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导基金
搜索文档
地方国资开始“搭伙”设基金,利益协调与机制保障是关键
证券时报· 2025-11-21 08:44
一直以来,各地政府引导基金普遍带有较强的属地化导向,即资金出资方会要求子基金注册及项目落地 均局限于本地。这种模式长期推行下来,不仅导致部分产业重复投资建设问题突出,各地产业同质化竞 争加剧,还使得引导基金的资金使用效率大打折扣,难以真正引导契合本地产业结构的优质项目落地, 更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不过,近期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与国资跨省市合作设立基金的案例密集涌现,在探索地区间合作共赢、资 源共享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新模式也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那么,这一创新模式背 后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又该如何破解地方间的诉求差异与利益协调难题? 地方国资跨省"搭伙"设基金 近期,湖北省财政厅支持珠海科技产业集团与武汉市、江夏区等共同发起的湖北江城华发产业投资基金 已完成首次实缴出资。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光通信、激光、 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等硬科技领域,这标志着湖北国资与珠海国资联合设立的基金 正式落地。 无独有偶,安徽省与河南省也作出了新探索:近期,安徽省、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出台《皖豫省际毗邻 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完善协同招商机 ...
地方国资开始“搭伙”设基金!利益协调与机制保障是关键
证券时报· 2025-11-21 08:00
近期,湖北省财政厅支持珠海科技产业集团与武汉市、江夏区等共同发起的湖北江城华发产业投资基金已完成首次实缴出资。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10 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光通信、激光、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等硬科技领域,这标志着湖北国资与珠海国资联合设立的基金正式落地。 一直以来,各地政府引导基金普遍带有较强的属地化导向,即资金出资方会要求子基金注册及项目落地均局限于本地。这种模式长期推行下来, 不仅导致部分产业重复投资建设问题突出,各地产业同质化竞争加剧,还使得引导基金的资金使用效率大打折扣,难以真正引导契合本地产业结 构的优质项目落地,更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无独有偶,安徽省与河南省也作出了新探索:近期,安徽省、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出台《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 设,完善协同招商机制,鼓励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产业基金,采用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不过,近期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与国资跨省市合作设立基金的案例密集涌现,在探索地区间合作共赢、资源共享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新模式也引发业内广 泛关注与深入研究。那么,这一创新模式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
告别美国模式幻想:是时候提出“中国式股权创投基金”理论了
搜狐财经· 2025-10-18 09:28
行业格局与市场结构 -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中,国有背景的有限合伙人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84% [1] - 市场格局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模式在私募基金领域的延伸,从国家到市县乃至发达地区乡镇均将私募基金作为产业发展工具 [2] - 只有中国和美国拥有规模庞大且活跃的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市场,欧洲、日本、英国等主要经济体在此领域并不发达 [3] 政府主导模式的影响与评价 - 政府主导模式已融入地方治理,例如地方领导将实现产业目标视为第一要务,如某书记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年产新能源车100万辆 [2] - 政府基金已成为中国产业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受中美贸易战冲击的初创企业的后续融资起到重要作用 [3] - 从传统财政资助转变为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再通过投资市场化创业公司撬动产业发展,被视为巨大的模式优化和进步 [5] 行业发展成就与挑战 - 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产业分工深化和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化,大规模股权创投市场是该行业成功的关键基石 [6] - 行业面临对赌回购纠纷数量庞大的突出问题,对众多创业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6] - 当前创业投资模式类似于房地产“快周转”,基金投资博取快速提升估值上市套现,企业则承诺上市否则溢价回购 [7] 模式转型与政策建议 - 建议转变投资模式,力主不要对赌回购,企业不以高估值融资,转而采用“earn-out”方式,在达成预期目标后给予创始团队股权奖励 [8] - 建议国家设立专门针对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市场的不良资产处置公司,接盘陷入对赌回购纠纷但有价值的底层项目公司股权,建议规模可达一千亿 [8] - 建议在澳门利用现有金融资产交易所设置澳门股票交易所,为无法满足港股上市要求的企业提供新的上市渠道 [9] - 建议充分发挥境外资本市场功能,加快、简化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审核,同时建议大胆放开美股上市审核 [10]
上海又迎来一个千亿母子基金群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0-13 17:10
