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概念炒作
icon
搜索文档
帮主郑重:Labubu价格暴跌背后,资本如何用塑料娃娃割韭菜?
搜狐财经· 2025-06-22 10:40
Labubu盲盒价格暴跌事件分析 - Labubu盲盒二手市场价格从最高2800元暴跌至650元 跌幅达77% [1] - 价格暴跌导火索为618期间官方突然大规模补货 打破稀缺性预期 [3] - 整盒回收价现仅剩原价零头 部分卖家连运费成本都难以覆盖 [3] 盲盒行业炒作模式分析 - 品牌方采用饥饿营销+定期放货组合拳 先限量制造稀缺再突然补货收割 [4] - 黄牛利用抢单软件囤货 通过社交平台包装收藏价值诱导消费者接盘 [4] - 中间商制造10倍溢价空间 单个娃娃转手利润可达上千元 [3] 潮玩行业运作机制 - 资本通过赋予普通商品情感价值和收藏属性制造泡沫 [5] - 实际生产成本仅几十元的塑料娃娃被包装成高价收藏品 [5] - 行业普遍存在利用消费者跟风心理和投机心态的现象 [5] 行业商业模式本质 - 稀缺性完全由人为制造 价格支撑缺乏基本面 [4][5] - 当官方放量或消费者审美疲劳时 价格体系必然崩溃 [5] - 该模式依赖营销套路而非产品创新或品牌价值 [5]
“炮轰”券商?华熙生物再回应:没有好的生态,没有谁会是最终的成功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3:53
华熙生物公开质疑券商研报 - 公司直指资本市场追求新题材,研报中大量出现针对透明质酸产业的"对比研究",认为透明质酸产业被描述为"过时"、"不如某物质安全"等不实言论 [1][3] - 公司强调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是衡量安全性和技术壁垒的关键指标,旗下透明质酸医美注射类产品的三类医疗器械证数量居行业首位 [3] - 公司澄清市场上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本质属于多肽,与人体内的胶原蛋白存在差异,两个概念不应混用 [4] 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的争议 - 多家券商研报提出"胶原蛋白在皮肤修复、抗衰老和副作用等方面强于玻尿酸"的观点 [3] - 公司回应无法简单比较透明质酸与胶原蛋白孰强孰弱,强调最权威依据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披露信息 [3] - 行业人士指出玻尿酸以容积填充和补水见长,重组胶原蛋白侧重肤质改善和屏障修复,临床应用需依求美者个体需求而定 [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 [6]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旗下多个品牌面临增长瓶颈 [6]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32.03%,新推出的"润致·格格"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 [7] 行业竞争格局 -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快速增长,锦波生物2024年营业收入14.43亿元,同比上涨84.92%,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上涨144.27% [8] - 巨子生物2024年收入55.39亿元,同比上涨57.2%,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上涨42.4% [8] - 医美市场从早年的玻尿酸主导转向再生和胶原类产品为主流 [8]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启动全面管理变革,包括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指标与绩效体系变革等 [2] - 设立"竞争情报部",追踪并应对与科学常识和科研趋势背离的竞争性传播活动 [9] - 公司布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延续"重组胶原蛋白生物合成及应用研究"等项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