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候变化应对
icon
搜索文档
全面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中国环境报· 2025-10-24 07:13
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新目标 - 中国首次提出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绝对量减排目标,计划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1]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政策 - 中国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作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并纳入美丽中国建设布局 [2] - 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修订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等 [3] - 政策要求加强对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管控,并研究制定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2] 市场机制与支撑体系建设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将四氟化碳、六氟化二碳等温室气体纳入管控范围 [4] - 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加快推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4] -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包括开展碳监测评估、建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发布产品碳足迹标准等 [4] 地方层面实施挑战与建议 - 地方层面面临温室气体排放家底不清、控排政策体系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等挑战 [5] - 建议各地夯实数据基础,基于统一标准常态化编制区域温室气体清单 [5] - 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农业主产区重点控制农业甲烷和氧化亚氮,城市化地区控制废弃物和工业排放,资源富集区控制甲烷 [5] 重点领域减排措施 - 农业领域强化化肥减量增效和畜禽粪污低碳化处置 [6] - 能源领域减少甲烷泄漏和排放、提升六氟化硫替代率和回收利用率 [6] - 废弃物处理领域推广低碳处置技术和工艺、加强沼气回收利用 [6] 资金与技术保障 - 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制纳入预算内投资等公共资金支持范围,作为气候投融资和绿色金融的重点领域 [6] - 加强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促进温室气体核算核查服务业发展 [6]
《为自然融资》全球报告重磅更新:生物多样性融资缺口扩大至942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9-25 18:34
全球生物多样性融资现状 - 全球生物多样性融资缺口从2020年的每年7110亿美元扩大至9420亿美元 [4] - 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地球上多达一半的物种将面临灭绝的风险 [5] - 自1970年以来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73% [9]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具体表现 - 48%的物种呈现种群数量减少的趋势 [9] - 北美原生草原已消失过半成为最濒危的生态系统 [9][10] - 若当前趋势继续到21世纪中叶全球多达一半的物种可能将不复存在 [9] 自然退化对经济的影响 - 全球GDP总量中逾一半约合58万亿美元中度或高度依赖自然 [10] - 传粉生物消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可造成数千亿美元经济损失 [10] - 红树林破坏加剧风暴与洪水灾害每年的经济损失超过800亿美元 [10] 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问题 - 许多气候解决方案缺乏生态保护措施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12] - 风能和太阳能基础设施土地需求可达化石燃料设施的12倍输电走廊威胁栖息地 [12] - 关键矿产资源开采竞赛可能对生态脆弱地区造成无谓破坏 [12] 潜在的解决方案与进展 - 改革农业渔业和林业的有害补贴可填补约一半的资金缺口 [12] - 非政府组织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实施的有效项目与政策具有推广潜力 [12] - 实现气候融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的关键在于政治意愿而非技术可行性 [14]
南非总统呼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新华网· 2025-09-25 08:54
全球治理与多边主义改革 - 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并捍卫多边主义 [1] - 指出多边主义和国际法原则正受到单边军事行动及贸易保护主义威胁 [1] - 提议通过政府间谈判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以增强其代表性、民主性和有效性 [1] 国际金融机构与贸易体系 - 指出沉重债务负担阻碍许多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 - 呼吁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以建立更公平的贷款规则支持发展中国家 [1] - 强调应推动多边贸易体系改革并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中的核心地位 [1] 气候变化影响与责任 - 强调非洲国家对全球变暖责任最小却承受着最严峻后果如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 [1] - 指出极端天气加剧粮食危机破坏基础设施并造成大量损失 [1] - 呼吁联合国会员国恪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切实履行应对气候变化承诺 [1] 地区安全与核不扩散 - 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动构成种族灭绝并呼吁全面落实两国方案 [2] - 表示应大力推动核裁军进程 [2] - 指出南非将于2026年主持《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致力于实现全面禁止核武器目标 [2]
【中国新闻网】光合生物如何适应进化?中国团队破解高效捕获利用光能分子机制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9:34
研究突破 - 首次在原子层面揭示颗石藻通过扩展和优化光系统结构适应海洋光环境的独特策略[1] - 破解颗石藻光系统复合物高效利用光能的分子机制[1] - 研究成果以封面形式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1] 复合物结构特征 - 颗石藻PSI-FCPI超级复合物由51个蛋白亚基和819个色素分子组成[2] - 分子量高达1.66兆道尔顿[2] - 捕光截面是典型陆地植物光系统I超级复合物的4至5倍[2] 能量转化效率 - 捕获光能的量子转化效率超过95%[2] - 与陆地植物光系统I超级复合物效率相当[2] - 通过大量叶绿素c与叶绿素a形成紧密能量耦联消除能量陷阱[4] 捕光机制创新 - 光系统I核心周围环绕38个岩藻黄素叶绿素a/c结合蛋白捕光天线[2] - 以模块化方式排列成8个放射状排布的捕光天线条带[2] - 新型捕光天线能有效吸收460-540纳米波长的蓝绿光和绿光[4] 应用潜力 - 为理解光合生物高效能量转化机制提供新结构模型[1] - 可指导设计新型光合作用蛋白[1] -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具有巨大潜力[1] 生态意义 - 颗石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4] - 在海洋碳沉积和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4] - 其碳酸钙外壳在地层中留下显著的"白垩"痕迹[4]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上合组织成员国环保合作取得系列成果
新华网· 2025-08-31 09:42
