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

搜索文档
金融如何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三部门推出15条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8-25 16:26
附件: 《通知》强调,要聚焦国家储备林建设、"三北"工程等重要生态工程建设,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 金融服务需求对接。针对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特点,提供适配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积极满足林下特色 产业培育、原料收储及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冷链保鲜和物流等融资需求,综合运用信贷、股权、债券 等融资方式,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林业碳汇资源经营开发,探索完善林业生态产品抵押 价值评估方法,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融资服务,提高生态产品价值融资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安全性。 《通知》要求,要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拓宽涉林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大林业领域资金支持。探 索构建包括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责任保险在内的森林保险产品体系。提升金融机构风险防 控能力,构建评估、保险、监管、处置、收储五位一体的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金融风险防 范与管理。各地要建立金融支持林业改革发展工作会商机制,搭建有效的协作和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各 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林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林业领域融资需求项目库,强化与金融系统共享对接,提 高融资对接精准度和有效性。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与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加快推动《通知 ...
云南宁洱完成碳汇“百笔交易” 交易量达7681.77吨
中国新闻网· 2025-08-09 22:07
碳汇交易进展 - 截至7月30日宁洱县完成碳汇交易100笔,交易量达7681.77吨,交易金额26万余元[1] - 碳汇利润分配中60%通过分红交给林农,剩余资金投入碳汇公司运营及附加产业[1] - 碳汇试点为当地村民带来户均2000元收入,通过森林抚育增汇和林下种植实现增收[1] 试点建设成果 - 宁洱县2022年入选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拥有丰富林业碳汇资源[1] - 7681.77吨碳汇交易验证了市场化机制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可行性[1] - 交易资金为林业可持续经营和林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1] 业务拓展方向 - 当前开展碳质押、碳票、碳汇保险、司法碳汇、碳标签等多元应用[2] - 拓展零碳会议、零碳园区、零碳咖啡等多样化应用场景[2] - 计划健全碳汇计量监测基础,完善碳普惠交易平台和规范交易流程[2] 区域经济影响 - 碳汇交易实现"绿林"转化为"绿金"的生态价值变现[2] - 为生态资源富集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宁洱经验"[1] - 资金持续投入将惠泽当地百姓并滋养青山[2]
碳汇交易借绿生金 生态资源变身“绿色银行” 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7-06 11:46
生态文明建设与碳汇开发 - 福建宁德市周宁县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包括林地面积约8.2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超488万立方米 [1][5] - 当地通过碳汇收储和碳汇交易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探索建立县域林业碳汇审核、备案、交易体系 [1][5] - 林业碳汇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增加的碳汇量可参与市场交易 [5] 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 当地构建森林资源智慧监测平台,利用林火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红外相机、智能生长监测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7] - 无人机每天定时巡护4次,覆盖面积达1800多亩,能够实时掌握森林情况 [7] - 借助红外传感与人工智能物种识别技术,平台成功记录豹猫、白鹇、黄腹鼬等珍稀野生动物,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9] 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 - 周宁县将森林碳库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资金库,让百姓从生态保护中受益 [5] - 技术人员通过植被资源调查、胸径测量、叶绿素测定和根茎检查等"体检"工作,为碳汇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