闵行区基金集群发布 - 闵行区出资百亿组建四大板块基金矩阵,包括战略性投资基金、新质领航基金、未来产业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策源基金 [2] - 通过央地合作、市区合作等方式撬动10倍资金,形成“百亿基金,千亿规模”的母子基金集群生态 [2] - 基金采用“母基金定方向,子基金抓落实”的协同机制,构建“科技+产业+基金+基地”运作模式 [2] - 金融政策对获得社会资本投资的科创企业按实际投资额给予1%奖励,最高30万元 [2] 母基金行业趋势与上海举措 - 2025年上半年新发起母基金32支,规模1970.17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数量和规模分别下降22%与62% [3] - 上海规划由八个区域打造股权投资集聚区,各区需设立不低于100亿元的区级政府引导基金 [4][5] - 政策推动政府引导基金、母基金等加大对CVC基金出资,并为CVC基金展业提供支撑 [5] - 上海国投先导在10个月内快速决策36个项目,投决总金额达259.55亿元,带动超1000亿元社会资本注入三大先导产业 [6] - 上海国投先导累计完成26只市场化子基金遴选,实现5.3倍放大效应 [6] 上海重点母基金动态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由100亿元增至150亿元,已实缴到位80亿元 [7]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在不到四个月内高效完成两批共12支子基金决策,覆盖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 [7] - 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战略,关注未来健康、未来信息等六大未来产业 [7] - 一支100亿元规模的母基金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基金期限长达15年,并可申请延长3年 [8] - 上海浦东科创母基金将存续期限由10年延长至12年 [8] 并购基金与专项基金进展 - 上海市支持设立1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和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 [10] - 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首期基金100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 [11] - 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达500亿元以上,涉及国资国企改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 [11] - 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一半资金将作为母基金配置到子基金 [9] - 近期上海成立多支专项基金,包括规模30亿元的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和规模20亿元的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 [8][9] 上海创投生态与政策支持 - 上海市拥有超40家母基金,母基金在管规模位列全国前五 [12] - 2020年有四支总规模达2449.5亿元人民币的国家级母基金落户上海 [13] - 政策支持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上市、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债,并优化政府引导基金考核与绩效评价机制 [13][14] - 上海设立100亿科创接力基金,支持S基金发展以畅通私募股权基金退出 [14][15] - 政策建立健全适应创业投资行业特点的长周期考核评价机制,并落实尽职免责 [14]
上海又一个超级LP来了
FOFWEEKLY· 2025-10-10 18:08
导读: 以"政府引导基金+直投+市场化"的模式运作,形成百亿投资矩阵。 作者丨FOFWEEKLY 据悉,上海静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亿元,成立后将进一步整合国资基金业务, 以"政府引导基金+直投+市场化"的模式运作,形成百亿投资矩阵,通过与战略合作伙伴在人工智 能、大数据、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的深度合作,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投资 与培育,推动市区两级资本联动,实现"投早、投小、投硬"与"投新、投好、投强"相融合,构建全 生命周期产业生态,发挥"基金投资+产业引导"作用;通过"战略持股+市值管理",助推区属国有 控股上市公司价值提升。 同时,静安资本承担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处置和融资担保功能,放大招投联动效应,吸引撬动更多社 会资本向静安区"3+3"重点产业,区块链、超高清视听、美妆健康3大产业新赛道集聚,为静安区 加快建设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注入全新动能,推动商业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磊表示,静安资本的揭牌是区委、区政府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先手 棋,旨在更加高效的整合国有资本,健全基金矩阵,优化市值管理,更加有效的撬动社会资本,提 升区域产业能级,抢 ...
青岛发布基金发展行动方案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13:53
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青岛市发布《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1] - 方案通过“三个聚力”和“五大赋能行动”构建科学高效的基金管理运行体系[1] - “三个聚力”指聚力整合政府引导基金、聚力发挥国企引领作用、聚力深化财政资金“拨改投”[1] - “五大赋能行动”包括招商引资、产业培育、要素支撑、提质增效、资源集聚赋能行动[1] 发展目标 - 力争到2027年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到1500亿元[1] - 市属国有企业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1] - 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在投青岛项目金额突破1000亿元[1] - 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每条产业链匹配一组产业基金[1] 政策影响与行业意义 - 体现青岛市对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发展的高度重视[2] - 为创投风投基金发展提供更优质生态环境,推动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在青岛集聚[2] - 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基金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2] - 重点解决募资难、退出难等行业痛点,完善覆盖“募投管退”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体系[2]
构建3000亿元基金矩阵 青岛发布基金发展行动方案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2:38
