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Meta、谷歌...谁将打造人形机器人时代的“安卓”系统?
硬AI· 2025-06-30 22:42
科技巨头开源竞争与人形机器人生态 - 大型科技公司(Apple、Meta、Google、华为等)通过开源机器人模型和工具争夺生态主导权,意图绑定开发者至各自生态系统 [2][4] - Meta发布12亿参数V-JEPA 2世界模型,Google推出Gemini Robotics On-Device,Apple发布EgoDex数据集,华为推出CloudRobo平台及R2C协议 [6] - 未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安卓系统"赢家尚未确定,中国凭借制造业基础和政策支持可能领先 [1][2] 中国市场优势与政策支持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1870亿元人民币,包括北京100亿元、深圳100亿元等地方基金 [9] - 武汉提供双边补贴:应用方最高100万元(占项目30%),产品方最高100万元(占研发20%) [9] - 5月中国人形机器人公司融资达25笔,宇树科技C轮估值17亿美元,获吉利、蚂蚁、腾讯等投资 [9] - 中国汽车公司正将人形机器人视为转型方向之一,与智能汽车发展并列 [9] 商业化部署与市场规模预测 - 富士康与英伟达计划在AI服务器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2026年投入使用 [11] - 亚马逊测试Unitree G1等机器人配送,现代汽车拟在美工厂部署Atlas,特斯拉目标年底生产数千台Optimus [11] - 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年收入预计达5万亿美元(为2024年全球20大汽车厂商总收入2倍),累计部署10亿台 [2][12] - 高收入国家机器人均价从2024年20万美元降至2040年5万美元 [12] 产业链与资本市场表现 - "人形机器人100"指数年内上涨14.4%,跑赢标普500约11个百分点,双林股份涨148%、金力永磁涨132% [2] - 产业链涉及传感器(Hexagon、Sony)、执行器(Moons、INOVANCE)、电池(CATL、LG Energy Solution)等关键部件 [3]
科学家与人形机器人一同走红毯 中小学生“科学好问题”亮相科技节 向未来发问 激励更多“从0到1”
解放日报· 2025-05-18 10:45
人形机器人行业 - 傅利叶公司研发的GR-2通用人形机器人高1.75米,重63公斤,全身有53个自由度,N1开源人形机器人身高1.3米,两台机器人步履稳健并具备交互能力 [1][3] - 智元公司研发的远征A2机器人身高1.69米,具备语音交互和太极拳表演功能,展示运动控制与传统文化结合潜力 [1][3]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包括重复性/危险性工作岗位、老年人护理、展厅讲解员及销售员等服务业角色 [4] - 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上海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果显著,体现"人机共融"理念 [3] 科技展示与创新 - 2025年上海科技节采用AI红毯技术,通过动作捕捉和XR实现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 [2] - 科技节展出500多个中小学生提出的科学问题,涉及基因编辑、量子纠缠等前沿领域 [1][6] - "问启未来"展览以问题驱动创新为核心,鼓励青少年从生活观察和学科交叉角度提出原创性问题 [6] 科研人才培养 - 上海高中生提出的"引力波波粒二象性"问题获评委认可,体现科学思维与学科知识融合能力 [6] - 上海计划评选20个青少年"好问题"并由科学家指导研究,强化"0—1"原创能力培养 [6]
英伟达机器人生态加速,万亿市场在望
Wind万得· 2025-03-22 06:35
以下文章来源于RimeData 来觅数据 ,作者来觅研究院 RimeData 来觅数据 . 全面的一级市场数据平台 导读: 2025年3月19日凌晨,GTC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Blackwell Ultra(GB300)芯片、DGX Spark和DGX Station两款个人AI计算机、全球首款开 源人形机器人功能模型GR00T N1、机器人Blue等,并表示"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近两年来,机器人热度持续提升,英伟达也不断加大在机器人业 务上的布局。英伟达的机器人业务布局情况如何?机器人的整体前景如何?赛道投融资情况如何?本文尝试分析和探讨。 2024年,英伟达与微软、OpenAI等多家知名公司联合投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同年,英伟达发布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使人形机器人实体通过模仿人类进行学习以及通过Isaac Lab进行强化学习,根据视频数据生成机器人工作。 2025年GTC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GR00T N1,这是全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功能模型。该模型采用了双系统架构,"系统1"是快速思考行 动模型,"系统2"是慢速思考模型。系统1类似人类的本能反应或直觉,可迅速 ...
周亚辉投资笔记:AGI时代将诞生中国新首富
投资界· 2025-01-03 14:53
作者 | 昆仑万维创始人周亚辉 写作是我的爱好,给我带来很好的情绪价值,为了创业交付,歇笔了7年。最近在朋友圈偶尔写点随笔,获得了一些重量级人物主动跑 过来好评,让我又升起了写作的欲望。我7年前写的周亚辉投资笔记即使今天回头看,也是相当不错的,没有华丽的词藻,主打就是一 个真实,Be Re a l。从今天开始,我准备写2025系列。 第一篇先讲讲机器人时代的社会结构,再预测下十年后中国首富人选。 大家会说既然叫投资笔记,怎么不写投资的故事呢?大家不用担心,20 17年到2024年,我还是经历了很多精彩刺激的投资故事,这些 我都会在未来空闲时刻一一写出来,包括最精彩的当属我怎么神秘地领投了Mu si c l y最后一轮,然后一个认知浅薄少赚了1 0亿美金,也 包括最近刚上市的中国RoboTa xi一哥Pon y. a i的投资故事,还有马上要上市的一亩田的后续故事。7年前我是以失败的角度写一亩田的 故事,但当时我就预言,邓锦宏身上有一股坚韧的狠劲,他最终还是能把公司带上市,终于第8年个年头了,一亩田也要上市了。 PART.01 昆仑万维的使命是在20 30年开始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让每个人更好地塑造和表达自我。这 ...
地平线上市,资本市场迎来一类 “慢” 公司
晚点LatePost· 2024-11-06 18:32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身处智能驾驶硬件和软件的交叉地带,地平线要在快速变化中抓住确定性。 争论还在持续。投资论坛中,被看好和怀疑的是同一家公司:地平线。 10 月 24 日上午,地平线以中国最大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身份登陆港股,募资 54 亿港元,成为港股今 年最大科技 IPO。上市首日,地平线股价一度涨超 30%,市值最高超 700 亿港元,目前市值约为 670 亿港 元。 一些分歧来自评估公司的标准不同。支持者认为,地平线前景广阔,也有人觉得,要实现目标,挑战太 多。 在中国资本市场,地平线是少见的一类科技创业公司:它比大多数先进制造企业更重视软件算法,比软件 算法公司对硬件投入更多,目标是在尚未普及的智能驾驶生态中,做高难度、高价值的底层基础设施—— 为智能汽车提供计算方案和配套的基础软件。 而地平线之所以想做新的计算方案,是因为看到了参与塑造一个新技术生态的机会。2015 年初筹备创业 时,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曾告诉地平线种子轮领投方、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未来所有计算机都会变 成机器人",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