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森林碳汇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林业改革:为超大城市绿色发展注入“活力引擎”
中国发展网· 2025-10-15 23:31
文章核心观点 - 成都林业改革通过“三权分置”明晰产权、“模式创新”构建多元共营体系、“价值转化”激活生态红利,成功探索出超大城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成都经验”,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综合成效 [1][7][8] 改革制度基础 - 成都林地面积587万亩,具有“3579”特征,即占市域面积30%、50%以上位于自然保护地、70%以上属集体林、近90%分布于龙泉山和龙门山 [2] - 改革以“三权分置”为基本原则,构建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活流转的闭环,累计颁发林权证97.67万本,覆盖率达99.8% [2] - 通过修订流转管理办法并免除林农交易服务费,2024年全市新流转林地经营权19.98万亩,降低流转成本,推动规模化经营 [2] 经营模式创新 - 针对森林质量不高问题,开展可持续经营试点,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近四年完成龙泉山增绿增景19万亩、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修复23万亩 [4] - 针对资金投入不足,搭建多元融资网络,近四年争取中央、省级资金3.43亿元,市级财政每年安排8000余万元用于奖补,并创新推出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工具,撬动社会资本超5亿元 [4] - 针对小农户分散经营,升级“林业共营制2.0”模式,培育林业职业经理人108名,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认证13款原生态产品,孵化自然教育基地40余家 [5] 生态价值转化 - 在“森林粮库”建设上,2025年上半年“林粮”产量74.9万吨,占全省13.3%,林业综合产值367亿元居全省首位;2024年花卉园艺产值97.6亿元,销售额49.7亿元 [7] - 在“森林钱库”挖掘上,创新“森林+”场景,已获评54个省级自然教育基地,2024年生态旅游综合利用林地65.2万亩,服务游客超5900万人次,综合收益51.1亿元 [7] - 在“森林碳库”转化上,编制碳汇方法学,开发“碳惠天府”生态类项目74个,减排量达6.34万吨,并成功实现大运会“零碳办赛” [8] 改革成效与未来规划 - 成都集体林超99%已确权颁证,以占全省1.57%的林地贡献了全省17.5%的林业产值,林业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元 [1] - 具体案例显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如崇州市分红现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20余个、分红总额130.5万元,户均增收达2.06万元;金堂县龚家山片区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万元;彭州市宝山村2024年综合产值达2.42亿元,接待游客123万人次 [1][3][6] - 未来五年计划修复大熊猫栖息地40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56.6万亩,推动林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 [8]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央广网· 2025-09-28 09:08
央广网北京9月2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9月24日的联 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视频致辞,就全球气候治理提出重要主张,并宣布中国新一轮国 家自主贡献,强调中国有决心、有信心兑现承诺。 近年来,我国扎实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成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坚 定行动派和重要贡献者,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日前(9月16日),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这是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 柔性直流输电工程。2029年全面投运后,工程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430亿度绿色清洁电能,相 当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可替代标准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00万吨。 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言乐:工程不仅极大缓解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用电压力,优 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结构,同时也为西藏的清洁能源开发与外送提供了关键通道,对推动全国范围 的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建刚:我们既要能源安全,又要"双碳",那么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