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等价

搜索文档
张晓慧、李宏瑾:现代中央银行起源、财政货币政策分化与协调|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6 18:59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演变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界限分明但需协调配合 两者在目标、工具、传导机制等方面差异显著 政策缺位或越位均会引发严重问题 [4] - 现代中央银行起源与财政纪律密切相关 英格兰银行通过议会约束和私人股份安排获得决策独立性 金本位制强化了财政纪律并确立央行独立性 [9][11][13]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化标志性事件包括:1844年《皮尔法案》赋予英格兰银行货币决策权 1951年美联储重获利率自主权 1997/2000年英日央行获完全利率决定权 [13][14] 金本位制下的政策约束 - 传统金本位制通过自动平衡机制束缚政策空间 国内价格调整需服从外部均衡目标 1870-1900年主要工业国年均通缩1%-2% [15][16] - 金汇兑本位制下信用货币体系形成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流动性 1922年热那亚会议后英镑区/法郎区等货币集团削弱汇率约束 [19][20] - 大萧条期间竞争性贬值策略使金汇兑本位制名存实亡 1931年英镑脱钩后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 [21] 二战后至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政策演变 - 1940-50年代补偿性财政政策实现周期预算平衡 1951-1960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率均值仅-0.27% 美联储专司国库券操作维护物价稳定 [24][25] - 1960-70年代功能财政思想主导 美国联邦赤字占GDP比重从1961年0.6%升至1976年4.1% 货币政策受财政挤压导致滞胀 [27][28] - 1980年代后规则导向货币政策成为主流 泰勒规则推动"大缓和" 财政政策转向自动稳定器功能 美国1998-2001年连续四年财政盈余 [30][33]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政策新特征 - 危机后非常规货币政策规模空前 美联储首轮QE购买1.73万亿美元资产 但财政救助规模仅1万亿美元 政策界限模糊化 [39][40] - 疫情应对财政刺激力度显著增强 2020年美国财政赤字率跳升10个百分点至14.87% 1.9万亿美元救助法案中47%直接补贴居民 [46][47] - 低利率条件下财政乘数效应提升 r<g使债务可持续性增强 2020年美国债务/GDP达127.7%但净利息支出仅占GDP1.6% [48][49] 理论争议与政策约束 - 现代货币理论主张财政主导下的赤字货币化 认为高能货币决定经济基础 央行应直接购买国债 [42] - 李嘉图等价争议影响政策效果 短期危机应对财政刺激有效 但持续扩张推升通胀 2021年美国通胀达四十年新高 [51][52] - r<g并非常态 历史数据显示金本位时期和80年代后发达国家实际利率多高于经济增速 债务扩张不可持续 [53][54]
关于货币的迷思与是非
经济观察报· 2025-06-18 17:23
(原标题:关于货币的迷思与是非) 货币似乎是一种难以捉摸又非常重要的东西。货币又是我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接触的交易媒介。只不过现 在不是以现金、而是以手机支付等形式进行交易,当前我们使用纸币、硬币等实物货币的机会非常之 少。货币代表着财富,意味着购买力,更是我们应对不确定性的底气,这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待货币。 从宏观的角度看,货币还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意义,关乎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的 平稳运行。 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保罗·谢尔德(PaulSheard)的新著《金钱的力量》 (ThePowerofMoney)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有关货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问题包括货币是如何 创造的、是否应该担心过多的政府债务、货币如何产生破坏性作用、加密货币能否颠覆现有的货币体 系,等等。谢尔德曾在标准普尔任执行副总裁,在野村证券和雷曼兄弟任首席经济学家,从其任职经历 可以猜测这是一本偏向实际而非理论的书籍。关于货币的书可以说不胜枚举,理论的、通俗的、严肃 的、幽默的,内容多样,不一而足。那么为什么还要写一本关于货币的书呢?作者认为,虽然货币看似 稀松平常,但关于货币的误解、困惑和争议比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