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青岛发布《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通过“三个聚力”和“五大赋能行动”构建基金管理运行体系 [1] 基金体系构建目标 - 方案旨在构建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 [1] - 力争到2027年,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到1500亿元 [2] - 力争到2027年,市属国有企业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 [2] - 力争到2027年,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在投青岛项目金额突破1000亿元 [2] 三个聚力具体措施 - 聚力整合政府引导基金,构建创投基金、产投基金、重点项目协同基金“3+N”政府引导基金体系 [1] - 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尽职免责机制,政府引导基金容损率最高可达100% [1] - 聚力发挥国企引领作用,推动市属国企与政府引导基金、央企、省企等加大合作 [1] - 灵活运用“基金+产业”、“基金+园区”、“基金+项目”模式 [1] - 聚力深化财政资金“拨改投”,设立财政科技股权投资资金、“专精特新金”、“海洋金”、“航链金”等 [2] - 联合已设立的“人才金”、“硕果金”、“种子金”等资金,构建“拨改投”资金体系 [2] 五大赋能行动 - 方案提出招商引资赋能行动、产业培育赋能行动、要素支撑赋能行动、提质增效赋能行动和资源集聚赋能行动 [2]
青岛拟打造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
搜狐财经· 2025-09-26 11:00
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青岛发布《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1] - 方案旨在构建"3+N"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并吸引社会资本打造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1] - 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尽职免责机制,政府引导基金容损率最高可达100%[1] 基金体系与规模目标 - 聚力整合政府引导基金,构建创投基金、产投基金、重点项目协同基金"3+N"政府引导基金体系[1] - 力争到2027年,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到1500亿元[1] - 力争到2027年,市属国有企业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1] - 力争到2027年,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在投青岛项目金额突破1000亿元[1] 资金运作与支持方向 - 加快政府引导基金退出,集中资金用于支持科创企业发展[1]
创投观察:资金闲置、定位不清、运行不规范……审计直指政府投资基金现状,如何破解?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21:07
政府投资基金运行问题 - 多省审计报告指出基金存在运行不规范、资金闲置、定位不清、投向不明及风控退出等问题 [1] - 河北省7只基金未明确存续期或未及时设立子基金 个别管理人尽职调查不到位且未完成基金业协会备案 [1] - 河北省3只省级基金闲置比例较高 其中5000万元财政出资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资金滞留5年未使用 [1] - 福建省已整合省级基金尚未开展投资 湖北省3只天使基金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出资比例未达60%政策要求 [1] 投资方向违规与偏离 - 河北省科技投资引导子基金投资偏离投向达1.43亿元 江西省部分基金支持方向与定位不符且对重点产业支持不足 [2] - 福建省存在基金未整合及投向重叠问题 湖北省12只基金未聚焦省委省政府决策且16只未按协议支持省内产业 [2] - 湖北省14只基金因前期手续问题长期闲置 涉及金额28.85亿元 [2] 风控与退出机制缺陷 - 甘肃省1家公司风控不到位致2亿元基金投资到期无法退出 [2] - 江苏省2家企业7个股权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倒置 8个项目未经可行性研究涉及1.96亿元投资 [2] - 江苏省1家企业未向控股企业委派管理人员 2家企业投后管理不到位未能实现投资目的 [2] 行业规模与区域分化 - 全国政府引导基金达2018只 注册总规模5.27万亿元 [3] - 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力度持续强劲 欠发达地区仍面临资金闲置窘境 [3] 投资策略转变 - 政府引导基金出手次数减少但力度提升 2024年出资笔数降8%而出资金额增44% [4] - 2025年上半年出资笔数307笔同比降52% 出资金额2881亿元同比大涨151% 体现向精准化投资转型 [4] 政策指导与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基金功能定位精准化、资源统筹高效化及考核体系科学化 [4] - 发改委提出加强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 鼓励基金整合重组并突出政策引导定位 [4] - 各地通过降低返投比例、放宽注册地限制、提高出资比例及优化考核等方式推动基金按市场化原则运行 [5][6]
母基金发展迎新机遇 从“量增”转向“提质”
证券日报网· 2025-09-02 18:48
行业政策与机遇 - 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接连迎来政策利好 创投行业和母基金行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 [1]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对政府投资基金行业影响深远 [3] 母基金行业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母基金行业共有460家母基金 管理总规模达3.48万亿元 较2024年底下降23.7% [2] - 政府引导基金有338家 总管理规模29973亿元 市场化母基金112家 总管理规模4829亿元 S基金10家 总管理规模43亿元 [2] - 管理规模下降主因统计中对部分不做母基金业务的机构 已退出或清算的母基金 退回出资的母基金等进行减计 [2] 区域发展动态 - 北京市顺义区培育汽车和航空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4万亿元 [1] - 顺义区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区级投资引导基金二期 重点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 [1] 行业发展趋势 - 母基金行业正经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结构性转变 政策导向更强调功能定位与资金效率 [2] - 政府引导基金越来越多与当地产业基础和战略规划结合 对时间和投资风险的容忍度不断提高 [3] - 政府引导基金核心政策功能定位 投资策略框架和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方向保持不变 [3] 行业活动与交流 - 2025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在北京举办 300余位来自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和投资机构的代表参会 [1] - 峰会围绕国家级母基金赋能实体经济 建立容错机制等十大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