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应对

搜索文档
围绕三大支柱加强相互合作,警告单边关税违反世贸规则,里约金砖峰会共话全球治理
环球时报· 2025-07-08 06:58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地时间7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里约热内卢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第一阶段会议,就"和平与安全、全球治理改革"议 题发表讲话。金砖成员国领导人与会。巴西总统卢拉主持会议。李强表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规则和秩序遭受严重冲击,多边机制权威和 效能减弱。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更加彰显出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激化加剧的矛盾分歧面前,我们需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更好 共商。在深度交融的共同利益面前,我们需要以团结协作的行动更好共建。在合则互惠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需要以相互成就的胸怀更好共享。路透社称, 6日开幕的峰会将金砖国家展现为分裂世界中多边外交的堡垒,旨在代表全球南方国家发声,并加强对多边机构进行改革的呼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研究员、金砖国家暨G20中心主任徐飞彪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次峰会召开的环境尤为复杂,特别是美国甚至在公开场合对金砖施加明显压力。在这样 的背景下,囊括了更多发展中国家的金砖峰会依然能顺利召开,意义重大,为金砖国家的下一步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中方宣布多项重要举措 7月6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开幕式致辞中,巴西总统卢拉 ...
报告显示:科技支撑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础已具备
科技日报· 2025-06-17 14:00
科技日报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马爱平)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在京发布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2006—2020年,中国农业全要 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效率提升驱动;'十四五'以来,技术进步取代效率提升重新成为驱动中国农业全要 素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当前中国已具备科技支撑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坚实现实基础,'十五 五'时期,需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以持续提升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产业竞争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表示。 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农业持续发力,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亩产增加5.1公斤。稻 谷、小麦和玉米均实现增产,大豆产量小幅下降至2065万吨,油菜籽和花生扩种成效明显,大豆进口增 至10503万吨。猪肉去产能到位,猪肉产量小幅下降,降至5706万吨,蛋类、水产品产量再创新高。棉 花和食糖生产及进口增幅明显,水果和蔬菜供给保持稳定。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向 好,粮食总产量预计 ...
关于电动汽车 加州和白宫又“杠上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6 17:33
加州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冲突 - 加州等17个州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 指控其拒绝发放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十亿美元拨款属于违法行为 [1] - 特朗普政府撤销了拜登时期批准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计划 扣留了超过30亿美元资金 该计划原本是1.2万亿美元《两党基础设施法案》的一部分 [2] - 加州总检察长认为只有国会有权决定拨款去向 特朗普政府此举属于越权行为 并强调这笔资金对未来交通模式塑造至关重要 [3] 加州"禁燃令"的争议 - 加州计划到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 要求零排放新车销售比例逐年提高 2026年达到35% 2035年达到100% [5] - 美国众议院以246票赞成164票反对通过决议 撤销了拜登授予加州的EPA豁免权 这将使加州无法自行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4] - 特朗普政府取消加州制定排放标准的权力 意味着加州的"禁燃"计划遭遇重大挫折 其他州也无法沿用加州标准 [6] 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变化 - 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提议取消《通胀削减法案》中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包括7500美元新车抵免和4000美元二手车抵免 [7] - 加州表示如果联邦取消税收抵免 将自掏腰包为州内电动汽车消费者提供抵免 资金来自温室气体减排基金 [8] - 加州温室气体减排基金已为气候项目提供超过280亿美元资金 创造3万个工作岗位 减少数百万吨碳排放 [9] 加州与联邦政府的长期矛盾 - 这并非首次冲突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就曾因下调燃效标准等问题与加州对簿公堂 [1] - 加州在排放标准 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关税等多个问题上与特朗普政府立场不一 矛盾日益激化 [1] - 加州已因特朗普政府"滥施关税"向联邦法院提交23页起诉书 预计未来四年双方较量将持续 [9]
先生 | 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天气预报的他,还在计算整个地球
央广网· 2025-05-06 15:17
人物成就 - 创立"半隐式差分法" 成为世界数值天气预报核心技术基础 实现60%以上预报准确度 [4][6] - 奠定中国气象卫星遥感理论基础 1974年出版《大气红外遥测原理》 [8] - 完成80万字《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 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世界首创 [8] 科研突破 - 25岁提出"半隐式差分法" 首次实现原始方程直接预报天气 计算效率提升至1小时完成欧洲区域预报 [6] - 主导建成亚洲首座大型气象环境自动化监测塔 推动大气边界层研究 [11] - 提出地球系统数值模型 复杂度比大气原始方程高1万倍 涵盖大气海洋陆地生态等多系统耦合 [12] 国家贡献 - 1957年留学苏联期间突破气象学世界难题 1961年归国后持续推动学科发展 [4][7] -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时年45岁成为最年轻委员之一 [11] - 2019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1年主导建成"寰"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11][13] 学术影响 - 早期研究成果被莫斯科世界气象中心直接采用 推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化 [6] - 地球系统模型参与国际计划对比 被证实为全球较全较好的模型之一 [13] - 目前正开展台风路径人工干预数值模拟研究 预计2025年产出初步成果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