上合组织环保合作成果 - 建成中俄英三语环保信息共享平台门户网站 汇集成员国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环境管理制度 便于企业自助查询当地法规保护投资安全 [1] - 平台支持成员国开展产业对接活动 企业可展示绿色技术解决方案并引进先进环保技术以开拓新市场 [1] - 举办30余次多双边技术交流对接活动 吸引近千名业内代表参与 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广 [1] 能力建设与项目推进 - 通过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及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举办废弃物管理信息化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等培训活动 [1] - 推动建设中国-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 重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2] - 中方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 2024年启动首批支持9个项目 [2] 未来合作方向 - 中方愿分享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技术经验 与成员国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治理 [2] - 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2024年将审批第二批项目并发布第三批申报指南 [2] -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成员国已申请第二批基金项目 [2]
驻新西兰使馆发言人:中国台湾省根本没有资格被接纳
新浪财经· 2025-08-14 19:33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论坛关系 - 中国作为论坛对话伙伴,尊重论坛作用并重视发展同论坛关系,参加了自设立对话机制以来的每届论坛对话会[1] - 公司期待根据惯例和论坛成员最新决定,在所罗门群岛举行论坛领导人会议期间继续同各方开展对话[1] - 公司愿同太平洋岛国一道深化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提供支持[1] 气候变化合作 - 气候变化被视为太平洋岛国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公司对此表示充分理解并感同身受[1] - 公司愿帮助岛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1] 台湾问题立场 - 台湾被定义为中国的一个省,从来不是国家,主权原则是联合国宪章的基石[1] - 中国台湾省未被接纳为论坛对话伙伴或观察员,无资格参与论坛会议,这被视为论坛绝大多数成员的共识[1] - 公司反对个别国家拿台湾问题做文章、制造事端,希望有关国家切实恪守一个中国承诺[1]
中方:绝不接受并坚决反对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19:22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论坛关系 - 中国作为论坛对话伙伴尊重论坛在地区合作中的作用并一贯重视发展同论坛关系 [1] - 中国自论坛设立对话机制以来参加了每届论坛对话会期待继续同各方开展对话 [1] - 中方反对就有关问题作出的毫无根据的指责 [1]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合作 - 中方愿同太平洋岛国深化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 - 中国愿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岛国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1] - 中方理解气候变化是岛国最大生存挑战愿帮助岛国应对以实现更广泛可持续发展 [1] 台湾问题立场 -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现在将来都绝无可能 [2] - 中国台湾省没有资格也从未被接纳为论坛对话伙伴或观察员无权参与论坛会议 [2] - 中方反对个别国家拿台湾问题做文章制造事端希望有关国家恪守一个中国承诺 [2]
巴基斯坦将成为南亚首个加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国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8-09 05:48
巴基斯坦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 巴基斯坦将成为南亚首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 [1] - 巴基斯坦联邦海事部长乔杜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梅内加齐讨论了在记录、保护和推广巴基斯坦水下考古资源方面的合作 [1]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愿意向巴基斯坦提供技术与科学支持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 [1] 巴基斯坦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计划 - 巴基斯坦希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水下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和测绘方面展开合作 [1] - 巴基斯坦将优先采用遥感、潜水员观察及摄影测量等非侵入性技术进行海洋考古研究 [2] - 任何挖掘工作都将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进行 [2] 巴基斯坦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巴基斯坦的参与将彰显其丰富的文化资源 [1] - 此举将使巴基斯坦成为南亚地区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领军者 [2] - 巴基斯坦在国际平台上关于气候变化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力将得到增强 [2]
非洲唯一的联合国总部级办事处:内罗毕的全球使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6:56
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概况 - 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是联合国在非洲和全球南方的唯一总部 [1] - 联合国全球四个主要总部分别位于纽约、日内瓦、维也纳和内罗毕 [1] - 内罗毕办公室是联合国秘书长在肯尼亚的代表处 [1] 机构组成 - 内罗毕办事处汇聚多个重要联合国机构包括环境规划署(UNEP)、人居署(UN-HABITAT)、人口基金(UNFPA)和驻地协调员系统(RCS) [1] 职能定位 - 主要职能包括协调区域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人道主义援助 [1] - 作为联合国与非洲各国沟通的桥梁 [1] - 通过数据分析、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支持非洲大陆发展 [1]
成就彼此 惠及世界(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4 06:41
中欧关系发展 - 中欧建交5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双方关系站在关键历史节点,对全球经济格局有深远影响 [1] - 中欧同为世界举足轻重的经济体,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有广泛深入合作 [1] - 中欧货物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至超过78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达约2600亿美元 [4]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通达26个欧洲国家的229个城市 [4] - 中欧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经济总量1/3,贸易体量超过全球贸易1/4 [5] 气候合作 - 中欧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重申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重要性 [2] - 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是双边关系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有坚实合作基础和广阔空间 [2] - 中欧同意加强能源转型等领域的双边合作,致力于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 [3] - 中欧气候合作有助于稳定市场,加速清洁能源转型,为其他国家减排提供政治信心 [2][3] 经贸合作 - 中国已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双方在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制药、可再生能源技术等领域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5] - 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欧盟成员国带来重要基础设施和投资机遇,特别是在东欧和南欧 [5] - 2025年1-3月欧盟地区对华投资增长11.7%,显示欧洲企业投资中国热情高涨 [7] - 知名药企葛兰素史克与中国企业达成5亿美元首付款协议,共同开发创新药物 [7] - 中国汽车制造商6月在欧洲销量创新高,中国企业阳光电源在西班牙的电池储能公园即将投入运营 [7] 人文交流 - 中国游客赴西班牙旅行的平均消费额达3150欧元 [8] - 中国成为德国游客首选目的地,人员交往保持喜人势头 [8] - 中国农产品迅速进入欧洲市场,显示双边贸易活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