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生服务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各地社区便民阵地上“新”服务 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央视网· 2025-10-19 14:11
社区治理创新 - 山东威海探索将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治理模式 例如外卖骑手为社区老人提供取送钥匙等特殊服务[1] - 骑手发起“随手拍”问题反馈机制 在送餐途中发现路面轻微塌陷等问题可拍照反馈至社区群 促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维修[3] - 当地政府通过升级服务阵地和搭建共享平台 旨在引导新就业群体从社区“融入者”转变为“共建者”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8] 社区服务优化 - 社区为回报骑手 精心打造骑手驿站 提供避雨、充电、歇脚等基础服务 并定期组织健康义诊等活动[7] - 社区成立新就业群体联合工会 提供子女课后托管、健身养生等专项服务项目 增强骑手群体归属感[7] 社区民生保障 - 广东揭阳榕城区新兴街道新增社区食堂 采用明厨亮灶 每餐提供12款不同菜品和4款炖汤供居民选择[9] - 社区食堂有效提升老年人就餐幸福感 有居民连续数日拍照向子女展示饭菜 体现了其对服务的认可[9]
70多年间,长沙菜市场的变迁见证着市民生活从“解决温饱”到“追求品质” 的跨越与升级
长沙晚报· 2025-10-04 09:20
历史背景与初期规划 - 1952年长沙市人民政府为解决民生温饱问题规划菜市场布局 已建菜市场仅3处 急建5处 拟建8处 [3] - 解放初期菜市场作为基础民生设施 其规划反映了政府解决温饱的迫切初心 [1][3] - 早期菜市场运营模式为摊位式 例如藩后街菜场设有蔬菜区和肉食区 营业时间早 交易流程简单 服务周边街道居民 [4] 市场体系建立与发展 - 1984年长沙市郊区投入30万元兴建马王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 当年建成6000多平方米 年底成交额97.47万元 [4] - 马王堆市场业务网络覆盖6省13个市縣 迅速成为中南地区重要蔬菜集散枢纽 并带动全市形成批发加零售网络 [4] - 1994年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汇入全国蔬菜大流通网络 日均成交量达500万公斤 满足本地需求并远销湖北、广州等地 打破流通僵局 [4] 现代民生服务升级 - 2018年长沙发布《一圈两场三道建设两年行动计划》 建设15分钟生活圈 将农贸市场建设作为增强市民获得感的关键小事 [5] - 《长沙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23—2035年)》规定街道级生鲜市场每3万至5万人配建1处 面积不小于1500平方米 服务半径≤500米 [5] - 截至目前长沙现有农贸市场230个 十四五期间已完成130个市场的新建或提质改造 旨在提升便利程度和购物环境 保障食品安全 [5] 新业态与市场转型 - 近年来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等新模式出现 推动长沙菜市场寻求转型 涌现荷花池菜市场、碧湘街菜市场等网红菜场 [6] - 网红菜市场不仅吸引本地居民采买 更成为外地游客打卡目的地 以其整洁环境、丰富商品和地道美食烟火气为特色 [6] - 菜市场功能从解决温饱的基础民生服务 升级为满足品质生活需求的城市地标 反映了从温饱到品质的民生跨越 [7]
辽滨经开区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中国化工报· 2025-07-07 14:47
政务服务改革 - 辽滨经开区构建"全链条"审批模式,2024年线上办理审批14738项,332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平均办理时限压缩80% [2] - 窗口总数从36个精简至14个,通过受审分离、帮办代办等措施提升审批效率 [2] - 2024年3月发布《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和《激发人才活力十条措施》,支持"二次创业"和创新要素集聚 [2] 企业服务与投资环境 - 辽宁金发科技年产20万吨功能化ABS改性车间建设项目获得经开区在审批和要素保障方面关键支持 [3] - 2024年为84家重点企业配备31名项目管家,累计提供服务2365次,协助办理手续135项 [3] - 2025年为78个项目配备39名项目管家,对接企业589次,协助办理手续32项,解决问题32件,政策解答42次 [3] 民生服务成效 - 2024年一季度12345平台处理167件欠薪案件,追回工资900余万元,受理诉求308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4% [4] - 建立"领导分工、平台协调、部门负责"工作机制,一般咨询当场解答,复杂问题限时督办 [4] - 通过日报告、周总结、月通报分析民生热点,高频诉求集中研判,疑难问题多方协调 [4]