本地市场洞察,释放市场潜力并推动行业升级 [3] 博裕投资背景 - 博裕投资是成立于2011年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总部位于开曼群岛,在中国香港、北京、上海和新加坡设有办公室 [3][4] - 公司投资组合超过200家企业,是蜜雪冰城、宁德时代等公司上市的基石投资者 [6] - 博裕近期在中国消费品领域活跃,2025年5月收购北京SKP约45%股权,交易估值达40亿至50亿美元 [6] 星巴克中国业务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8日的2025财年,星巴克中国门店数量突破8000家,净收入高达220亿元人民币,增长近5% [7] - 第四财季中国业务同店销售增长2%,交易量增长9% [7] 合作背景与行业参考 - 星巴克自2024年7月起探索在中国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超20家机构表示兴趣,最终博裕资本胜出 [8] - 行业有麦当劳中国和百胜中国引入本土资本后加速扩张的先例,麦当劳中国门店从2017年超2000家增至2025年近8000家,肯德基门店从2016年约7000家增至超过12000家 [9][10]
“期待与中国企业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第一现场)
人民日报· 2025-09-30 06:30
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尼市场表现 -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印尼手机市场销量前五的品牌中有四个来自中国(小米、OPPO、vivo和传音),中国品牌整体份额占比近七成 [1] 市场拓展与销售网络 - vivo在印尼已建立约1.4万个销售和服务网点、近130家售后服务中心,推出“365天免费换壳贴膜”等举措 [2] - 通过定期举办手机摄影比赛、手游体验活动等方式加强与当地用户的互动 [2] 产品本土化策略 - vivo联合印尼本土设计师推出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的“印尼红”、“赤道绿”等限定机型,价格与普通机型一致且成为热销款 [3] - 针对印尼年轻人爱拍照、常参与音乐节的特点,重点优化手机夜景拍摄、人像模式等功能 [3] - 携手印尼旅游部发起“印尼印象”影像活动,在社交媒体引发超千万次讨论 [3] 本地化制造与生产效率 - vivo印尼智能制造工厂拥有8条生产线,平均每11.4秒产出一部完整手机,生产线自动化覆盖率超50% [4] - 从零部件进厂到成品出厂需经过200多项检测以确保质量 [5] 质量控制与环境适应性 - 工厂配备从中国引进的检测设备,模拟印尼高温、高湿、多雨气候环境进行环境适应性检测 [5] - 通过优化工艺、无纸化办公、使用可循环包装等举措,去年节水6200吨、节省电力547.4兆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93.73吨,减少塑料使用量约2.7吨 [5] 本土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 vivo印尼团队中本土人才占比超96%,建立了“岗前培训+导师带徒+赴华深造”的培养体系 [6] - 公司已为印尼培养数千名通信技术、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人才 [6] 产业链本地化与就业创造 - vivo推动电池、充电器等零部件本地化采购,零件本地化率达35%,与当地物流、零售、广告企业建立稳定合作 [7] - “本土化生产+本土化就业+本土化供应链”模式已创造13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 [7] - 小米在印尼销售的手机实现100%本土化生产,OPPO印尼工厂是OPPO海外最大生产基地,拥有2000名员工 [7]
vivo印尼公司助力当地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 印尼合作伙伴表示——“期待与中国企业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第一现场)
人民日报· 2025-09-30 05:53
市场地位与表现 -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印尼手机市场销量前五的品牌中有四个来自中国,分别是小米、OPPO、vivo和传音,中国品牌整体市场份额占比近七成 [1] - vivo手机在印尼已拥有近5000万用户 [2] - 小米自2017年起在印尼销售的手机实现100%本土化生产,OPPO印尼工厂是其在海外的最大生产基地 [8] 销售与服务网络 - vivo在印尼已建立约1.4万个销售和服务网点以及近130家售后服务中心 [2] - 公司推出“365天免费换壳贴膜”、“免人工费维修”、“免费寄修”等举措,并覆盖从大城市到偏远地区的用户 [2] - 门店通过定期举办手机摄影比赛和手游体验活动来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品牌了解 [2] 产品本土化与市场策略 - vivo联合印尼本土设计师推出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的“印尼红”、“赤道绿”等限定机型,价格和配置与普通机型一致并成为热销款 [3] - 针对印尼年轻人爱拍照、常参与音乐节的特点,vivo重点优化手机夜景拍摄和人像模式功能,其机型因成像清晰被称为“影像机王”和“演唱会神器” [3] - 公司携手印尼旅游部发起“印尼印象”影像活动,在社交媒体引发超千万次讨论,既传播了印尼文化也让品牌深度融入当地社会 [3] 生产制造与质量控制 - vivo印尼智能制造工厂拥有8条生产线,平均每11.4秒产出一部完整手机,生产线自动化覆盖率超过50% [4] - 从零部件进厂到成品出厂需经过200多项检测,工厂配备从中国引进的专门模拟印尼高温、高湿、多雨气候环境的检测设备以保障产品质量 [4] - 工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等举措,在去年实现节水6200吨、节省电力547.4兆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93.73吨,并使用可循环材料减少塑料使用量约2.7吨 [5] 本土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协同 - vivo印尼团队中本土人才占比超过96%,公司建立了“岗前培训+导师带徒+赴华深造”的培养体系,已为印尼培养数千名通信技术、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 [6][7] - 公司推动电池、充电器、包装材料等零部件本地化采购,目前零件本地化率达到35% [7] - 通过“本土化生产+本土化就业+本土化供应链”的模式,vivo已在当地创造13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并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