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基金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搜索文档
我国母基金上半年报告发布:管理规模3.48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3:25
行业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纳入统计的460家母基金总管理规模为34845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23.7% [1][2] - 政府引导基金总管理规模达29973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24.0% [2] - 市场化母基金总管理规模4829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22.4% [2] - S基金总管理规模43亿元 [2] 新设基金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发起母基金33只,其中政府引导基金31只,市场化母基金2只 [1][2] - 新发起母基金总规模1970.1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6% [1][2] - 政府引导基金新设规模798.04亿元,市场化母基金新设规模8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6%与50% [1][2] 投资规模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母基金总投资规模333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791亿元下降7.2% [1][3] - 政府引导基金投资规模2741亿元,同比下降5.59% [3] - 市场化母基金投资规模442亿元,同比下降6.62% [3] S基金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S基金投资规模33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71亿元激增95.9% [1][4] - 国资S基金设立热情高涨,主要目的是承接历史基金和项目份额 [4] - 区域性股权市场搭建转让平台,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生态逐步完善 [5] 地域分布特征 - 北京、广东、江苏、安徽、上海在母基金设立规模上领先 [3] -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最为活跃,中西部地区加速发展 [3] 政策与规则调整 - 政府引导基金对子基金出资比例从30%-40%提升至50%以上,部分地区达70% [6] - 政府引导基金平均返投倍率要求过去6年下降超40%,当前平均为1.5倍 [6] - 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费计提以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为基础,费率普遍下调至1%-1.5% [7] - 管理费支付与绩效考核挂钩,未达要求需退回部分费用 [7]
母基金年内新设规模大降,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第一财经· 2025-08-31 15:27
母基金市场整体降温 - 新发起母基金数量锐减至33只 其中政府引导基金31只 市场化母基金2只 [1][3][4] - 母基金总管理规模达3.48万亿元 较2024年底下降23.7% [3] - 新设母基金总规模1970.17亿元 其中政府引导基金798.04亿元(同比下降66%)市场化母基金80亿元(同比下降50%) [1][4] 政府引导基金规模收缩 - 政府引导基金总数338家 总管理规模近3万亿元 较去年底下降24% [3] - 多地政府引导基金转向直投业务 失去母基金功能 [1] - 招商引资功能弱化及县级政府严控新设基金 影响政府设立引导基金积极性 [1][4] 市场化母基金规模下降 - 市场化母基金总数112家 总管理规模4829亿元 较去年底下降22.4% [3] - 新设市场化母基金规模仅80亿元 为同期一半水平 [1][4] 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 - 政策导向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强调功能定位、统筹资源和科学考核 [1][5] - 母基金发展从"百舸争流"进入"江河汇流"时代 更注重统筹协同与合理发展 [2][6] - 行业逐步回归理性 趋向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运作规范的发展方向 [5][6] 政策规范与统计调整影响 - 国办1号文明确政府投资基金分类 鼓励创业投资类基金采取母子基金方式 [4] - 统计口径调整:对取消母基金业务、清算退出及退回出资的机构进行规模减计 [3] - 控制基金层级防止多层嵌套 新设基金可采用母子基金或直投项目方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