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提速
icon
搜索文档
这个周末的几个大新闻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20 21:32
1、1.2万亿的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 - 雅江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是三峡工程2500亿投资的近5倍,但考虑到M2变化,实际可比性有限 [4] - 雅江装机量和年发电量均为三峡的3倍左右,但三峡在防洪、航运和区域产业升级方面的贡献更突出 [4] - A股投资角度,雅江工程即墨脱水电站概念,此前已有炒作迹象,落地后将带动水泥、爆破、设备安装商和中字头施工方等板块 [4] - 雅江集团成立,成为国内第99家央企,预计将提供大量编制岗位 [7] 2、宇树机器人启动上市 - 优必选中标9000多万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订单纪录 [10] - 宇树机器人已启动上市辅导,显示A股IPO提速趋势 [11][13] - 科创板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东吴证券公告不超过60亿定增,显示资本市场融资活动加速 [14][16] 3、外卖大战阶段性停火 - 港股阿里单周反弹10%,美团反弹6%,美团ADR单周反弹12% [18][19] - 监管约谈显示对巨头砸钱竞争持谨慎态度,但预计外卖大战仍将持续 [20] - 淘宝闪购加大明星代言和电梯广告投放,显示竞争策略仍在调整 [20] 4、投资境外股票征税 - 境外炒股征税属国际惯例,A股和港股通目前仍免税 [21][25] - 金税四期和CRS信息交换使跨境征税成本降低 [22] - QDII基金买卖股票获利部分暂免征,性价比相对较高 [25] 5、险资继续增持港股 - 大家人寿增持大唐环境港股至24.06%,该股市值30多亿,股息率超7% [27][28] - 华电新能上市后国寿和平安浮盈超40亿,显示险资打新收益显著 [30] - 保险监管宽松周期下,险资投向逐步放开,新增打新资金渠道 [31] 6、反内卷的声音 - 内卷本质是同质化供给过剩,根源在地方政府重复投入和过度竞争 [32][33] - 城市工作会议质疑各省份扎堆发展人工智能、算力和新能源汽车等现象 [34]
券商上半年股债承销成绩出炉!“三中一华”格局有变?证券ETF龙头(560090)微涨,连续5日强势“吸金”超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07 10:47
证券ETF龙头(560090)市场表现 - 7月7日A股震荡上行,证券ETF龙头微涨0.08%至1.215元,开盘1.208元,最高1.218元,最低1.208元,均价1.214元 [1] - 连续5日净流入超2亿元,5日MA成交额5654万元,10日MA成交额1.17亿元,显示资金持续布局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分化:天风证券涨超1%,华林证券、华鑫股份微涨,东方财富、国泰海通微跌 [1] 券商投行业务数据 - 上半年股权承销规模7628.36亿元(同比+402.91%),其中IPO 373.55亿元(+14.96%),增发6977.26亿元(+613.47%) [5] - 债券承销金额达7.41万亿元(同比+29.38%),股权融资增长主要受四大行5200亿元定增驱动 [5] - 头部券商承销集中度显著:前五名(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华泰联合、中金公司)合计市场份额53.86% [6] 行业格局变化 - 传统"三中一华"格局被打破,国泰海通通过并购升至第三名,承销金额8393.98亿元 [6] - 中信证券以11745.13亿元承销规模居首,中信建投8706.77亿元次之,华泰联合7409.70亿元第四 [6] - 政策推动行业整合,并购重组成为券商外延式发展重要手段,有望提升行业集中度 [6] 政策与市场机遇 - 科创板新政或推动投行收入修复,IPO提速期带来券商业务增量空间 [3][5] - 降准降息等政策落地提振市场情绪,交投活跃度提升利好券商业绩修复 [5] - 监管鼓励行业整合,并购重组和供给侧改革成为配置重点方向 [4][6]
IPO难免会提速,但大突破征兆也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19 15:15
IPO提速的市场影响 - IPO提速引发市场担忧扩容问题 但恐慌中往往蕴含确定性机会 [1] - 2020年以来深证次新股指数暴跌44% 而同期深成指仅微跌 显示二级市场投资者为高价IPO买单 [3][5] - 历史规律显示IPO扩容前通常会先制造次新股赚钱效应 例如2020年提速初期次新指数表现优于深成指 [6] 市场热点切换逻辑 - 当前炒高板块的新股定价已一步到位 未来机会在于未被发掘的新热点领域 [6] - 机构资金动向是判断新热点的关键 但机构与散户存在博弈关系 意图隐蔽性强 [7] - 量化模型通过「定级分区」数据可识别机构控盘行为 活跃度1-4级分类提供判断依据 [9] 机构行为最新动向 - 近期「机构锁仓」异动数据排名第一 显示机构在指数下跌中仍保持积极观望态度 [11] - 机构锁仓行为可能为后续市场反击埋下伏笔 与历史IPO扩容前的准备阶段特征相似 [6][11]
IPO都要提速了,但对症下药反而出大牛!
搜狐财经· 2025-06-19 14:18
IPO提速政策影响 - 陆家嘴金融论坛新政中IPO提速引发市场恐慌 但历史显示市场扩容恐慌往往孕育新机会 如2019年科创板开闸前创业板下跌后硬科技赛道半年内出现翻倍潮 [1] - 注册制试点后深证次新股指数4年暴跌44% 同期深成指仅微跌 显示二级市场投资者为一级市场高定价买单 [2] 次新股运行规律 - IPO重启初期次新股存在"甜蜜期" 2020年7月注册制落地后三个月次新指数跑赢大盘12% [4] - 机构在新股估值策略上存在分化 例如人工智能热点时期中科蓝讯发行价对标龙头但后续表现不佳 而同期低调上市的光伏设备商首日涨幅不足30% 三个月后翻倍 [4] 机构行为模式 - 量化模型通过"定级分区"数据识别机构动向 1级代表高度活跃 当股票在1-2级间持续切换时预示变盘 [7] - 机构控盘模式表面波动实则有序 类似职业拳手的标准组合拳 [9] - 当前市场误判机构跑路 但量化数据显示"机构锁仓"特征冲上异动榜首 大资金通过下跌制造恐慌同时暗中布局 [10] 历史参照与量化信号 - 2018年底贸易战期间"机构库存"数据逆势走高 三个月后春季行情爆发 [12] - 量化模型能有效识别市场情绪与真实动向 如同生物雷达感知气压变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