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构控盘
icon
搜索文档
老美喜提三大利好,这局A股要输?
搜狐财经· 2025-07-07 09:4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接近3500点但市场超4000家个股下跌,显示指数与个股表现分化[1] - 银行、保险、券商板块早盘领涨但午后带头调整,反映短期避险情绪升温[5] - 博尔指数显示个股整体水平震荡,与机构资金活跃度提升形成反差[11][13] 美国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推动「大而美」法案获批,短期缓解债务上限压力[3] - 美国非农数据强劲延缓美联储降息预期,间接影响A股流动性环境[3][5] - 市场预期美联储未来仍将启动降息,类比去年9月突发降息情景[5] 机构资金动向 - 「即时库存」数据连续两周创新高,显示机构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5][7] - 「21-30日库存」和「50日库存」同步创阶段新高,表明部分个股被机构锁定[7] - 机构蓄势动作频繁,资金持续收集筹码但股价未突破,暗示中长期布局意图[13][18] 市场阶段特征 - 当前市场处于「试盘」阶段,机构通过交易行为筛选标的[7] - 股价震荡与资金活跃背离,可能为蓄势待发而非见顶信号[13] - 机构控盘个股数量增加但整体涨幅有限,反映资金成本压力下的战略持仓[18]
IPO难免会提速,但大突破征兆也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19 15:15
换而言之,2020年开始IPO数量速度提升,IPO价格虚高,A股二级市场投资者在给IPO买单,还是一个天价大单。 昨天陆家嘴会议,8条重磅,反应最大的就是对IPO的提速。大家都怕扩容,所以很快就有媒体发文出来安抚。实际,全市场瑟瑟发抖的时候,反而机会更 加确定,我下面详细讲。 一,该不该怕IPO 表面上看,IPO是应该的,股市只有支持经济发展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A股当然需要那些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企业,进行新陈代谢。 但是,关键是谁来为它来买单,买单的代价有多大。我们看下图,红色的深成指,蓝色的事深证次新股指数。2020年以来,深成指4年半下来是微跌,但深 证次新暴跌了44%。 所以股民怕IPO有错吗?一点没错。 二,峰回路转 实际上,IPO停停发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IPO让股市买单并不是秘密,但为啥每次都能得逞?奥秘就在于上图,大家注意2020年IPO刚提速的几个月,次新 指数表现甚至是由于深成指的。实际次次如此,要完成IPO扩容的目标,就一定得先给市场甜头,有了甜头,大家趋之若鹜。 所以接下来甜头在哪里?一定不是当前已经炒上天的板块,那些板块就算有新股上来,价格也是一步到位,基本上市就是巅峰。只有切换新热 ...
外资豪赌大牛市胜过2007,节后上攻会双重共振!
搜狐财经· 2025-05-28 21:47
投资者总盼着人民币一飞冲天,毕竟2006-2007年那波行情,就是踩着升值的风火轮冲上去的。可央妈的心思 像苏州河的流水——急不得。升得快必然跌得狠,稳字当头才是长久之计。 但对比全球经济,连远不如我们的地区货币都在猛涨,人民币的"含蓄"反而成了洼地。这洼地里还藏着另一个 坑——A股。AH股比值跌至历史低点,外资涌向港股如潮水,A股却像退潮后搁浅的贝壳,静待下一波浪来。 其实这背后也是外资第一场豪赌正在开始。 二、洼地里的珍珠 魔都作为金融中心,但看看上证指数却像一杯温吞水,不冷不热。上证全年微跌0.26%,沪深300跌2.34%,不 少人把怨气撒在人民币汇率上——全球货币兑美元普遍升值,日元、欧元、新台币涨了10%,韩元涨7.3%,泰 铢涨5%,唯独人民币只升了2%。这"慢半拍"的节奏,像极了上海弄堂里踟蹰的老克勒,明明兜里揣着好东 西,偏要等别人先亮牌。 一、央妈的"稳"字诀 港股先涨为敬,A股却还在"装睡"。汇率红利没吃够,股价自然显得委屈。但洼地往往埋着珍珠——那些蛰伏 数月后突然腾飞的股票,就像南京西路橱窗里的高定礼服,平时不起眼,一亮相便惊艳四座。 机构的策略也简单:锁仓等待。行情不好时当隐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